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史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也不無值得反思的問題。作者注意到,社會史、文化史研究日漸聚焦于日常生活和個人體驗,卻刻意回避對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運動的關注;日漸深入解析群體生活的樣態(tài)風情,而無視精英或社會運動領袖的行為與選擇。那么,一旦失去對重大歷史事變和社會運動發(fā)展的關注和解釋能力,它還是社會的歷史么?本書是作者
本輯收錄了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yī)院院長王建業(yè)撰寫的《我在武漢的抗疫故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撰寫的《援鄂抗疫親歷記》;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海京撰寫的《庚子初春,我在武漢》;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yè)撰寫的《黃岡抗疫日記》;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近代中國命運多舛,被迫走出中世紀相對封閉、停滯的發(fā)展道路,被強行卷入國際體系之中,要認識這樣一段變化快速和巨大、充滿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的歷史,需要歷史與現實的理性對話,也亟待引入歷史與理論之間的相互驗證。本書充分發(fā)掘各類歷史文獻,重新審視鴉片戰(zhàn)爭、清末新政、五四運動等重要歷史時刻,重新探討梁啟超、蔡元培等重要歷史人物,史
中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的源頭與外國傳教士來華辦報密切相關,英國新教傳教士馬禮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先驅人物。他1807年來到中國,在當時直接傳教難以開展的情況下,探索多種方法進行間接傳教,尤以報刊傳教開創(chuàng)性。本書全面考察馬禮遜的報刊傳教活動,主要介紹了他主導創(chuàng)辦份近代化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和英文季刊《印中搜聞》的過
紅龍中國計劃(簡稱紅龍計劃)是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夕中美革命志士聯手策劃的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政府的武裝革命計劃。本書分為三部分,部分是對紅龍計劃檔案史料的研究,包括學術史、史料構成、計劃過程研究與核心參與者意圖解析等;第二部分是紅龍計劃核心檔案布思文書的整理和全文翻譯;第三部分是研究者搜集的與紅龍計劃相關文獻
長期以來,有關義和團運動起源的問題一直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美國學者周錫瑞在本書中以詳盡的史料、獨特的視角和嶄新的方法將這一問題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對19世紀山東的社會、經濟結構做了區(qū)域性分析,對中西文化的沖突進行了深入的歷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對魯西北地區(qū)的民間文化,如社戲、話本、民謠、尚武精神等都做了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于2021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重大意義,深刻闡述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呼吁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發(fā)揚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攜手向著中華民
近代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和甲午戰(zhàn)爭之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本書以這些值得中國人銘記的歷史大事件為線索,以中國的道路選擇為旨歸,串聯起整部中國近代史。書中深刻剖析了這些歷史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帶來的經驗教訓,論述了中國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必然性。以史為鑒,從歷史
本書通過梳理西德尼·甘博和克萊倫斯·甘博兄弟二人1908年造訪上海、杭州期間所記的日記及拍攝的照片,再現了晚清末期華夏大地的生活畫卷。書中所選照片,包含70張有關杭州附近風物民情的著色照片,為目前所發(fā)現的早一批國內彩色影像,極具史料價值。
  近代是中國歷史上面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從傳統向現代過渡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段時期的歷史,《中國近代史十五講(修訂本)》邀請名家以專題講義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近代中國著名實業(yè)家、近代中國中層社會、近代中國股市興衰、近代中國風俗流變、近代中國鄉(xiāng)村建設、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