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誰統(tǒng)計了我的幸福:潘多拉雜文自選集 本書選編了青年雜文家潘多拉先生近百篇雜文精品。本書所選入的作品,分析深入透徹,著眼長遠,避免了一事一議、淺嘗輒止的弊端,具有文學作品的恒久價值。作者追求理性與激情、論說與文采,知性與趣味的統(tǒng)一,并將時評與雜文兩種問題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潘多拉先生的文字沉雄渾厚、犀利明快,論理深入、汪洋恣肆,在海內(nèi)外讀者中享有盛譽。 寫在前面的話 朱鐵志 選編一套全面反映當代中國雜文創(chuàng)作概貌的大型叢書,是我一段時間以來的愿望。 現(xiàn)代意義的雜文創(chuàng)作,肇始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以魯迅先生為代表。新中國成立后,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分水嶺,經(jīng)歷了前后兩個三十年的不同階段。從建國初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三十年,由于“反右”、“文革”等政治運動的影響,雜文創(chuàng)作就整體而言比較蕭條,只有前后三個階段短暫的“繁榮”期,出現(xiàn)了《“三家村”札記》、《燕山夜話》、《長短錄》等代表性作品,就時間而言,累計不超過兩年。 雜文真正的繁榮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1976年打倒“四人幫”為標志,伴隨著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新時期文學開啟了狂飆突進的新時代。在文學大軍浩蕩前行的隊伍里,雜文與小說、詩歌一道,成為引領思想解放的光榮一翼。它以睿智的眼光、堅韌的意志、不屈的姿態(tài),傲然挺立在新時期乍暖還寒的土地上。仿佛報曉的雄雞,又像滾動的春雷,將蟄伏的生靈喚醒,把冰凍的土地融化。于是,無數(shù)思索的目光透過“花邊文學”窺見時代風云變幻,無數(shù)焦渴的靈魂在震撼中開始尋找失落的尊嚴。由魯迅先生開啟的“社會批評”、“文明批評”的雜文傳統(tǒng),在這一刻煥發(fā)出特殊的力量,啟發(fā)群倫,激勵民眾,推動社會變革。如果說新時期以思想解放為發(fā)端,那么完全可以說,新時期文學的蘇醒、奮起、繁榮,既有以“天安門詩抄”為代表的詩歌的功績,有以《傷痕》、《班主任》為代表的“傷痕文學”的貢獻,同時也有以《鬣狗的風格》、《江東子弟今猶在》、《東方紅這首歌》、《切不可巴望好皇帝》、《華表的滄!、《語錄考》、《萬歲考》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yōu)秀雜文的貢獻。思想解放運動作為新時期的發(fā)動機,是雜文復興最重要的思想基礎和推動力量;新時期雜文的繁榮是思想解放運動的必然結(jié)果和邏輯延伸。作為時代精神的特殊反映,新時期雜文以最敏感的神經(jīng)感應世事變遷,以最鋒利的武器對腐朽勢力發(fā)起有效進攻。時代進步有它的助力,社會發(fā)展有它的功績。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qū)、歷史進步的先聲,新時期雜文以其宏大的創(chuàng)作群體、優(yōu)異的創(chuàng)作實績、廣泛的社會影響,彪炳文學史,笑對時代潮,成為雜文家足堪自豪的美好記憶。這當中,有以嚴秀、秦牧、何滿子、章明、林放、牧惠、邵燕祥、王春瑜等為代表的前輩作家,有以陳四益、陳澤群、符號、李下、鄢烈山、王乾榮、李喬、甲乙等為代表的中年作家,有以張心陽、陸春祥、潘多拉、楊學武、楊慶春、劉洪波等為代表的青年作家。1989年《人民日報》“風華杯”雜文征文標志著新時期雜文創(chuàng)作的頂峰,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藝術魅力和社會影響力,是新時期雜文創(chuàng)作的標志性事件。 集中反映新時期雜文創(chuàng)作成就的文集數(shù)量龐大,規(guī)模不等,目前被普遍關注的主要有七種,一是曾彥修(嚴秀)、秦牧、陶白主編的《中國新文藝大系?雜文集(1976—1982)》,1987年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出版;二是嚴秀、牧惠主編的《中國當代雜文選粹》,四輯共40本,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三是張華、藍翎、姚春樹、牧惠、朱鐵志主編的《中國雜文大觀》,1989年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四是劉成信主編《中國當代雜文八大家》,1997年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五是朱大路主編的《雜文300篇》和《世紀末雜文200篇》,分別于2000年和2001年由文匯出版社出版;六是劉成信主編《中國雜文》(百部),2013年起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七是朱鐵志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雜文卷(1976—2000)》,200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在協(xié)助牧惠先生主編《中國雜文大觀》第四卷過程中,我比較系統(tǒng)地閱讀了新時期以來的雜文作品,搜集了大量雜文集和其他雜文資料。2006年,承蒙王蒙、王元化二位先生的邀請,由王充閭先生和我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雜文卷(1976—2000)》(王充閭先生后因健康原因退出),再次比較系統(tǒng)地閱讀了新時期的雜文作品。