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于“走讀大地”系列之一。本書是系統(tǒng)描寫鳥類生活習(xí)性的人文隨筆。作者津渡歷時9年,足跡遍布浙北,反復(fù)深入華東地區(qū)的候鳥遷徙地,重點考察了100余種鳥類的形態(tài)、聲音、習(xí)性,以及鳥類的遷徙、營巢、覓食和繁衍,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全面展現(xiàn)了鳥類的生活環(huán)境、習(xí)性及現(xiàn)狀。
穿過森林,沼澤,一直走到大海,無論是在鄉(xiāng)野草甸,還是在荒蕪海島,跟隨漫游者的足跡,。
物欲喧囂中失去的光陰,只能在自然中找回。真正的寧靜,在鳥語啁啾中不期而遇。津渡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帶你走近我們的身邊之物,詮釋自然、家園與它獨有的神秘力量。鳥兒的天空、大海與大地始終與我們同在。
1.國內(nèi)首本系統(tǒng)描寫鳥類生活習(xí)性的人文隨筆。
2.作者將用他恬淡、清新而又細(xì)致的文字帶你重新進(jìn)入自然,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靈,傾聽鳥鳴。這只是一次回歸,一次還原,世界本然同在。
將近九年的時間,我都在湖山里轉(zhuǎn)悠,是為稍微遠(yuǎn)離塵囂,尋找些詩意。觀花看鳥,是沉浸在自然里的趣境,我至今仍不能得窺門徑。這些小文字,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六七年,只能算作些記錄,多是我心意的描摩,算不上自然科普的研究,在專業(yè)行家眼里難免存在諸多的謬誤。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一再鼓勵我結(jié)集成冊,至今仍讓我感到汗顏。
我多么想寫出一本能讓孩子們、青年、成年人和老人們都能讀的書啊。這是我年輕氣盛時的志向,現(xiàn)在既成笑談。走進(jìn)大自然吧,那是一本老少咸宜、永恒的書,等著你隨時翻開。我現(xiàn)在的理想是做一個搬運工,把我在自然里看到、聽聞到、感受到的東西一一搬上稿紙。我也知道,這漫長的事業(yè),窮其一生也不會到達(dá)盡頭。但我正在這樣做。我只能利用一朝一夕,周六、周日或長假外出觀察,足跡也僅限于浙北的嘉興,而尤以海鹽、海寧、嘉善三縣較為集中,所以這本小冊子涉及的也僅是本地的留鳥和過境的候鳥。本地的一些鳥兒,比如發(fā)冠卷尾、繡眼、壽帶等等,我與它們機緣甚淺,都只有匆匆一瞥,故而未能詳及,這是我尤為難過的事。倘若我對此還有心力,就留待以后再續(xù)。
這本小冊子,生物學(xué)家張師叔勇兄提供了專業(yè)的攝影圖片,詩友臧北兄和張文武兄作了辛勤的校對并提出修訂和出版意見。在此,謹(jǐn)表謝忱。我也感謝米丁和雨來二兄,他們陪同我在野外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感謝我妻子的理解,她縱容了我孩童般的心性和瘋癲。感謝生活。
津渡,本名周啟航,1974年11月,湖北天門人,現(xiàn)居浙江海鹽,著有《山隅集》等。2009年參加第25屆青春詩會。2012年獲第三屆徐志摩詩歌獎。
螟蛉子 001
喜鵲 007
窗前的鳥 032
近水知鳥 036
鳥蹤難覓 040
濕地上的水鳥 044
秦山鷺影 048
農(nóng)人和鳥 061
籠子里的囚徒 064
水上的翡翠 068
棕頭鴉雀 072
黎明前的鳥鳴 075
傍晚的時刻 077
早上的歌唱 080
與鳥為鄰 087
長山鳥情 091
西山的鳥 107
海島上的鳥事 111
鳥巢 116
五月的雛兒 122
苦惡鳥和它的一家子 129
未長大的鳥兒 133
觀鳥小敘 137
巫子山島下 141
去瓦山 145
湖上看鳥 150
朝夕葫蘆山 158
尖山的見聞 165
在尖山的沼澤地里 171
雪天的鳥 183
鳥名存錄 189
后記 193
西山的鳥
