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脈絡(luò)叢書:中國凈土宗脈絡(luò)
定 價:38 元
叢書名:國學(xué)脈絡(luò)叢書
- 作者:陳探宇 著
- 出版時間:2013/6/1
- ISBN:9787504745415
- 出 版 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946.8
- 頁碼:27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念佛一舉,人人能行,但行中又有信心的強(qiáng)弱、堅持與不堅持、一心與散心等諸多差別,依據(jù)個人具體的行持,往生也會有品位高低之別。所以念佛看似簡單,細(xì)細(xì)推究卻包含著復(fù)雜深刻的內(nèi)涵。凈土宗給出的不是廉價的虛幻承諾,而是可以讓信仰者畢其一生仍覺得未盡其旨、邊走邊學(xué)、趣味無窮的真正的修行之路,所以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居士、學(xué)者來學(xué)習(xí)經(jīng)典、修凈土法門、研究探討、著書立說等,也才有了凈土宗漫長的歷史,《國學(xué)脈絡(luò)叢書:中國凈土宗脈絡(luò)》專門來介紹凈土宗的脈絡(luò)。
陳探宇,湖南長沙人,中山大學(xué)人文高等研究院講師,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史、中國哲學(xué)史。
雅好傳統(tǒng)文化,傾心佛法智藏,愿盡有涯之生,自利利他圓滿。
第一章 導(dǎo)言——佛教信仰中的極樂凈土
佛教略說
中國佛教八宗中的凈土宗
凈土的含義
形形色色的凈土
1.彌勒凈土
2.阿閦佛凈土
3.藥師佛凈土
4.文殊凈土
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凈土
第二章 源天竺凈土奠基(傳公元前5世紀(jì)-公元3世紀(jì))
凈土思想淵源的要素
1.本生與本愿
2.大乘佛教的十方佛土
3.念佛與生天
龍樹菩薩與極樂凈土
諸經(jīng)所贊,盡在彌陀
第三章 傳經(jīng)典始播中華(公元2世紀(jì)-4世紀(jì))
《般舟三昧經(jīng)》
凈土三經(jīng)一論
1.《阿彌陀經(jīng)》
2.《無量壽經(jīng)》
3.《觀無量壽經(jīng)》
4.《往生論》
其他經(jīng)典
第四章 結(jié)蓮社慧遠(yuǎn)初祖(公元4世紀(jì)-5世紀(jì))
早期的凈土信仰者
初祖廬山慧遠(yuǎn)大師
廬山慧遠(yuǎn)的凈土思想
白蓮社與十八高賢
東晉的凈土行者
第五章 持名號善導(dǎo)立宗(公元5世紀(jì)-7世紀(jì))
曇鸞
1.曇鸞的一生
2.二道二力說
3.往生即無生
4.稱名念佛
5.彌陀為咒
隋朝的大師們
1.凈影慧遠(yuǎn)
2.智顗
3.吉藏
道綽
1.圣道門與凈土門
2.凈土為報
3.極樂殊勝
4.稱名為正
善導(dǎo)
1.善惡凡夫同沾九品
2.凈土與往生
3.定善與散善
4.安心、起行與作業(yè)
5.地獄思想
6.凈土儀軌
凈土稱“宗”
第六章 紹前賢唐代諸祖(公元7世紀(jì)-9世紀(jì))
唐代祖師
1.三祖承遠(yuǎn)
2.四祖法照
3.五祖少康
唐代大德
1.迦才
2.懷感
3.慧日慈愍
4.飛錫
融合的序幕
第七章 融禪凈萬善同歸(公元10世紀(jì))
永明延壽
百八佛事與禪凈四料簡
禪凈圓融
萬善同修
第八章 廣弘揚(yáng)兩宋為盛(公元10世紀(jì)-13世紀(jì))
祖師大德
1.七祖省常
2.慈云遵式
3.長蘆宗賾
4.龍舒居士
凈土文獻(xiàn)
1.《樂邦文類》
2.往生傳
諸宗融匯
1.禪凈融匯
2.臺凈融匯
結(jié)社念佛
元代大師
1.中峰明本
2.普度大師
3.天如惟則
4.楚石梵琦
第九章 至明清家家彌陀(公元14世紀(jì)-19世紀(jì))
明代祖師大德
1.八祖蓮池襪宏
2.九祖藕益智旭
3.紫柏真可
4.憨山德清
5.袁宏道與《西方合論》
清代祖師大德
1.十祖行策截流
2.十一祖省庵實賢
3.十二祖徹悟際醒
4.二林居士
明清凈土信仰的傳播
第十覃興凈宗印祖鴻業(yè)(公元20世紀(jì)上半葉)
清末民初凈土宗的衰落
楊文會居士
印光法師
1.生平事跡
2.凈土法門
3.儒佛相合
4.重視女教
夏蓮居居士
弘一大師的凈土思想
第十一章 啟勝境人間凈土(公元20世紀(jì)-21世紀(jì))
人間凈土思想與實踐
1.太虛大師闡釋人間凈土思想
2.印順導(dǎo)師論凈土
3.證嚴(yán)上人的人間凈土實踐
4.圣嚴(yán)法師、星云法師論人間凈土
當(dāng)代廬山東林寺的凈土宗弘傳
