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文庫·背影
麥田陽光 捉流水
本書是作家史鐵生的作品選編集,全書以回憶為主線,寫了跟童年有關(guān)的諸多內(nèi)容,如親情、伙伴、夢想和趣事等,其中《第一次盼望》(又名《那個星期天》)被選入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在書中,作者以親切委婉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將童年趣事、親朋好友、老家街巷等如夢往昔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并加入了豐富的見聞與細膩的內(nèi)心感受,顯得真摯而動人。
本書為成都本土知名學者、作家林趕秋傾心創(chuàng)作的一本散文集。英國考古學家莫芾默·惠勒說:我們正在發(fā)掘的不是物,而是人。其實,不單考古如此,閱讀古書亦復如此。我們梳理《詩經(jīng)》里的器物、食物、動物、植物,努力復原相關(guān)的場景,最終窺見的又何嘗不是當時與這些名物共處的人物呢?《詩經(jīng)名物志》以《詩經(jīng)》記錄的器物開篇,繼
《舍陂記》是中國鄉(xiāng)存叢書第七部。出生、成長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陳紙以散文的筆觸,深情回憶、書寫了成長、離鄉(xiāng)、歸鄉(xiāng)過程中親身感知的故鄉(xiāng)的疼痛與歡樂、艱辛與甜蜜、常與變,把深鐫于腦海中故鄉(xiāng)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來,每一個鄉(xiāng)親都有他的喜怒哀樂、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鮮活而生動,刻畫了一群
本書為新鄉(xiāng)土寫作代表作家舒飛廉獻給鄉(xiāng)園南中國腹地云夢澤的散文精選集,也是近年發(fā)表于《文匯報》筆會副刊專欄的文章結(jié)集,延續(xù)沈從文、汪曾祺、孫犁以來鄉(xiāng)土寫作文脈的書寫實驗與創(chuàng)新。取自楚劇悲迓腔的唉字,既是作者對當?shù)卣鎸嵃l(fā)生的追懷詠嘆,又像祈求新生的召喚祭語,或?qū)萍伎耧j時代古老鄉(xiāng)園何去何從的真切提問。近十年間,身為高校文學
《汪曾祺經(jīng)典選集》精心收錄汪曾祺先生多篇美譽度高、極具代表性的文章,包括《大淖記事》《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昆明的雨》《多年父子成兄弟》等。這些經(jīng)典文章代表了他作品的精髓,也寫盡了他的人生。通過這些文字,讀者是可以去探尋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溫情和純凈來洗滌這塵世的苦悶、憂郁和惶惑,自在而活。
買書、賣書、訪書、搜書、燒書,內(nèi)視生命惘惘難明也好,每有會意得意忘形也罷,離不開、繞不過的都是一個書字。本編從蘭登書屋到德國大學的舊書攤,從東京的書店到倫敦的舊書一條街,周作人、梁實秋、姜德明、董橋、鐘芳玲等,用如花妙筆,寫下海外訪書的書趣情緣。既有書癡在他鄉(xiāng)偶然遇到心儀已久的愛書時那種故友重逢之感,也有異域書賈和書迷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位列開門七件事之一,既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guān),又在文人墨客筆下逸興遄飛。本書由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聯(lián)手凌云嵐博士合編,精選周作人、林語堂、汪曾祺、唐魯孫、黃裳、董橋、葛兆光等中國現(xiàn)當代54位作家、學者的隨筆、散文共70題。內(nèi)分四輯:輯一茶雅,閑情雅致,泛談歷史與文化;輯二茶俗,縱覽江山,品味各地風俗人
這是有書癖的人,講述自己或別人買書的故事:有的是收藏癖,在版本、版次上頗有所得;有的是興趣所至,在某幾類上收獲頗豐;有的是隨心所欲,只要喜歡就是好的;更有囊中羞澀者,立讀于書鋪、書攤,終日不愿離去…… 書癡與書賈,誰也離不開誰,又常常斗智斗勇;但買的沒有賣的精,給書癡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