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老子騎著青牛從函谷關飄然而去,隨著他背影的漸漸遠離,模糊的不但是他的身影,更是其玄妙的道學。老子“著書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哲思幽邃、境界玄深、追求高蹈,后人仁智各見,注本繁多!肚f語:從視角的一種品讀》以莊解老,探其原旨,敷演大義,別開蹊徑,獨具一格,實乃讀者了解《老子》之津梁。
《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一起稱為《四書》,是儒家傳道授業(yè)的基本教材。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端伪局杏拐戮洌ㄒ缓粌裕窞閲覉D書館珍藏原鐵琴銅劍樓舊藏宋淳祐十二年當涂郡齋刻本《四書章句集注》之《中庸》抽印本,采用彩色仿真印制,力求再現(xiàn)宋刻典籍之風采。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一起,被合稱為儒家文化的四大經典作品。在封建社會時期,《論語》歷來是學子啟蒙教育的必讀之書,在中國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著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我們特地選編了這本《論語》。本書摒棄了原作中部分思想消極的內容,選錄其具有積極意義的名言警
《易學圖說會通》集錄宋元以來有關易圖易說的主要著作。全書共分八卷:太極探原、圖書測微、卦畫明蘊、變互廣演、筮法考占、律呂指要、外傳附正、雜識備參,以圖說的形式全方位講解《周易》。
劉玉建編寫的《漢代易學通論》分上下兩篇對兩漢易學,進行了深入探究。其中,上篇探討與闡述了天人之學;下篇闡述了漢代易學的與發(fā)展。 該課題對揭示漢代易學的演變與發(fā)展,對深刻認識漢代易學在易學史、哲學史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響,都將產生積極的意義。
《孝經》以孝為中心,集中地闡發(fā)了儒家的倫理思想,成書于秦漢之際《孝經》在唐代就被尊為經,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歷史上對傳播人倫綱常、維護社會太平起了很大作用。對今天的人們,也不失為規(guī)范自我思想行為的準則。 本書是對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孝經》的釋評,全文以孝為中心,
《心術:中國用心大智慧》總分六卷,識心、仁德、自信、立志、圓通、藏拙。編著者李衛(wèi)東遍覽往古先哲、至圣之說,根植于現(xiàn)實人生,汲取其中精華,形成名言警句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講述修心養(yǎng)性之道、為人處世之理,內容涉及個人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與日常生活的點滴修為緊密融合,讓那些古老的道理煥發(fā)世道
《圖解論語》為語錄體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此書成于眾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chuàng)成,經由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的代代傳授,并逐漸將傳誦的孔門語錄言行記錄下來,集腋成裘;最終在戰(zhàn)國初年匯輯論纂以成書,因此稱為“論”。儒家原始經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
本書選取最能代表莊子思想的名句加以品讀,從不同側面展示莊子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睿智處世的思想。本書不僅對所選名句進行了翻譯,還設置了“名師講談”“閑話人生”“心靈捕手”板塊。
本書分為“為人篇”、“處世篇”和“治學篇”三大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愛的鏈條;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德行的力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奉上感恩的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