第十二章 濟(jì)群生薔流寰宇(全球視角下的凈士宗)
日本凈土宗教
1.早期日本凈土信仰
2.法然上人與日本凈土宗
3.親鸞上人與凈土真宗
4.融通念佛宗與時宗
西方世界的凈土信仰
凈土宗與普世宗教
1.積極的標(biāo)準(zhǔn)
2.消極的標(biāo)準(zhǔn)
結(jié)語
參考書目
佛教略說
要說凈土宗,必須先簡要地說說佛教。離開佛教來說凈土宗,對凈土宗的表述也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讓讀者漫無所歸,理解不到凈土宗這朵奇葩是在怎樣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又究竟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殊勝之處。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是著名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發(fā)源于公元前6世紀(jì)至前5世紀(jì)的古印度。它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是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南境)的王子,關(guān)于他的具體生卒年月有不同說法,如南傳佛教認(rèn)為是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北傳佛教則推定為公元前565-前486年,總之一般認(rèn)為生于公元前6世紀(jì)左右。他俗姓喬達(dá)摩(舊譯為瞿曇),名悉達(dá)多,“釋迦牟尼”是人們對他的尊稱,“釋迦”是他的族名,意為“能”,“牟尼”意為“仁”“儒”“忍”“寂”,所以釋迦牟尼譯成漢語有“能仁寂默”的意思,也即是“釋迦族的圣人”之意。
釋迦牟尼還有諸多其他稱號,如佛陀、世尊、如來等,其中“佛陀”這一稱號需要特別解說一番,因為佛教之名即由此而生!胺稹笔氰笪牡囊糇g,意思是覺悟;“佛陀”就是覺悟的人,意譯覺者。所以佛陀并不是特指釋迦牟尼,而是對覺悟者的通稱,如凈土宗推崇的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是佛陀,只是加上了特定的名。按照佛教的說法,在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遼闊深遠(yuǎn)的時空之中,釋迦牟尼是唯一的覺悟成就者,所以很多書中提到佛陀就是專指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wèi)國的凈飯王,母親為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夢六牙白象左脅人胎,而后有孕,臨分娩時途經(jīng)藍(lán)毗尼園,生下釋迦牟尼佛。佛陀出生時有諸多吉祥景象,他甫一落地,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言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七日后母親摩耶夫人逝世,釋迦牟尼由其姨母摩訶波閣波提養(yǎng)育長大。釋迦牟尼天資聰穎,從小便接受婆羅門的傳統(tǒng)教育,展現(xiàn)出在兵法、武藝、騎射擊劍等諸多方面的過人能力,成年后娶同族耶輸陀羅為妻,生下一子名羅喉羅。
優(yōu)裕無憂的貴族生活并沒有阻礙釋迦牟尼探索人生奧秘的腳步。他目睹世間生老病死的憂悲苦惱,感嘆無論貧窮貴賤都難逃生死大患,立志求道,從無常生死的輪轉(zhuǎn)中解脫出來。但他的志愿并沒能得到親友的理解與支持,幾經(jīng)周折,二十九歲的他毅然拋開家庭的束縛,舍棄王族的生活,夜出皇宮,開始修行之路。
離家后,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邊的林中修苦行六年,身體消瘦,形同枯木,雕塑、壁畫中常見的佛陀苦行相便是描述他當(dāng)時的樣子。如此辛苦絕倫的修行仍然沒有得到解脫,于是釋迦牟尼開始反省自己的修行道路,最終放棄了苦行,在尼連禪河中洗凈身體,接受牧羊女供養(yǎng)的乳糜,待身體恢復(fù)之后,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后稱菩提樹)下,靜坐七日七夜,夜睹明星悟道。釋迦牟尼悟的道究竟是什么呢?簡而言之便是四圣諦、十二因緣、緣起性空、中道的道理,也就是后來佛教的核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