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篇文學作品的合集,選編了蔡元培、魯迅、鄒韜奮、朱自清、王國維、許地山、李大釗、聞一多、梅貽琦、梁啟超、辜鴻銘、陳獨秀、老舍、胡適、劉半農、鄭振鐸、徐志摩、郁達夫、戴望舒、蔣夢麟等數十位民國著名學者、大家的講義和演講等作品。分為文學課和國史課兩個部分,共88篇文章。這些關于文史方面的名篇佳作反映了這些大師們的文化觀念、文化價值,對今天的我們提高文史方面的知識大有裨益。
《良質:一場對卓越的探究》是美國暢銷書作家羅伯特?M.波西格未發(fā)表作品的原創(chuàng)合集,由其妻子溫蒂·K.波西格收錄編輯,首次展示波西格之前未發(fā)表的演講、信件、采訪和私人筆記,以及《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和《萊拉:一場對道德的探究》的關鍵節(jié)選。作品多維度解讀《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中無法定義的“良質”,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展現波西格關于“良質”哲學思想的演變歷程,重現波西格追求卓越的啟悟瞬間,閃耀著理性與思想的光輝。
作為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主辦的校園文化活動,“北大教授茶座”致力于搭建同學們和名師大家之間的溝通橋梁,使同學們可以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范、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 本書是第3輯,共選取了人文、社科、理工類等不同學科老師(呂植、孫玉文、唐士其、朱松純、段慧玲、李彥、潘維、孫來斌、王世強、曹文軒、車浩、王躍生、燕繼榮、張海霞)的14篇活動整理稿,主題豐富多樣,有科研學習的實用方法,更有人生態(tài)度與悟道真知。老師們傾情相授,愿為求索者在前行的道路上燃起
上海電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學”學科以上海工業(yè)和技術為依托,以技術變革推動下的上海特質為內核,探討上海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特點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與技術相關的文化傳承、生態(tài)變化、城市發(fā)展、工業(yè)興衰等為內容的研究。在校內外學者的支持下,圍繞“上海裝備與上海制慧”“上?谑鍪费芯俊薄吧虾I鐣冞w與城市精神”等主題,召開了第三屆上海學學術研討會。大家重點關注和討論了閔行衛(wèi)星城建設的時代背景及深遠的社會經濟影響、工業(yè)口述史的基本理念和具體方法,拓寬和深化了上海學的研究視野和寬度。這本論文集便是此次
《傳統文化研究》(季刊),由袁行霈教授擔任主編,李四龍教授擔任常務副主編,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負責組織編輯委員會。2022年9月,《傳統文化研究》申請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復,國內統一連續(xù)出版物號為CN10-1878/C,中文,季刊,大16開,公開發(fā)行,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單位為北京大學,出版單位為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傳統文化研究》辦刊宗旨:堅持正確辦刊方向和輿論導向,刊載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成果,體現學科交叉特點,開拓學術新視野,服務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
本書對王世貞散佚文獻的收集,使王世貞文集更加完備,進一步擴充了其體量。再加上現有的《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xù)稿》等文集,我們可知,在文學、佛道、疾病等敘事中,文學思想是王世貞的核心思想,他始終奉行真情觀,又兼博識、格調,走向自然,在盛唐之外,取法白居易,獨樹一幟,這些影響到他對生活的選擇,對佛道的認識,以及患有疾病時,仍能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信念。
2012年湖北大學楚才學院成立湖北大學天問學術中心、天問學術沙龍,提出“以學術為志業(yè),求獨立之精神;以讀書為樂趣,存自由之思想”的理念,以響應學!俺庞媱潯苯ㄔO,提升學生們的學術研究能力。本書收錄了近年來學術中心所取得的成果,中心成立的讀書會通過與境內外知名高校交流,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的學子不限于湖北大學“楚才計劃”文理科班,而是覆蓋各個院系,帶動起學生們參與學術活動的熱情。本書內容涵蓋文獻分析與整理、經典閱讀、教師帶隊學生參與的調研活動、社會實踐、形成的學術論文等,既是對當前工作的總結
本書收入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東山雜記》《二牖軒隨錄》《閱古漫錄》等著作,為王國維旅居日本時所做的讀書札記,1913—1915年連載于《盛京時報》,內容涉及典章制度、風俗變遷、金石考古、詩詞戲曲、書畫藝術、敦煌文獻等方面,有摘錄,有考據,部分內容后經整理收入《觀堂集林》《觀堂別集》。同時,在王國維單獨出版的專著以外,本書收入其主要史學論文和隨筆,有助于了解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史學研究面貌和學術貢獻。本次出版參考了《王國維全集》《觀堂集林》《王國維學術隨筆》等作品,并校正了部分錯訛。
暫無
本書作者葛劍雄是復旦大學歷史地理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圖書館館長。作為歷史地理學領域的著名學者,葛劍雄教授學富五車,著作等身。除去其學術領域的成果,葛劍雄教授的人生經歷同樣豐富而精彩。本書由作者記錄個人經歷、敘往憶舊的文字匯總編輯而成,取太史公《報任安書》所言“述往事,思來者”之意,名為《往思錄》。全書分“童年記憶”“青春無奈”“治學問道”“書緣終身”“生活經歷”“往矣昔人”“萬里記蹤”七個部分,述及生活、學習、工作、游歷等各個方面,展現了一代學人寶貴的人生閱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