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記》成書于道光七年(1827)八月,是吉林最早的志書。吉林的山川、疆域、沿革、城池、學校、祭祀、古跡,與夫官職、兵額,錢糧之數(shù),田產物土之宜,人物風俗之異,都一一記載,對研究清朝時代吉林的歷史文化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實事求是地記述1986-2015年烏魯木齊市自然、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晟舍鎮(zhèn)志》是清代閔保梁所撰的地方志。全書八卷。詳細記載了晟舍鎮(zhèn)(即現(xiàn)在的湖州吳興織里鎮(zhèn))的山川地輿,人物風俗以及里居掌故等。文字簡潔精煉,詳略得當,對地方文獻的收輯及考證,頗見功力。此次出版為湖州是經濟與文化研究會整理的點校本。整理者對原著進行句讀,改繁為簡,糾正異體字,并加簡略注解。按現(xiàn)代出版要求,分段分行排版。此
《豐澤區(qū)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準確地記述豐澤區(qū)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充分體現(xiàn)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本志凝聚著豐澤人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全書纘承文脈,
本志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實事求是地記述新?lián)釁^(q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實情狀,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tǒng)一。
漢藏史集(藏文)
本書比較系統(tǒng)地將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qū)的市級及以上的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47名市級及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的資料經過全面的搜集、整理、核實、編輯,并以文獻形式予以保存、研究、交流,是湟中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資料的集中保護,也是一種特殊的地方文獻。這本湟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記錄能夠全面地反映湟中地區(qū)各
《方志朝天》輯錄了110種方志史料,編年為序,分先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凡13編,上限起于先秦,下限止于1989年。內容涉及建置沿革、城邑變遷、村落興衰、名人遺蹤、文化遺跡以及山川、河流、關隘、道路、寺廟、物產、風景名勝等方面。征引資料極其豐富,具有較高的文獻學價值。
本書為《江蘇歷代方志全書》之一種,歸入《小志部》。收錄了《弘治兩淮鹽運司志》《嘉靖兩淮鹽法志》《鹽政志》《河防志》《江蘇水利全書圖說》等江蘇歷代鹽漕河防類志書,每種書前附有提要。內容涉及歷代漕運、鹽業(yè)、關榷及河防水利等領域,對于保存江蘇方志文獻、研究江蘇運河與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文獻集成·初編》共200冊,為《八閩文庫》出版工程首批成果。采用傳統(tǒng)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次,影印唐代至民國初福建人著述與有關福建文獻凡217種,含稿本76種、抄本88種、珍稀刻本52種、油印本1種。所收文獻如清陳遷鶴《珍山陳庶子易說》清抄本、清張甄陶《正學堂五經通解》稿本、清王慶云《王文勤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