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當前分類數量:2013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I0 文學理論】 分類索引
  • 形式之謎(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文庫)
    • 形式之謎(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文庫)
    • 趙毅衡/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50
    • 《形式之謎》分成四輯:輯一,意義理論;輯二,符號;輯三,廣義敘述研究;輯四,文化的形式。作者整個學術生涯從事形式論研究。從早期的新批評歷史重估,到80年代攻讀敘述學,90年代轉向符號學與后結構主義文化研究,新世紀轉向廣義敘述學,近年轉向意義理論與符號現象學。作者在形式論上四十年鍥而不舍地勤奮思考寫作,《形式之謎》是作者

    • ISBN:9787309114034
  • 建設“圓形”的文學批評(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文庫)
    • 建設“圓形”的文學批評(當代中國文藝學研究文庫)
    • 王先霈/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45
    • 《建設“圓形”的文學批評》涵蓋文學基本理論、中國古代文論、文藝心理學思想等領域,在基本理論中突出文學批評理論。全書有對毛澤東關于體驗和興會的思想的闡釋,對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源流的介紹評述,對中國早期文學敘事源頭的探尋,對中國古代生態(tài)文藝學思想的發(fā)掘,對老莊、孔孟以及佛家藝術心理學思想的闡釋,這些文童立意在互文關系中理解中

    • ISBN:9787309114010
  • 20世紀西方非個人化思潮研究
    • 20世紀西方非個人化思潮研究
    • 馬煥軍 著/2016-6-1/ 人民出版社/定價:¥43
    • 非個人化是20世紀文論的核心問題之一,最早提出非個人化的是T?S?艾略特,它上溯至福樓拜的“作者退場”說,甚至濟慈的“消極能力”說和弗?施萊格爾的“自我限制”說,在20世紀受形式主義影響,形成一股重新思考文學主體的地位的重要思潮,因此,非個人化思潮是指在20世紀現代科學主義思潮影響下藝術主體研究,包括藝術家、作者以及人

    • ISBN:9787010162119
  • 比喻賞析辭典
    • 比喻賞析辭典
    • 朱欽舜/2016-6-1/ 上海大學出版社/定價:¥52
    • 筆者曾在拙書《新編學生實用修辭賞析辭典》中稱比喻是修辭手法中的“老大”,這是因為:其一,形式上,比喻除了根據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的異同和隱現,一般可分明喻、暗喻、借喻三大基本形式,此外,還可從不同角度分出紛繁復雜的變體形式。綜觀各家說法,據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迄今為止,比喻的名稱達60多種,其中除了相同異稱26種和二

    • ISBN:9787567122789
  • 文藝美學及文化美學
    • 文藝美學及文化美學
    • 胡經之著/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55
    • 作者喜好以美學的視角看待藝術、文化和人生,基本的學術路徑是從文藝美學走向文化美學。這本書雖分為五輯,但主要包括文藝美學和文化美學兩個方面,所以題名為《文藝美學及文化美學》。書名中的這個“及”,有靜態(tài)的“和”與動態(tài)的“到”兩層意義。文藝美學文章,意在展示“文藝美學”學科的獨特性,討論的是這一學科的基本問題。文化美學文章,

    • ISBN:9787309113969
  • 文藝美學的生態(tài)拓展
    • 文藝美學的生態(tài)拓展
    • 曾繁仁著/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45
    • 曾繁仁編*的《文藝美學的生態(tài)拓展》涉及文藝美學與生態(tài)美學兩個方面的研究。前者著重闡釋了文藝美學的產生、發(fā)展與主要內涵,作者在藝術本質的實體論、關系論與經驗論的爭論中持審美經驗的學術立場;后者則闡述了生態(tài)文明時代到來的背景下,社會文化與哲學美學轉型所必然導致的生態(tài)美學的產生,并論述了生態(tài)美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美學的存在論與生命論

    • ISBN:9787309114027
  • 藝術的本性
    • 藝術的本性
    • 王元驤著/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45
    • 王元驤編寫的《藝術的本性》分文學理論與美學理論兩部分。在文學理論方面,認為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現象說到底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但與近代西方流傳的直觀的、唯智主義的認識觀不同,強調作家是作為知、意、情統(tǒng)一的現實的人投入創(chuàng)作活動的,故而在反映生活的過程中必然滲透著自己對生活的評價、期盼和夢想,這決定了文學的性質不只是認識性(“

    • ISBN:9787309113983
  • 文藝學的反思與建構
    • 文藝學的反思與建構
    • 張玉能著/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50
    • 張玉能*的《文藝學的反思與建構》是對中國新時期以來文藝學問題的反思和建構。全書內容主要分為六個方面:一、文藝心理學研究,主要論述心理學方法在美學和文藝學中的運用、文學與傳統(tǒng)審美心理、深層審美心理等。二、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主要論述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現代性、言說方式、美學之維等。三、西方文論研究,主要論述巴羅

    • ISBN:9787309114041
  • 文學理論:思辨與對話:reasoning and dialogue
    • 文學理論:思辨與對話:reasoning and dialogue
    • 李衍柱著/2016-6-1/ 復旦大學出版社/定價:¥50
    • 李衍柱編著的《文學理論--思辨與對話》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信息時代與文藝學建設。具體闡明文藝學范式轉換的必然性,并從理論上回答了西方學者鼓吹的“文學終結論”,明確提出當今世界文藝學的基本態(tài)勢是“多元共生,和而不同”,認為“主導多元,綜合創(chuàng)新”是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基本走向;二是回歸經典圣地,原創(chuàng)性地提出和論說了柏拉圖的世界圖

    • ISBN:9787309113976
  • 遠距離閱讀視野下的文類、空間和文學史--弗蘭克。莫萊蒂文論思想研究
    • 遠距離閱讀視野下的文類、空間和文學史--弗蘭克。莫萊蒂文論思想研究
    • 高樹博/2016-6-1/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定價:¥58
    • 意大利學者弗蘭克·莫萊蒂從自然科學中汲取營養(yǎng),試圖彌合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裂痕,從而為文學研究帶來一股新鮮之氣。具體而言,他將文學與生物學、歷史學、社會學、地理學、統(tǒng)計學、哲學等等學科的知識資源整合在一起,提出了“遠距離閱讀”理論。遠距離閱讀就是系統(tǒng)地運用圖表、地圖、樹型去分析文學現象的方法——圖表來自計量史學,地

    • ISBN:978751617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