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是古時投遞公文,轉(zhuǎn)運官物,接待過往官員的處所。清代,經(jīng)過新疆絲綢之路北道各驛站、古城的官員、流人如林則徐、洪亮吉、紀曉嵐等以及國外的莫里循、馬達漢留下了大量的詩歌、筆記、游記、照片!侗钡拦朋A》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他們留下的自哈密星星峽至伊犁綏定共40多個驛站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涉及驛站的設置、政治、軍事、交通、經(jīng)濟、民俗文化等各個方面,再現(xiàn)了清代這些地區(qū)的風貌及發(fā)展軌跡,透視出清代絲路北道歷史文化的基本面貌。
從新疆歷史的發(fā)展演變來看,我國自古就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驛傳制度。用驛站負責投遞公文,轉(zhuǎn)運官物,也接待過往官員。驛站在各朝代的叫法不一樣,但都反映了當朝政府的開發(fā)、管理和布防情況。唐代,人們把驛站叫驛路、臺路或者臺站。蒙元時期稱“站赤”。清代的官道以驛站、軍臺、營塘和卡倫系統(tǒng)構成,清全盛時期,驛路與驛站如經(jīng)絡般遍布西域大地。
著名學者周軒說,清代新疆的交通驛站,是在統(tǒng)一西域的戰(zhàn)爭中設立,并在后來百余年間不斷更改完善的。按其不同的職能,驛站大體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專為國防軍事服務的急用飛遞軍臺;二是為中央及地方政府服務的普通快馬驛站;三是為內(nèi)地與邊疆之間轉(zhuǎn)運物資的車駝營塘;四是部分具有巡邏和通信兩種職能的卡倫。這些不同職能的各種機構,平時區(qū)分明確,在戰(zhàn)時往往統(tǒng)一起來加以使用。
清代新疆史籍中關于驛站、軍臺、營塘、卡倫的記載是清楚的,但至今遺留的實物卻不多,影像資料就更為稀少了。所幸的是,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里循和芬蘭總統(tǒng)馬達漢在20世紀初拍攝的天山北麓臺站的郵差和一些驛站,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從嘉峪關進入新疆,素來有“苦八站”、“窮八站”、“富八站”等說法,為便利交通,每間隔100華里左右,就有一個提供住宿、換乘的大站。設置軍臺、驛站的地點,離不開水源與植被?滴跄觊g清軍西進出關,軍臺驛站的名字紛紛登錄在冊,與植被、水源有關的最便于記憶,其中如沙泉、苦水、長流水、黃蘆岡、松樹塘、紅柳峽、芨芨臺子、明水、雙井子、一碗泉、車轱轆泉、七角井、火石泉、堿泉子、三個泉等,這些地名保存至今,印證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打通西行通道的眼界與心胸。軍臺驛站成為新疆特殊的人文景觀。
北道的軍臺驛站(新疆段)東起哈密星星峽,西到伊犁綏定。迪化(烏魯木齊)、奇臺,是重要的中轉(zhuǎn)站。進入哈密以東的星星峽,就進入了新疆。到達“天山第一城”哈密,若要繼續(xù)西行,則有兩條路,一條是向北翻越天山庫舍圖嶺(碑嶺),抵達松樹塘,再折向西,經(jīng)巴里坤、色必口,沿絲路北道前往木壘、奇臺、北庭,紀曉嵐、洪亮吉等就是從這條道上走過來的。第二條是離開哈密,依天山南麓,經(jīng)頭堡、嘹墩、三道嶺,到七角井,再分叉,其中一支到色必口,與從巴里坤進入庭州的古道匯合,林則徐、宋伯魯?shù)仍谘赝镜捏A站留宿過。
清代交通官道被看作“國脈”。以“官馬大路”為基本條件的交通體制,既是國之命脈,又是社會文化、人類文明傳播的渠道。京城聯(lián)絡各省、州、縣地方政府的道路暢通與否,政令傳遞的快捷與否,標志著國家的興衰強弱。