去西山只有兩件事,一是去看志摩,二是去看鳥。志摩的墓在那里,衣冠冢,卻也并不冷落。一年四季,每每總有一兩枝時令的鮮花,靜靜地躺在石碑下。游人有心,那是志摩生前沒有想到的吧。志摩的一生,是“愛”與“別離”。斯人已去,他那首名揚四海的詩鐫刻在墓道上,最后的故事與唏噓埋藏在泥土里。戀愛中的人感念他的癡心,獻(xiàn)花與他,或許也寄予了對另一半的期許。外地來了詩人,我總要帶他們前去拜謁,一是去憑吊詩人,二是去看這道風(fēng)景。他們?nèi)绾蜗,我不得而知。我自己心下明白,愛與詩歌不死。
前天,嘉興的一位詩人舉辦詩歌朗誦會,當(dāng)晚本地的詩人去了很多,也有外地的詩人前來捧場。昨天,照例結(jié)伴去游西山。拜祭完志摩,他們上山去了。我卻與山東來的一位朋友留在山隅。他是害酒,身體不適。而我,當(dāng)時卻是埋藏了小小的心思。從長椅正對著的棕櫚樹樹頂望過去,正好是一排高大的櫸樹和青岡樹。它們樹冠高懸,潔凈的樹干反倒像是在密林中開辟了一塊“空地”似的。樹底下包圍的圓石邊,居然跳動著兩只畫眉。這美麗的鳥兒,一只低下頭去啄食,另一只竟然半豎起了身子左右觀望。滿地茶褐色的腐葉,夾雜黑色的斑點,與它棕褐的羽色融為一體,不仔細(xì)看還真看不出來,但是它偏過頭來,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個醒目的“白色眼圈”,和眼圈后延伸的白色眉紋。審視一番后,它可是鳴叫了起來,“啾啾,啾,咭咭,咭噫——,啾啾,咭咭,啾喂噫——,啾喂噫——,啾兒喂,啾兒喂”,幾乎是一段完整的唱腔。然而,它們好像大吃一驚,就此撲騰騰地飛走。原來我已在不知不覺中貼緊了棕櫚樹樹干,朋友不明白我在那里干什么,走過來時驚動了它們。
這樣的事情,我能奈何?二零零八年深冬的一個下午,也是在西山上,我在山徑上看到一小群太平鳥從林緣飛下來,它們在黃楊與十大功勞之間的坡地上覓食。我趕緊伏下身去,舉起望遠(yuǎn)鏡,希望看個究竟。還沒等我看上兩分鐘,山道上就來了摩登的“兩位”。男的一頭爆炸式的紅頭發(fā)高高聳起,女的兩條肉色的絲襪,這裝束打扮與太平鳥的模樣倒也十分應(yīng)景?上麄冏哌^來時,又是吹口哨,又是打響指,還不忘在狹窄的山道上停下來親吻。他們幾分鐘內(nèi)的舉動,卻把我二三個小時的等待白白破壞,把我的肺也差點氣炸。
我只好告訴我的朋友,這里有鳥。在哪里,他問我。呶,呶,你看這里,那里,都是,我指指點點,對他說。在青岡樹的節(jié)疤上,樹桿上,生出的根須上,亂石,腐葉間,蹦蹦跳跳,活躍著一大群黃腹山雀。它們是不太怕人的,“嗞噫—嗞噫,嗞噫—嗞噫”,吵鬧個不停,在那里任性地追趕嬉鬧,兩只一伙,或三只一伙,從地上跳到樹上,從樹上跳到樹下,不停地變換位置。隨著它們的飛動,眼下的頰斑與頸后的點斑,還有背上的兩排星斑,閃爍個不停,它們又揚起翅,把兩翅下的細(xì)羽扇得讓人眼花繚亂。還真是呢,我的朋友說,真小啊,也真好看。我只好掩飾我的內(nèi)心,胡亂咿咿唔唔作答,算是應(yīng)付了過去。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出行,我這樣敷衍,心里其實非常羞愧,但我也只能這樣子作答。倘若我想說得更加明白,反倒是讓他們?nèi)鐗嬙旗F。幾分鐘的路程,我能看到數(shù)十種植物,問他們,他們只會告訴我,看到了樹,花,草。我能在幾片隨風(fēng)飄起的樹葉間看到飛過去的鳥,而他們絲毫沒有感覺,好像只看到了樹葉間的天空。關(guān)注的東西不同,看到的也永遠(yuǎn)不一樣。
朋友們陸續(xù)從山上下來了,他們看完了山上的塔。留在山腰的朋友,立即和他們攏成一堆,七嘴八舌地說起山上的見聞。而我,卻只有默然。我來西山數(shù)十次,幾乎從來就沒有過登上山頂?shù)脑竿。只有一次,我看到在山腳下,看到一只紅隼在塔頂上迎風(fēng)展翅,曾一欲登臨。但它扶搖而上,不知道究竟要飛往何處,讓我徹底平息了念頭。我曾經(jīng)寫過:江南風(fēng)物,恬靜、溫軟與陰柔之美,我以為雨天、水,花雕與絲綢,約得一半;小山平疇,長林碧草,文字風(fēng)流,那是另外的一半。我心里隱隱有些東西,深知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我向無大志,只是一個默默感受山野清風(fēng)、鳥音林趣的人吧。志摩的墓,現(xiàn)在被繁密的樹冠遮蔽,那里有青靄靄如同車輦頂蓋一般沉下去的樹影,而鳥鳴如同星辰一樣,漫山地覆蓋。我與志摩不同,但我理解他的心,九泉之下有靈,他也應(yīng)該明白我的心吧。我同樣相信,自然與詩歌同在,自然也是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