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軒與西湖、西溪、西泠為鄰,得山水人文匯萃之厚;螂[于朝,或隱于市,或隱于野,何謂學廣, 薪火之。通雅軒為實體古籍書店,經(jīng)營國學古籍,線裝,文史,藝術類圖書等。敬請查閱,選購。(書店地址: 杭州西湖區(qū)學院路216-2號)
全書共含30冊,為影印古籍,盡力展現(xiàn)原書原貌,選取域外漢文典籍中價值較高、品相較好者,以四拼一形式出版,從而嘉惠學林。全書所選漢籍主要來源于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公立圖書館,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國會圖書館、韓國慶北大學中央圖書館等。本叢書所收文獻,計有69種,絕大部分為中國本,其中以文人文集為主。中國文集中,不僅有存世
《七經(jīng)孟子考文補遺》一百九十九卷三十二冊,日本山井鼎撰,日本物觀補遺,日本享保十六年(清雍正九年)日本東都書林刻本。計《周易》十卷、《尚書》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詩》二十卷、《左傳》六十卷、《禮記》六十三卷、《論語》十卷、《孝經(jīng)》一卷、《孟子》十四卷。這部?睂W上的巨著,乃是《十三經(jīng)注疏》校勘史上的開山之作,它在
《中國古籍珍本叢刊·西南大學圖書館卷》為《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叢書系列的第5種。本書選取西南大學圖書館藏珍本古籍,多為清代刻本和抄本。全書按照經(jīng)史子集分類,既有名家點評的經(jīng)史刻本,也包括四川等地的方志、名人的日記等,還有一些頗為珍貴的戲曲抄本。本書為方志、古文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1.《十三經(jīng)恒解》不同于《十三經(jīng)注疏》所代表的注經(jīng)傳統(tǒng),它以簡明實用的“恒解”為核心,輔之一以貫之的邏輯解析,稱為“貫解”,再殿之以“附解”,深化補充。這種研究方法對破解乾嘉漢學考據(jù)的迷戀,以及道、咸以后興起的宋學義理的空疏,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傳統(tǒng)經(jīng)學的現(xiàn)代應用開辟了新的路徑。 2.作者劉沅為晚清四川卓越的教育家
本書為《四庫全書選刊》子部中的《醫(yī)典》,共70冊,內(nèi)容包括內(nèi)經(jīng)素周、難經(jīng)本義、傷寒論注釋、傷寒明理論、傷寒論方等。
全書共含30冊,為影印古籍,盡力展現(xiàn)原書原貌,選取域外漢文典籍中價值較高、品相較好者,以四拼一形式出版,從而嘉惠學林。 全書所選漢籍主要來源于日本國內(nèi)的多個公立圖書館,如宮內(nèi)廳書陵部、國立公文書館、國會圖書館、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等。本叢書所收文獻,計有40余種,涵蓋了正史、編年、史評、方志、奏議等諸類。這批文獻呈現(xiàn)出以
《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曉嵐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費時十三年編成。叢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當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紫
《中國古籍珍本叢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卷》以收藏單位為3家及以下作為入選珍本的標準,并且剔除歷年來已影印出版的珍本古籍。目前在這一選目標準下,已遴選260種古籍加以編輯,按經(jīng)史子集分類,所收古籍多為明清刻本或稿鈔本。其中反映廣東地區(qū)近代歷史的稿本尤為不可多得的珍貴古籍,如《廣州永康炮臺工程》、《修建東莞炮臺文牘》等都為
本叢刊為“中國古籍珍本叢刊”的一種,收錄澳門大學圖書館所藏珍稀古籍十三種,所選書目多為收藏單位在三家以內(nèi)的古籍,或尚未見于公私書目的著錄,或具有較高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其中尤以嶺南地區(qū)和澳門文獻的收錄為主要特色。 澳門大學圖書館共有中、英、葡、日文等圖書40余萬冊,每年圖書平均增長量為4萬余冊,館藏特色文獻包括澳門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