自從有了這官道驛路,在絲路北道的驛路上,一直不斷地疊印著戍邊的士兵、貶官者、流放者、商賈、駝客、藝人、流浪者、淘金者、拓荒者、探險家、支邊者、移民的足跡。如從東路走過來的耿恭、岑參、駱賓王、岳鐘麒、劉錦棠、紀曉嵐、林則徐、洪亮吉、斯坦因、莫里循等名流與將軍,從北面的草原大道走過來的邱處機、橘瑞超、村野三郎等。從南路及天山金嶺孔道走過來的悟空、王延德等,從西面走過來的芬蘭總統(tǒng)馬達漢等。當他們翻過冰雪覆蓋的天山達坂,穿越一望無際的大漠戈壁時,當凜冽的漠風撲面而來,他們的內(nèi)心一定是惶悚、茫然而瑟縮的!無論是出征的將軍,還是探險家,要想在這種威寒逼人的西陲大地上完成他們的鐘呂大業(yè),如果沒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和一種豁達豪放的胸懷,怎么可能走完那么遙遠而荒寒的征途?行走于西域荒涼大地的苦旅們,之所以能夠完成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是因為在他們冷漠深刻的面孔后面,鐫刻著自然、社會和命運所鑄就的豁達、豪放,閃爍著艱辛的人生旅途所磨礪出來的睿智光彩,蘊藏著一種唯有頑強不屈的人才具有的博大胸懷……正是他們的開拓,后來走過的人,慢慢看到了炊煙、屋舍、田園、綠樹,聽到了雞鳴狗吠。于是,驛站便成為了文化的載體,它被文人墨客記載了下來。日積月累,它如驛路上的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經(jīng)歲月的打磨后,漸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驛站是歷史上國家統(tǒng)一、政權建立的象征和見證。清代,四通八達的驛站構成了一座座強大的堡壘,守護著西域,維護著清政府對西域的統(tǒng)治。
引子
一、苦八站
苦八站概貌
星星峽驛
1.爬梳星星峽
2.星星峽歷史文化鉤沉
沙泉子驛
1.爬梳沙泉子
2.沙泉子歷史文化鉤沉
苦水驛
1.爬梳苦水
2.苦水歷史文化鉤沉
格子煙墩驛
1.爬梳格子煙墩
2.格子煙墩歷史文化鉤沉
長流水驛
1.爬梳長流水
2.長流水歷史文化鉤沉
黃蘆岡驛
1.爬梳黃蘆岡
2.黃蘆岡歷史文化鉤沉
塔勒納沁驛
1.爬梳塔勒納沁
2.塔勒納沁歷史文化鉤沉
哈密廳底驛
1.爬梳哈密
2.哈密廳底驛網(wǎng)絡體系
3.哈密歷史文化鉤沉
二、窮八站
窮八站概貌
頭堡驛至三堡驛
1.爬梳頭堡至三堡
2.頭堡至三堡歷史文化鉤沉
三道嶺驛
1.爬梳三道嶺
2.三道嶺歷史文化鉤沉
嘹墩驛
1.爬梳嘹墩
2.嘹墩歷史文化鉤沉
一碗泉驛
1.爬梳一碗泉
2.一碗泉歷史文化鉤沉
車轱轆泉驛
1.爬梳車轱轆泉
2.車轱轆泉歷史文化鉤沉
七角井驛
爬梳七角井
2.七角井歷史文化鉤沉
色必口驛(頭水驛)
1.爬梳色必口
2.色必口歷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色必口
大石頭驛
1.爬梳大石頭
2.大石頭歷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大石頭
三個泉驛
1.爬梳三個泉
2.三個泉歷史文化鉤沉
三、北八站
北八站概貌
松樹塘驛
1.爬梳松樹塘
2.松樹塘歷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松樹塘
奎蘇驛
1.爬梳奎蘇
2.奎蘇歷史文化鉤沉
鎮(zhèn)西廳坤底驛
1.爬梳鎮(zhèn)西
2.鎮(zhèn)西歷史文化鉤沉
3.駱駝踏出的鎮(zhèn)西驛道
4.名流筆下之鎮(zhèn)西
蘇吉驛
1.爬梳蘇吉
2.蘇吉歷史文化鉤沉
肋巴泉驛
1.爬梳肋巴泉
2.肋巴泉歷史文化鉤沉
烏兔水驛
1.爬梳烏兔水
2.烏兔水歷史文化鉤沉
芨芨臺驛
1.爬梳芨芨臺
2.芨芨臺歷史文化鉤沉
四、富八站
富八站概貌
木壘河驛(白水驛)
1.爬梳木壘河
2.木壘河歷史文化遺存
3.名流筆下之木壘河
東城口驛
1.爬梳東城口
2.東城口歷史文化鉤沉
靖寧驛(屏營驛)
1.爬梳靖寧
2.雙800里邊山子驛道
3.老奇臺歷史文化遺存
4.名流筆下之老奇臺
古城驛
1.爬梳古城
2.古城駱駝與驛道
3.名流筆下之古城
孚遠驛(保會驛)
1.爬梳孚遠
2.四通八達的北庭驛道
3.北庭歷史文化鉤沉
三臺驛
1.爬梳三臺
……
五、西八站
六、瑪納斯至伊犁驛站綜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