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稍稍留意一下,就會發(fā)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謊言。其中有一些只是善意的欺騙,還有一些是惡意的謊言,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面對謊言,從而有效地保護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夠仔細觀察,便能夠發(fā)現人們的面部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情。通常,一個人內心往哪個方向想,他的注意力就會在哪里集中,這是人原始的反應。而人的注意力集中之處,往往又會從眼神中表現出來,從眉毛上流露出來,從鼻子和嘴巴上反映出來。所以,即使對方再能偽裝,也難以避免表情的“背叛”。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表情能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所在。本書根據面部的不同部位,分別細致輯錄了它們所展示的非語言行為,并以平實的語言和淺顯的分析來指出這些行為背后所表達的本質。通過對人心理變化與面部表情之間關系的了解,將有助于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對方,打破謊言,還原真相,并時刻掌握先機。雖然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說謊,但是我們可以學著永遠不上當。
熱播美劇《別對我撒謊》中,主人公卡爾用令人驚異的方法輕松破案:沒有刑訊逼供、沒有物證,只是和爆炸案犯罪嫌疑人聊了會兒天,捕捉到對方聳肩、吸鼻子等幾個轉瞬即逝的表情、動作,便以此為線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點,讓人目瞪口呆。他憑什么線索破的案?答案很簡單:面部表情,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讀心術”。
有人說,臉是思維的畫板,人們的情緒都會被面部表情憑借眼、眉、嘴以及面部肌肉的變化等體現出來的,內容極為豐富,例如“喜氣洋洋”“氣勢洶洶”“愁眉苦臉”“眉開眼笑”等都是表示人們喜怒哀樂的表情?梢哉f,人的面部是人體語言的“稠密區(qū)”。曾有學者估計,人臉可以做出25 萬多種不同的表情,這一估計似乎太過驚人,但一般心理學家都認為,人的面部表情變化有兩萬種以上。例如,作家托爾斯泰曾經描寫過85 種不同的眼神和97 種不同的笑容。人類的面部是最富表現力的部位,它能表達多種復雜的信息,如愉快、冷漠、驚奇、誘惑、恐懼、憤怒、悲傷、厭惡、輕蔑、迷惑不解、剛毅、果斷等,而且面部表情也能傳播比其他媒介更準確的情感信息。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是從表情里往往會流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比如遇到高興的事,面部肌肉就會松弛。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夠仔細,便能夠發(fā)現人們的面部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情。通常,一個人內心往哪個方向想,他的注意力就會在哪里集中,這是人最原始的反應。而人的注意力集中之處,往往又會從眼神中表現出來,從眉毛上流露出來,從鼻子和嘴巴上反映出來。所以,即使你再能偽裝,也難以避免表情的“背叛”。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表情最能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所在。
