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受學術(shù)風氣的影響,許多學者對《管子》進行批校題跋,形成了一些批校題跋本。這些批校題跋本集不同版本之異同于一體,是整理《管子》異文、探究各版本之間關(guān)系的重要資料,對于《管子》版本流傳、文本訓詁及主旨理解,有重要參考價值。如海源閣舊藏校宋本《管子》,其底本為明劉績《管子補注》本,陸貽典以南宋浙刻本通校兩遍,黃丕烈又以墨寶堂本覆校前四卷。該校本集宋浙刻本、明劉績本兩種重要版本異同于一體,又保存了墨寶堂本的部分內(nèi)容,含有豐富的學術(shù)信息,為不可多得之善本。長期以來,這類批校題跋本,深藏于各藏書機構(gòu),鮮有人關(guān)注!<管子>版本研究》第五章專門對各圖書館所藏《管子》名家批校題跋本進行考察,并對其中15種重點予以介紹,考察其形成過程,論述其學術(shù)價值。
《管子》一書,在先秦諸子中號為巨帙,是“戰(zhàn)國、秦、漢文字總匯,秦、漢之際諸家學說尤多匯集于此”。但其訛誤甚多,影響了人們的研究與利用。雖然前代學者做了大量工作,但《管子》的校釋整理,尚有進一步完善的必要。版本研究,是《管子》校釋整理的前提基礎。有了細致全面的版本研究,《管子》的校釋整理才可以確定好的底本,選擇恰當合適的校本。不至于羅列眾本,讓人目眩神迷;也可以避免顧此失彼,而有遺珠之憾。《<管子>版本研究》系統(tǒng)研究歷代《管子》版本,為考證《管子》文本的訛脫衍誤提供依據(jù),為校釋整理《管子》提供支撐,以推動《管子》研究乃至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這是《<管子>版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所在。
鞏曰國,1971年生,山東省桓臺縣人。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yè),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研究生畢業(yè),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訪問學者,韓國國立安東大學訪問學者,F(xiàn)為山東理工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齊文化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古典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完成省部級項目3項,點校《儒藏精華編·詩經(jīng)原始》《子海精華編·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參編傳統(tǒng)文化讀物多種,發(fā)表《管子》及傳統(tǒng)文化方面論文30余篇。
引言
第一章 《管子》的編定與早期傳本
第一節(jié) 《管子》86篇的編定
一、劉向編定《管子》86篇
二、所謂的“《管子》原本18篇
第二節(jié) 《管子》的早期傳本
一、18卷本
(一)18卷本的出現(xiàn)與流傳
(二)18卷本輯佚
二、節(jié)選本
(一)《管子治要》
(二)《管子要語》
(三)敦煌遺書所見《管子》文句
三、30卷注本
(一)30卷注本的作者
(二)30卷注本的流傳
第二章 宋本《管子》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國圖藏浙刻本
一、國圖藏浙刻本的刊刻
(一)浙刻本刊于南宋高宗紹興年間
(二)楊忱序作于北宋仁宗慶歷四年
(三)浙刻本系據(jù)北宋慶歷刊本翻刻而成
二、國圖藏浙刻本的版本價值
(一)浙刻本較多保存了《管子》古本面貌
(二)浙刻本可以校正《管子》后世傳本
三、國圖藏浙刻本的影抄、影刻與影印
(一)黃丕烈舊藏影抄本
(二)張瑛影刻本
(三)《四部叢刊》等影印本
第二節(jié) 蔡潛道墨寶堂本
一、墨寶堂本尋蹤
(一)墨寶堂本的去向
(二)保存墨寶堂本信息的相關(guān)資料
二、上海圖書館藏墨寶堂本抄本
(一)抄本的形成與流傳
(二)抄本的重要價值
三、墨寶堂本與國圖藏浙刻本的關(guān)系
(一)墨寶堂本刊行于浙刻本以后
(二)墨寶堂本與浙刻本屬于同一系統(tǒng)
第三章 劉績《管子補注》本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劉績本
一、劉績本的刊刻
(一)《管子補注》作者為明江夏劉績
……
第四章 趙用賢《管韓合刻》本系統(tǒng)
第五章 《管子》名家批校題跋本
結(jié)語
附錄:《管子》版本源流示意圖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