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被譽為敦煌守護神的常書鴻先生與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關敦煌藝術及東方文明的長篇對談錄。對談從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訪華時(1980年)與常書鴻相識開始,收錄了兩人在北京、東京兩地間往返的書信。兩人圍繞敦煌,談古說今,講東道西,就中外藝術史、東方文明、世界和平等展開討論,新見迭出,精彩紛呈。此外
2020中國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fā)現(xiàn)大批西漢帛書。這批帛書不僅數(shù)量多達10多萬字,50余種文獻,且在形制上次向世人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文獻類帛書的原始面目。本書是對馬王堆帛書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專著,舉凡形制、性質(zhì)、分類、帛圖、書法藝術及其中的《易傳》、《刑德》、《陰陽五行》等,均進行了深入精辟的釋讀、考證、辨析和探討,對研究中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清時期山西碑刻題名整理與研究的結項成果。全書共精選明清山西碑刻305通,其中大部分為首次錄入。簡介部分簡要說明碑刻刊刻時間、碑刻形制及存廢情況。正文部分對每通碑刻的碑文及題名進行整理移錄,并附碑刻拓片照片。 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而保留了大量的碑刻,尤以明清時期為重,約占到存量總數(shù)
你有看過持瓔珞的飛天壁畫像嗎?有看過巨大而精美的釋迦牟尼涅槃塑像嗎?這些都來自于敦煌莫高窟。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要沖,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從莫高窟的誕生到?jīng)]落,再經(jīng)歷重新被發(fā)掘的過程,讓我們跟著本書一起揭開莫高窟的神秘面紗。莫高窟雖然是被稱為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內(nèi)容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但起初也只是用來修行的小洞窟,這一切都
說起陜西的標志性事物,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但是大家都知道兵馬俑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讓我們跟著本書一起了解一番。兵馬俑是古代殉葬用的陶俑和陶馬。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是秦始皇為自己打造的地下軍隊。在數(shù)十年的時間里,秦始皇命工匠們制作了近萬件兵馬俑。兵馬俑雖然數(shù)量多,但是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樣的。可以想象工匠們
造物在揭示古代文化內(nèi)涵上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彌合傳統(tǒng)文化中宏觀概論與微觀探究之間的鴻溝上起到了很好的聯(lián)通(緩解張力)作用,以造物為中介,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爭議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以“器物研究”為關鍵詞,全書內(nèi)容可以概括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器物名物研究,包括名物考證以及對器物的銘文、圖案、刻劃、功能的研究等。第
本書是寧夏大學張笑峰副教授的研究性專著,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0AZS001)“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整理與研究”的結項成果,結項等級為“優(yōu)秀”。本書首次系統(tǒng)整理了《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俄藏黑水城文獻》《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所獲文獻》(非佛經(jīng)部分)以及誤入《俄藏敦煌文獻》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與詞訟文書。通過重新錄
《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一書全面回顧了我國館藏文物保護的發(fā)展歷程,充分展示了我國館藏文物保護的成果。 本書主要分為成果展示和研究論文兩大部分:成果展示包括“萬年”、“慧眼”、“巧手”、“芳華”和“永寶”五個章節(jié),通過全國10個省(市)23家文博機構的50余件(套)文物,系統(tǒng)地展示了我國文物
1949年以前,沈從文是作家,寫了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后他轉(zhuǎn)行做了文物研究專家,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淀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了作者另一半創(chuàng)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