在某大學的課堂上,鴉雀無聲,心理學教授把一張光碟放進電腦,然后轉過身對大家說:“請大家注意看屏幕上出現的一系列人臉,每一種人臉代表著一種心理。三分鐘后,你們告訴我,在這些常見的表情中,代表輕蔑、恐懼、悲傷、喜悅、憤怒和驚奇的各是哪一張。”同學們好奇地將影像看完,最后給出答案,但還是有一半的學生沒有把表情和其表達的心理完全對應。教授說:“你們錯得最多的就是把厭惡和憤怒混淆了,因為在這兩種表情中,眉毛都是朝下的。”接著,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組照片,繼續(xù)說道:“你們看,雖然眉毛都是朝下,但是人在憤怒的時候嘴唇是閉起來的,而且嘴唇的顏色會因生氣而發(fā)白;當一個人表現出厭惡時,他的鼻孔是收縮變小的!庇幸粋同學問:“那驚奇和恐懼怎樣區(qū)分呢?”教授回答:“在驚奇和恐懼時,人的眉毛都是向上展開,嘴巴是張開的。但是人在恐懼時嘴巴會比較緊,而且嘴巴還會向耳朵的方向擴張,而人在驚奇時嘴唇是放松的。”
講完之后,大家都感受到了表情密碼的神奇。原來,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表情中,竟然藏有這么多有趣的信息。因此,面部表情可以說是鑒別情緒的主要標志。面部表情還有個心理學名詞,叫微表情。主要是指人們通過做一些細小的表情向對方表達某種內心感受的心理活動。微表情一般都是下意識的,因此停留的時間很短,最短的只會持續(xù)1轅25 秒左右。它是人的本能反應,不受思想的控制,也難以掩飾。因此,把微表情說成突破別人心理的利器并不過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矛盾和隔閡多緣于對對方錯誤的判斷。而這種誤會,會使得人際關系變得更復雜。如果你懂得解讀別人的表情密碼,那么就能輕松地走進對方心里,在高興的時候陪他們高興,在難過的時候陪他們難過,這樣在交往中你就占了絕對的優(yōu)勢。若你完全不懂他人的心理,會讓別人覺得和你話不投機,就很難引發(fā)其內心的情感共鳴,他人便會本能地對你產生抵觸和對抗心理。所以,準確地理解對方的微表情可以了解別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從而為人際交往提供指導和幫助。
總之,在這錯綜復雜的社會,大家每天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相處交往。如果你能從別人的微表情中揣摩出對方的心思,那么你就能很好地洞悉他人的內心。
劉行光,山東單縣人,極具潛力的心理類圖書作家和暢銷書作家。因身不利于行,經歷坎坷而豐富,常思將其形諸筆端。大學畢業(yè)后懷揣夢想來京,信奉“勤能補拙”的古訓,多年來筆耕不輟,已出版的作品有《人脈操縱術大全集》、《卡耐基大全集》、《靠人不如靠己,靠人脈不如靠實力》、《賄賂風云和珅》、《江湖風云黃金榮》、《暗殺風云王亞樵》等。
一
微表情———反映本意的“讀臉神器”
破譯人心的“密碼”讓他無所遁形002
只有揭開他的面具才能直搗黃龍005
別裝了,你所有的秘密都在臉上008
誰想要控制潛意識?門都沒有011
情緒才是人們言行的真正主宰013
讀懂他內心的秘密才能對癥下藥017
施展讀臉術要注意這些“戒條” 020
二
眉飛色舞———出賣內心的“污點證人”
八字傾斜的眉毛:我真沒用,我心情很糟糕026
眉毛呈10:10 狀:上臉是吧,我可要發(fā)飆了028
眉毛高抬:你說的話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031
眉毛下壓緊繃:情況糟透了,我內心很不爽034
眉毛動起來:我很靠譜,相當值得你信任037
眉頭緊鎖、嘴角下拉:我對你很不滿意040
眉毛稍稍上揚:難道你忘了?這到底是咋回事043
眉毛向上緊拉:哎呀,可嚇死我了046
眉毛半放低:這是什么意思049
手放在眉骨附近:這下糗大了052
三
顧盼神飛———暗藏玄機的“搖曳多姿”
