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弟子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思想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王陽明心學的基本的著作。其與孔門的《論語》相似,為“陽明學派”的啟蒙典籍,在我國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秱髁曚洠ㄈg全注、文白對照,王陽明故居審讀推薦)》對《傳習錄》原典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解讀,從
明末大儒劉宗周(1578-1645,后世學者尊稱為蕺山夫子)在宋明理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現(xiàn)代新儒家唐君毅譽為“宋明儒學最后之大師”,牟宗三也以蕺山為“宋明儒學最后之殿軍”。劉宗周通籍四十五年,在仕版者六年有半,實際立朝僅四年,其余時間多在家講學修道,授徒傳業(yè),從游學者百人以上,其中十余位弟子傳世有著述文獻,如黃宗羲、
《大學》之所以成為“四書”之一,是因其心-身-家-國-天下的內圣外王加購,代表了宋儒的精神理想。晚明政治儒學的展開,與此也是相應的。可以這樣說,陽明“致良知”在“心”的本源處喚醒了師道意識;王艮“大成師道之學”所提倡的“安身立本”,使個體之“身”得以挺立于世間;晚明講會之自稱“孔子家”,意味著師道精神的社會化,以東林、
本書既不是注釋本,也不是白話本,而是對經典《傳習錄》原文含義及啟示的深入解讀。根據(jù)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史系楊軍教授給弟子講課錄音整理而成,語言深入淺出,貼近生活,密切聯(lián)系當代實際,充分闡釋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精神,是立足于當代對儒家精神淺近直白的闡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大學古本序、大學問、潘氏四封錄序、陳直夫先生南宮像贊并序、鴻泥集敘、鴻泥集敘、田州石刻、東林書院記等。
本書內容包括:大學古本序;大學問;送林布政升任湖廣都御史序;潘氏四封錄序;陳直夫先生南宮像贊并序;東林書院記;示弟立志記說;與尚謙尚遷子修書等。
李贄和焦竑是晚明在陽明心學深刻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重要思想家和學者。李贄提出以“同心說”為核心、以“學主不欺”和“志在救時”等為主要內容的學說思想;焦竑主張學者獨立思考,掃除古人陳腐舊說,“辟取自己胸中一片乾坤”。他們都是晚明時期王學思想革新運動中的重要人物
本書按編年順序,記載了作者多年來探索追尋明代大儒王陽明的心跡與腳跡、學思與心得,這是一本學術隨筆,作者以扎實的學術功底、勤懇的研究精神,結合多年探索陽明心學旅行之路上的感悟,而敷演而成的一本傳統(tǒng)文化通俗讀物。書稿略分為五輯,共三十篇文章。全書共十二萬字,以及五十幅與內容相關的彩色圖片。此書的出版,對普通讀者認識陽明心學
如何在工作中獲得幸福?如何找到內心真正的熱愛?如何擁有不焦慮的人生?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身陷于各種各樣的苦惱中,往往在世俗標準和內心追求中左右搖擺。而在\"三不朽\"圣人王陽明看來,解決一切生活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做人\"這顆種子。王陽明將生活的全部答案,歸結為\"做人\"二字--做人,就是做你應該成為的那個人。著名
《王陽明傳:此心光明》迷人地講述了王陽明跌宕起伏,充滿傳奇的一生。作者嚴格依據(jù)史料、《傳習錄》和陽明先生的詩作文章,真實再現(xiàn)了他的智慧、詩意,與叛賊、奸臣交鋒時的足智多謀和造福百姓的善良悲憫。《傳習錄》中的許多對話內容被契入傳記之中,書中還放入了心學入門經典——《大學問》的譯文,《傳習錄》選,讓讀者輕松理解心學的基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