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conductivityCentennial(超導百年)(英文版)》涵蓋了高溫超導發(fā)展過程中華人的重要貢獻。具體包括國際上最先報導的液氮溫度以上90K轉變溫度的Y系高溫超導體的研究,至今仍保持是超導轉變溫度的世界紀錄的工作,配對對稱性研究,NMR研究,d波對稱性譜的研究,超導能隙的測量,微觀電子不均勻性的研
核物理學
Myintentionisthatthisbookserveasareferenceworkoninteractingparticlesystems,andthatitbeusedasthebasisforanadvancedgraduatecourseonthissubject.Thebookshouldbeofi
皮埃爾-吉耶·德熱納(Pierre-GillesdeGennes,1932-2007),著名法國物理學家。他把在研究簡單系統(tǒng)中有序現(xiàn)象而創(chuàng)造的方法,成功地應用到更為復雜的物質形態(tài),特別是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創(chuàng)立了軟物質物理學這門交叉學科,并為推動這一學科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從而榮獲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屬與
全書分成8章,在說明液體的結構(第1章)和凝固發(fā)生的條件(第2章)的基礎上,從原子級或微觀結構形成的角度,討論晶核的形成和晶體的長大(第3章),第4章和第5章闡述凝固過程的熱量、質量和動量傳輸,第6章討論凝固過程控制與非晶態(tài)、微晶和準晶的形成。
小宇宙中物質世界層次,由分子,而原子,而原子核、原子碎片,而基本粒子,而夸克,而亞夸克……真是“庭院深深深幾許,簾幕無重數(shù)”,至小無內。大、小宇宙看似毫不相關,物質運動規(guī)律竟然殊途同歸,大有合二為一的趨向……人們感到,極微世界的許多難解之謎的謎底,也許要在茫茫宇宙的重重迷霧中找到呢。 哲學家在熱烈爭論物質無限可分的
多年以來,分子束實驗一直是人們獲取分子、原子和原子核基礎知識的最富成效的來源之一。早期的一些實驗為我們提供了空間量子化和電子自旋的直接實驗證據(jù)。最近的實驗導致了這樣的一些重要的發(fā)現(xiàn),如質子和中子的反常磁矩、氘核四極矩及其對核子張量相互作用的啟示、氫原子精細結構中蘭姆位移及其量子電動力學含義、電子的反常磁矩、原子核八極矩
《應用物理實驗》是在所編《應用物理實驗》講義和“應用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的,內容注重選擇物理原理較強、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具有實際應用的實驗,使實驗教學貼近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全書共編寫24個實驗,內容涉及凝聚態(tài)物理、光電技術、光信息技術、光學設計、無損檢測技術、微弱
《應用物理基礎(少學時)(第2版)》是為普通高校部分理工科專業(yè)的本(專)科學生編寫的大學物理課程(少學時)(60~90學時)教材,也可作為三本院校部分專業(yè)的大學物理教材或參考書。本書特色是,適應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特點,適當弱化數(shù)學推導,內容深淺適度,突出對重點、難點的講解,注重基本知識,強調物理學原理在生產、生活和科學技
本書全面講解基本粒子物流在20世紀30-80年代中的發(fā)展及當時人們的認識。共21章,內容有:什么是基本粒子、夸克與輕子、尋找夸克、各種加速器、湯川理論的誕生、新粒子的出現(xiàn)、基本粒子的秩序和守恒定律、夸克模型的演化、對稱性的自發(fā)破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