眼神下移:唉,我肯定不行,一定會失敗058
眼珠亂轉:我讀書少,你別欺騙或傷害我061
斜著眼睛看人:我瞧不上你,你不配064
眼睛發(fā)亮:哈哈,這才是我的興趣所在067
視線的變化:我心里的“波瀾”你懂嗎070
偷偷斜瞟:我對你很感興趣073
翻白眼:其中的“潛臺詞”你要仔細咂摸076
眼神躲躲閃閃:你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079
擠眼睛:哥們兒,快幫我說話圓場子啊082
瞳孔放大:我內心的情緒在慢慢集結086
四
鼻觀心———這其中的彎彎繞你都懂嗎
鼻尖上布滿汗珠:我……我叫不緊張092
鼻孔外翻: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095
鼻子微脹:我對你有看法,心里不高興098
不由自主地抹鼻子:我說的話別人會相信嗎101
鼻子泛白:我興致不高,別再惹我了104
抬高鼻子:我這么傲慢就是給你看的107
鼻子歪向一邊:我要么不屑,要么不信任109
皺鼻子:我真是受夠了,你快停下吧111
五
嘴唇的藝術———“口是心非”的最佳泄密者
嘴角上揚:別猜了,我就是看不起你116
嘴唇緊繃:我一定會堅持到底118
嘴唇緊閉、嘴角向下:這么大的事,我行嗎121
點頭時眼睛閉合:干得漂亮,我看好你124
手指放在嘴唇中間:我的內心很糾結126
輕咬下嘴唇:我心里緊張死了128
抿緊嘴巴:我現在比較煩132
嘴唇全開:哦,我的天啊135
六
下巴的門道———這些貓膩真讓人意想不到
用手托下巴:我真是受夠了140
嘴唇帶動下巴抽動:我很尷尬143
眼瞼下垂、下巴上揚:你已經惹惱我了145
下巴水平前伸:我真想揍你一頓147
下巴高揚:我是“天下第一” 150
下巴不斷后縮:我非常怯懦,不太相信你152
下巴向下牽動:難道真拿你沒招了155
撫摸下巴:噓,別吵,我正在沉思157
七
笑逐“言”開———你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眼角出現魚尾紋:我的心情不錯162
眼睛里沒笑意:我的笑其實是擠出來的165
笑時撇著嘴角:我不坦誠,笑得也不情愿167
抿著嘴笑:這跟我有什么關系嗎170
笑不露齒:其實,我內心是拒絕的172
抬著下巴微笑:你懂我心里的優(yōu)越感么174
眼眸斜視的微笑:注意,我這是在嘲諷你177
雙眼微瞇的微笑:小心了,我正在算計你179
八
假傷悲———如此用心的忽悠要仔細辨別
雙眉下壓:我的內心充滿困惑和悲痛182
閉著嘴痛哭:我控制,控制,再控制185
哭時刻意咧嘴:我的悲傷是裝出來的187
睜大眼睛哭泣:我其實在耍心眼兒190
流淚時嘴角下拉:唉,誰懂我內心的委屈192
眼瞼下垂、雙目無神:神藥也難治的悲傷194
九
辨謊言———是你演技好還是我揭穿得早
目不轉睛地盯著你看:被你拆穿又能怎樣198
抬高語調、生硬地重復:我其實很會裝201
說話時面無表情:我只是在隱藏我的內心203
不斷地眨眼睛:我心里有個小九九206
手捂著嘴巴:說瞎話千萬別被拆穿了208
眼睛左瞟右看:真真假假你分得清嗎211
左右臉表情不對稱:我在隱藏真實情感214
頻頻咽口水:有些事真的不想讓你知道217
聳聳肩膀:我只是隨便找個理由打發(fā)你219
語速降低或結結巴巴:怎么才能把謊話說圓呢222
行為與眼神不協調:我在絞盡腦汁胡編亂造225
眉毛半放低:這是什么意思
通常,眉毛能反映人們不同的心理情緒。假若把握不住這種情緒,就意味著不了解別人的心理,這樣就會給彼此的交往帶來一定影響。眉毛半放低的表情是在傳達一種什么樣的心緒呢?這種表情后面隱藏著什么秘密呢?是害羞,還是因為恐懼而缺乏安全感呢?要想了解這種表情,我們可以從以下經典案例中尋找答案。
老師滔滔不絕地講著課,很多學生的臉上出現這種眉毛半放低的表情,伴隨著這個表情,有的學生用手托著臉,眼神飄忽不定;在家里也能常?吹竭@樣的情景:爸爸在給女兒繪聲繪色地講著故事,女兒認真傾聽著,眉毛呈現半放低的狀態(tài),并不時地問:“爸爸,這是什么意思啊?”由此可見,如果有人眉毛呈現半放低狀態(tài),并非是因為害羞所致,也不是因為恐懼而缺乏安全感,而是主體表達著內心的疑惑不解。一旦這種表情出現,說明或者對方對你的闡述不理解,或者是你的闡述和對方自我認知邏輯之間產生了沖突,使其產生了困惑。
