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間雪鴻:上海市松江區(qū)博物館藏近代尺牘詩札》以上海市松江區(qū)博物館館藏近代信札、詩箋等未刊手稿為基礎,編次整理,釋文校點。原手札凡十二種,已裱成冊頁,各有題名,依次為《赫橋雁影》《天際賓鴻》《近代名人詩札墨寶》《近時名人手札墨跡》《戚友函札留真》《聲應集》《書信小集》《碩彥鴻文》《近代名賢·松城前輩手跡》
曹雪芹留給后人的《石頭記》僅八十回,但帶有脂硯齋批語。這部書看似不完整,實際上在前八十回中已交待了八十回后的主要情節(jié)和結局,已形成完整的故事!妒^記》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后面的故事內容,作者只餾下一些線索、隱詞、批語,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并完成。本書是《石頭記》脂硯齋全評本的仿古版,本書訂正了原書的舛誤,只保留戚序、校勘
《中國現代舊體詩詞編年史第一輯(全四卷)》以編年體形式呈現1912至1919年間中國現代舊體詩詞的歷史面貌。具體涵蓋本時期與舊體詩詞相關的政治、軍事、社會、文化、文學背景,以及置身其間的舊體詩詞社團(雅集)與流派、作家與作品、傳播與接受等方面的基本歷史文獻。本期是中國古典詩詞向“舊體詩詞”轉型的歷史關鍵時期,新舊之爭風
本書由郭英德、李志遠纂箋。兩位教授搜集、編纂明清戲曲文獻序跋凡四千三百余條,全面呈現明清戲曲序跋的完整面貌。本書盡可能準確地查核版本出處,選擇較好的版本作為底本,并加校勘、標點,對與戲曲文獻及其序跋撰寫、出版、流傳相關的時間、人物、事件等相關事項,進行細致的箋證,深入細致地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跡,并附注相關傳記文獻名目。本
中國文學由詩三百至《楚辭》,再至兩漢辭賦,繼而魏晉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戲曲小說,一脈相傳,千年不斷,滋養(yǎng)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塑造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性格。 成書于乾隆年間的中國古典小說*性巨著《紅樓夢》,融會貫通詩三百以來中華文化的精華和神髓,融通俗文藝和典雅文學于一體,詩詞歌賦,人文歷史,一應俱全,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
詩集傳
清代詩學文獻數量龐大、體例繁富,這是遠過于之前歷代詩學的兩個基本特征。民國初即有丁福保編《清詩話》,此后又有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xù)編》、張寅彭選輯《清詩話三編》等。張寅彭教授在此基礎上,自2012年起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繼續(xù)編輯《清詩話全編》。編纂者計劃分內、外兩編,內編以時代為序,收錄上自順治下迄宣統(tǒng)的各種“自撰型”
詞是中國古代韻文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唐五代至清代一直是古典文學的經典文體,民國時期(1911-1949)詞的創(chuàng)作有了新的特色。詞學的批評理論在清代、民國時期取得了很大成績,可以說代表了古典詞學批評理論的高成就。詞話是詞學批評理論的典型載體,因而也受到詞學研究者乃至詞學愛好者的重視。早對詞話進行整理的唐圭璋先生,曾前后兩次
本書匯編影印清代詞譜詞韻專書30余種,并撰寫提要。清代是詞的中興時期,清詞中興不僅表現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還表現在詞的研究上。在這個時期,詞譜詞韻專書出現空前繁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地超越了前代,體例和內容也更趨于完善。這些專書的影印匯編,有利于我們集中研究這些專書的體例、內容,理清清代詞譜詞韻研究的脈絡,還原清代詞
《離騷草木疏》,書凡四卷,宋人吳仁杰撰,宋慶元六年羅田縣庠刻本。此疏多以《山海經》為據,征引宏富,考辨典核,可補王逸訓謔而詁《離騷》不足之處。此本鈐有“乾學”、“徐健菴”、“汪士鐘印”、“閬原父用”、“楊以增印”、“宋存書室”、“東郡宋存書室珍藏”、“紹和”、“協(xié)卿”、“楊紹和審定”等印記,表明此書曾經徐乾學、汪士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