兩次經(jīng)歷使我突出感到,新時期雜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環(huán)境最為寬松、創(chuàng)作最為活躍、成果最為豐厚的時期。兩個大型選本雖然以時間為序,各自選編了五六十萬字的雜文佳作,但限于篇幅,遠不能全面反映這一時期雜文創(chuàng)作的全貌,迫切需要在適當時候以雜文家為線索,選編一套全景式展現(xiàn)新時期雜文創(chuàng)作整體水平的大型叢書。 《中國當代雜文精品大系(1949—2013)》就是這個設想的產(chǎn)物。我們擬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選編一個更加全面、更加權威、更加開放、更大規(guī)模的選本。該叢書以時間為經(jīng),以代表性作者為緯,每人精選一本本人迄今為止全部創(chuàng)作的代表性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學性、史料性,力爭為后人留下一份基本能夠反映當代雜文創(chuàng)作水平、可資信賴和檢索的翔實資料。選本的時間跨度為1949年至2013年,但其重點如其所述,毫無疑問是新時期以來的雜文創(chuàng)作。選本不存門戶之見,不論名氣大小,不搞親疏遠近,不做成封閉體系,力爭客觀、公允、理性、包容。人選數(shù)量將從創(chuàng)作實際出發(fā)隨時增減。近年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何滿子、馮英子、黃秋耘、老烈、牧惠、謝云、舒展、藍翎、李汝倫、陳澤群、王大海等雜文宿將先后離我們而去。嚴秀、方成、章明、劉征、虞丹、周修睦、邵燕祥、黃一龍等前輩年逾耄耋之年;而依然活躍在創(chuàng)作一線的王春瑜、陳四益、李下、鄢烈山、王乾榮、李喬、阮直等,也已跨越退休年齡;即便是安立志、楊學武、張心陽、陸春祥等中堅力量,也過了知天命之年;年輕如劉洪波、徐迅雷、楊慶春、潘多拉諸位,其實也已年逾“不惑”。由此看來,雜文實實在在面臨一個“傳”與“承”的問題!皞鳌,是把前輩優(yōu)秀的作品整理出來,傳之后世;“承”,是通過我們的選編出版,讓后人特別是今天的年輕人知道中國還有雜文這樣一種古已有之并由魯迅先生完善的獨特文體,還有一群為之殫精竭力、焚膏繼晷的辛勤作者,還有生生不息、佳作迭出的雜文作品。雜文之火不滅,乃是思想解放的燈塔不滅,“社會批評”、“文明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滅,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不滅。從這個意義上講,選編這套叢書無論怎樣繁難艱苦,都是值得的。 感謝金城出版社以足夠的遠見卓識和人文關懷接受并全力支持本叢書出版。說老實話,在這個把“物”與“利”作為萬物尺度的世界上,并不是隨便哪個出版家都有這樣的眼光,都愿意為此承擔可能的風險。不過我相信,本書即便不能成為出版商所期盼的“暢銷書”,也完全有可能成為具有一定價值的“長銷書”;本書的編者和出版者很快都會退出歷史舞臺,但這套叢書一定會留在時間深處,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吧鐣髁x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離不開實實在在的“小事”。毋寧說,“大發(fā)展大繁榮”恰恰有賴于“小作為”,選編這套叢書,庶幾近之。 感謝所有入選本叢書的雜文作者,沒有他們多年來的辛勤耕耘,中國的文化園地無疑會缺少一種冷靜、理性的聲音。他們是“雅典的牛虻”,是“中國的良心”,是值得關注和記住的一群。 2014年驚蟄于北京沙灘 潘多拉,原名潘洪其,男,1970年生于重慶,199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現(xiàn)為北京青年報評論員,主任編輯。在《北京青年報》《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法制日報》《中國經(jīng)濟時報》《大公報》《南風窗》等報刊發(fā)表雜文、時事評論、學術論文、小說共800余萬字,長期為《東方早報》《重慶日報》《新民周刊》《現(xiàn)代快報》《三晉都市報》《珠江晚報》等報刊撰寫專欄文章。有文集《即席發(fā)言》(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英俊的丑角》(黃河出版社1999年)、《中國魔盒—潘多拉大戰(zhàn)腐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寧可信其有》(臺海出版社2003年)、《指名道姓—潘多拉酷評公眾人物》(臺海出版社2004年)、《沒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條狗》(北京出版社2004年)、《瞞不住了》(臺海出版社2005年)、《瞞和騙的游戲》(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0年)等問世。 