一般來說,當主體出現這種表情,說明其不認可或者懷疑所接收到的信息,從而產生疑惑———這些信息與他們內心固有的認知和理解有著巨大差異,這些差異造成了其潛意識里的抵觸情緒。此時,主體內心處于矛盾和糾結之中:究竟是別人的說辭正確,還是自己的認知正確呢?人在這種情緒控制下是無法打開心扉接納別人的,因為其無法說服自己。這種表情是一種懷疑和否定的心理情緒表達。假若這種眉毛半放低的表情在和你交談的人的臉上出現,那么不用懷疑,它是在告訴你:“我不理解你所說的。”或者:“我認為你說的不一定對!痹诖诉^程中,他們往往因內心的疑慮和認知的盲區(qū),而本能地產生抵觸情緒。假若你不能消除這種疑慮和抵觸的情緒,對方不但不能接受你,而且還會讓對方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至少不會像從前那樣自信心爆棚。
當發(fā)現別人眉毛半放低時,要及時做出詳細解釋當眉毛半放低的表情在一個人臉上出現時,表明對方的內心中存在著疑慮,此時,對方因接收到的外部信息和內心中固有的認知之間產生了分歧和錯位,故而表現得不知所措。主體往往會因這種懷疑的態(tài)度而在潛意識里產生抵觸情緒,但同時又渴望一探究竟。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眉毛半放低的表情是一種介于抵觸與順從之間的情緒,這種矛盾會一直延續(xù)到把內心的疑惑解開為止,因此意味著一種既害怕又渴望的姿態(tài)。在社交活動中,假若你在別人的臉上發(fā)現了這種眉毛半放低的表情,那么你要明白:對方對你抱有疑慮,對你的信任也會因這種疑慮而減弱,盡管對方在認真聽你所說的話,但是并沒有完全認同。此時,你要做的就是趕快做出詳盡合理的解釋,以消除對方內心的疑慮,從而贏得對方絕對的信任,掃清彼此間進一步接觸和交流的障礙。
曉蕓和丈夫都是公務員,按理說兩人的收入都很不錯。好朋友齊艷因手頭緊向他們借錢,他們一再說明其實很想幫忙,無奈家中確實沒有余錢。此時齊艷沒有說話,只是她的眉毛呈現出了半放低狀態(tài)。曉蕓看到后,解釋說:“我們倆的收入現在每個月加到一起有5000 多元,但是要還3000 元的房貸,再加上孩子上學,不到月底其實就已經捉襟見肘了!甭犃怂慕忉尯螅R艷臉上先前的表情不見了。當發(fā)現他人眉毛呈現半放低時,不妨詢問對方并認真傾聽眉毛半放低是一種疑慮和困惑的情緒表達,表明你所告訴別人的信息和對方固有的認知之間存有一定差異。此時假若你不采取相應措施來解決對方內心困惑的話,那么你做再多的努力都于事無補。因此,你最好仔細地詢問和認真地傾聽,讓對方表達出自己固有的想法。在詢問的時候語氣要柔和,眼睛注視著對方表現出你的坦誠,然后針對對方的疑惑,做出合理的解釋,化解掉對方內心固有認知和你所傳達信息之間的差距,以便于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從而贏得對方更多的信任。在此過程中,要處理好對方內心固有的“刻板效應”,不要隨便否定,否則會增強對方內心的抵觸,不利于你被對方接受。
眉毛半放低的表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它反映出人們接收到信息之后產生的疑慮心理。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解開對方心中的疑惑,讓別人感受到你是可以完全信賴的,如此你才能和對方建立更加健康的交往關系。
【讀臉術】眉毛半放低是內心疑惑不解的一種表情,表明主體內心接收到的信息和已經固有的認知間產生了差異,故而心中出現困惑。因此,在社交活動中,一定要想辦法將這種抵觸情緒化解,如馬上做出解釋,或者是坦誠詢問和耐心地傾聽,關鍵時候還得適當地肯定對方。在此過程中,你也要配合一些別的表情和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