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讓人終身受益的好習慣,這種習慣需要從小養(yǎng)成。本書既選有小說、散文、童話寓言故事、傳說故事等體裁的文學著作,又有傳記類、科普類、低幼類等讀物。這些書目照顧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需求,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孩子可以通過此書按圖索驥解讀原典,還沒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孩子也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看圖識字,親近書籍。進而循序漸進步入
本書精選了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30種圖書(先秦到1949年),依據中國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將其分為根源篇、創(chuàng)變篇和維新篇,旨在體現中國文化思想發(fā)生、發(fā)展和轉變的過程。中華文明發(fā)軔之初的《尚書》、《周易》、《詩經》等,開啟了幽遠綿長的文明之旅;而《老子》、《論語》、《莊子》則猶如黑夜中的燈塔,輝映千秋萬代,是中華文明生生
本書是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至1994年的大量讀書筆記中選出輯成的“散文集”,分為文、史、哲、學四個部分,基本反映了作者治學之余閱讀中西書籍的隨想。作者安坐于“書巢”之中,精鶩八極,思接千載,徜徉于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學之間,興之所至,信筆寫來,收放自如。文章散雜而有韻致,短小而有情趣,如行云流水,悅人心目。
本書內容分局面做大之法卷;廣結關系網絡卷;居官不敗之道卷;成大事之要義卷等。
本書作者立足“十三經”,以獨特視角對先秦“六經”一一加以剖析,認為“春秋時期《詩》、《書》、《禮》、《樂》、《易》、《春秋》作為‘六經’已非常成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木本水源”。
講演之所以能夠達到這個效果,就是因為講演本身,濃縮著世界學者思想的精華。而這種思想的精華,又以一種貼近大眾的形式傳遞出來。所以,身在講演現場,不管你是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還是大學生,或者只是一名普通公民,都可以在輕松愉悅之中,享受這場思想的盛宴。這種“聽讀”與“閱讀”相比,更立體、更真實、更輕松、更靈動,即便閉上眼睛,
本書收集自1997年至2003年期間在海內外出版的、以漢語為研究對象或者以漢語為主要語言材料的語言學著作,包含語音學、音系學、詞法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分支學科,包括期刊論文、專著、論文集、博士論文等,共計3780條。
方成自選集(上、下冊)
漢語音韻學論著很多,論文與著作內容、特點如何,是學習者十分關心的。有志于學習漢語音韻學的可以通過重點研究性論著“提要”作為階梯與門徑然后得以升堂入室。就是專門從事研究的學者,重點研究性論著“提要”也是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提要”既可以作為一家評述之語,又可以把握漢語音韻學論著全局,何樂而不為呢?限于篇幅,本書只能對歷史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2006年版)》收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共1652種。為使我國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編輯部和科研管理部門能夠科學快速地評價期刊,客觀準確地選擇和利用期刊,為科技期刊和科研人員客觀地了解自身的學術影響力,提供公正、合理、科學、客觀的評價依據,同時,也為決策管理部門科學地評價我國科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