寫在前面的話/朱鐵志 第一輯難得糊涂 難得“糊涂”————————————————————————001 誰“害”死了成克杰————————————————004 反對“撞了白撞”————————————————————009 為官不可風雅——————————————————————014 暴力崇拜的必然惡果————————————————018 慕綏新的形象設計——————————————————022 一切獨裁者都是紙老虎——————————————026 對官員要實行“有罪推定”————————————030 政府的“有償新聞”——————————————————035 李真憑什么————————————————————————039 社會心理失衡的警鐘————————————————043 誰“綁架”了縣委書記——————————————046 “特權聯(lián)盟”能怕點兒什么嗎——————————049 張平是個中專生————————————————————054 我不相信“百官共廉”————————————————057 官場講真話難不難——————————————————060 我為什么“嫉妒”周森鋒————————————064 善待國民是最好的國家形象——————————068 “裸官”之憂————————————————————————072 “良民證”思維要不得————————————————076 第二輯寧可信其有 赤子歸來兮————————————————————————081 毒品是一面鏡子————————————————————085 可怕的“無神論者”——————————————————088 “幽默批示”中的中國國情————————————091 對豪華活墓的處理建議——————————————095 寧可信其有————————————————————————099 見義勇為怎么了————————————————————105 中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強————————110 賣月餅還是拉皮條——————————————————114 “模仿秀”無損毛澤東形象————————————119 反腐敗的七個“未必”————————————————123 欣聞貪官異國受審——————————————————126 致告示“要官別來找我”的縣委書記————130 假冒的書記簽字與“制度之惡”————————134 想起“美國總統(tǒng)的兒子也失業(yè)”————————137 從“晉官難當”說起————————————————141 “跟眾”的贊歌——————————————————————144 市長“走馬燈”與人大“舉手機”——————148 “雙面貪官”的秘密——————————————————152 一塊名叫“程序”的遮羞布——————————156 表決器里的民主含量————————————————160 第三輯瞞和騙的游戲 唯美與造假————————————————————————165 監(jiān)督不是請客吃飯——————————————————168 “文物”的命運——————————————————————172 妖魔化官員的背后——————————————————175 從好奇心到偷窺癖——————————————————179 第三種偽善————————————————————————182 弱者的“上綱上線”——————————————————186 賣淫嫖娼是什么————————————————————190 良苦用心——————————————————————————194 “看屁股行事”的悲劇————————————————198 一個精神衰竭的標本————————————————202 記者節(jié)收到的短信——————————————————206 論“言者有功”——————————————————————209 民企“原罪”背后的權力“原罪”——————213 誰統(tǒng)計了我的幸!216 多說民主的普遍性——————————————————220 記者把市長弄得“不好意思”了——————224 不要患上“受辱妄想癥”——————————————227 瞞和騙的游戲——————————————————————232 局長為何不“親自”——————————————————235 中國人的“壞脾氣”——————————————————238 人會不會墮落得這么深——————————————242 富豪征婚的異味————————————————————247 官話的“尾巴”——————————————————————251 還要把大學生“背”多久————————————254 “萬民送官”何時休——————————————————258 第四輯諷刺的尷尬 “告密”與“受密”——————————————————263 英俊的丑角————————————————————————266 “革命公司”的末路——————————————————270 你是“瘋”兒我是“傻”——————————————273 古人會親嘴嗎——————————————————————277 了不起的崔永元————————————————————281 喜聞樂見中的精神納稅——————————————285 風景哪邊獨好——————————————————————289 我觀北大人之狂妄——————————————————293 張藝謀“做事”,誰敢“罵人”————————298 法不容詐——————————————————————————303 余秋雨是可以“隨便罵”的嗎————————307 學習陳道明同志的批評藝術——————————311 慣看“衣冠禽獸”————————————————————315 評勞模還是評大腕——————————————————319 哈佛大學的“劫富濟貧”——————————————323 我們?yōu)槭裁匆獙捜荽筵ぁ?27 郭德綱事小,廣告事大——————————————331 現(xiàn)實比“盲井”更可怕——————————————334 為伍皓先生普及法治精神————————————337 “羅彩霞”為何頻頻出現(xiàn)——————————————341 計算與算計的循環(huán)——————————————————345 清華反思了什么————————————————————349 有多少人愛看“狀元書”——————————————353 “愛國青年被打”獻疑————————————————357 代后記:自由的思想,保守的態(tài)度————361 誰統(tǒng)計了我的幸福 有一首曾經(jīng)流行的老歌這樣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訴你,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艱苦的勞動里……”現(xiàn)在,“幸福在哪里”有了新答案: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邱曉華近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今后中國將推出幸福指數(shù)、人的全面發(fā)展指數(shù)、地區(qū)創(chuàng)新指數(shù)以及社會和諧指數(shù)等新的統(tǒng)計內(nèi)容,以適應中國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民生、人文等方面的發(fā)展需求。 邱曉華說得很形象:“幸福指數(shù)”就是老百姓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包括收入、就業(yè)、保障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一種感受,“他覺得滿意,幸福指數(shù)就上升;不滿意,幸福指數(shù)就下降,就往低走”。也就是說,統(tǒng)計機關可以對老百姓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感受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顯示,有多大比例的老百姓“很幸!,又有多大比例的老百姓“比較幸!,如此一來,則幸福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她可以在統(tǒng)計機關的統(tǒng)計中,可以在統(tǒng)計結(jié)果的數(shù)字里。信息時代,數(shù)字化生存,滿意或不滿意,幸;虿恍腋,原來是可以這樣簡單明白的。 統(tǒng)計機關對老百姓的幸福進行統(tǒng)計,欲得出可靠的、有價值的結(jié)果,應有兩個基本的前提:第一,統(tǒng)計手段要科學,不能弄虛作假,不能隨心所欲給數(shù)字“注水”或“縮水”;第二,被調(diào)查者對幸福的表述要真實客觀。第一個前提是程序性的,主要是通過保證統(tǒng)計程序的公正以保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真實。邱曉華多次強調(diào),“中國近年來采取很多措施來保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真實,很多方面已同國際接軌,并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可以相信,這第一個前提應該不成問題。第二個前提是實體性的,主要的問題也正出在這里,即被調(diào)查者的幸福感如何才能具有“可統(tǒng)計性”—可以被分割成許多項目、方面、指標,并被打上高低不一的分數(shù)。畢竟,幸福感只是一種感覺,它天然具有模糊、混沌的特點,你卻偏要對它進行數(shù)學意義上的精確統(tǒng)計,就不擔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么? 有人說了,統(tǒng)計幸福指數(shù)是一種國際慣例,難道外國人搞得,中國人搞不得?然而“國際慣例”也有不靠譜的,豈可一概而論。前不久,英國“新經(jīng)濟基金”聯(lián)合該國“地球之友”搞了個《幸福星球指數(shù)報告》,對全球178個國家及地區(qū)進行“幸!贝笈琶,中國人的幸福指數(shù)排在第31位,在亞洲國家里僅次于越南人(第12位),比日本人(第95位)、韓國人(第102位)和新加坡人(第131位),以及歐洲的英國人(第108位)和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第150位)都要高得多。我愿意相信這個調(diào)查報告在程序上的真實性,但對其實體上的內(nèi)容卻實在難以理喻,我所能設想到的唯一可能,就是中國人因為長期習慣于“表態(tài)”(比如要“認真學習”什么、“堅決擁護”什么),所以比日本人、新加坡人、英國人等更善于表達自己的幸福感,或者說更樂于承認自己“幸福的生活比蜜甜”,此外豈有他哉? 事實上,中國人對幸福的期望值向來偏低,有時甚至低到了令人心酸的地步。作家劉恒把自己的小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改變成同名電視劇,播出后受到一些評論家的批評,說他的小說中的“幸!痹局皇欠粗S,電視劇中卻被他“別有用心”地美化成為貨真價實的幸福。其實劉恒很可能根本沒這么多心眼,因為他認為幸福不是無情物,幸福更非奢侈品,“逛商業(yè)街最大的不幸福是什么?不是沒錢,也不是丟錢,是憋了尿找不著廁所。一旦找著了,進去了,嘩,你眼里和心里還有別的幸福么?……幸福就在身邊,甚至就在身上,還瞎找什么呢?”在劉恒筆下的貧嘴張大民看來,人活著本身就是幸福,即便沒意思也得活著,“別找死”,“有人槍斃你,沒轍了,你再死,死就死了。沒人槍斃你,你就活著,好好活著!倍嗪玫睦习傩瞻,對幸福的感受多么純真!在中國的“張大民”中進行幸福感調(diào)查,幸福指數(shù)不高天理不容。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語),既有幸福指數(shù),有沒有“不幸指數(shù)”呢?正因為幸福是相似的,對幸福的表達和強化也大體相同,所以對幸福進行統(tǒng)計簡單易行;而不幸者各有各的不幸,不幸者的表達總不及幸福者的表達中聽,那么,有多少人愿意去傾聽不幸者的表達?又有多少機構愿意去統(tǒng)計不幸者的感受并制作成“不幸指數(shù)”呢?這樣,幸福指數(shù)盡管從老百姓中來,卻很難回到老百姓中去,很難與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于是,往往也就是一個指數(shù)而已。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