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是從整體上、宏觀上來把握世界的。每個人都應該通過學習哲學來不斷增強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成為一個充滿知識與智慧的人,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在職場上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本書包含一切哲學基礎知識,是初學者必讀之本。
作為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哲學思維是從總體上、宏觀上來把握世界的,而且反映的是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的一般特征。這就是說,哲學思維方式的特點,是系統(tǒng)性、全面性,歸根到底是理論上的概括性。所以,進行哲學思維訓練,就是要不斷增強我們的理論概括能力。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圣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于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jīng)》當中,已經(jīng)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那么,學習哲學與我們有關(guān)系嗎?答案是肯定的,哲學完全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地方,只是我們不常察覺罷了。且不提數(shù)學、物理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都是逐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僅就認識論和方法論而言,就是哲學在生活中最直接的體現(xiàn)。
學習哲學對于我們有用處嗎?答案也是肯定的。不學哲學也許一樣可以在生活中感悟到很多道理,有很多思考,同樣可以過有意義的生活。但學習哲學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哲學的學習來建立一套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哲學思維認識邏輯,進而以更深刻的思考來認識這個世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行為方式,使我們更有意義地生活。
學習哲學能夠使人充滿智慧,因為哲學本身就是一門智慧的學問。學習它,人會不斷地獲得智慧,可以使自己變得更聰明。但這種智慧的獲得是通過各種哲學思想的探討,從而使人具有哲學思維而完成的。理性只是一種哲學思維而已,哲學的思維有很多,所以學習哲學的精髓就是借鑒哲人們的思維方式,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思維方式,最終使得自己有良好的哲學思維方式,用以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學習哲學,能夠使人變得更深刻、更有思想與內(nèi)涵。
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jié),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我們要學習哲學,把哲學原理與工作實際結(jié)合起來,這樣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生產(chǎn)力,取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李巖田,原名吳力強,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原內(nèi)蒙古通遼電臺新聞中心編輯記者,現(xiàn)從事文化出版事業(yè)。出版《左手溫暖右手》、《二十幾歲規(guī)劃你的人生》、《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經(jīng)驗》、《低調(diào)的智慧》、《一生三智》、《一生三策》等作品,出版現(xiàn)代禪系列《禪在心中——得失寸心知》、《禪在心中——本來無一物》、《禪在心中——靈山在心頭》等作品。
由臺灣先智出版的《為自己亮一盞燈的50則箴言》、《打開心田的50把鑰匙》、臺灣海鴿文化出版的《方與圓》等作品也深受廣大臺灣讀者的歡迎。
第一輯 哲學概念
中國卷
陰陽八卦
八卦源于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zhuǎn)(陰陽)關(guān)系、農(nóng)業(yè)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jié)合的觀念。最原始資料來源于《周易》,內(nèi)容有六十四卦,但沒有圖像。
《易傳》記錄:“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眱蓛x即陰陽,可在不同時候引申為天地、晝夜、男女等。四象,即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在不同時候,可分別對應四方、四季、四象。青龍居東,春之氣,少陽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氣,太陽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氣,少陰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氣,太陰主之。四季養(yǎng)生也分別對應為:生、長、收、藏。八卦,即干、坤、巽、兌、艮、震、離、坎。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zhì)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gòu)成。它強調(diào)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運動形式。
五行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種狀態(tài),是從時間意義上對事物的分析。木指事物的萌發(fā)、成長階段;火指事物的鼎盛階段;金指事物的衰退階段;水指事物衰退到極點并終歸于空無的階段。根據(jù)太極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終點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說水是上一個時期的終結(jié),下一個時期的孕育階段。土是萬物的歸宿,又是起點。萬物生于土、終歸于土。
《易傳·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标庩杽t是事物的兩個方面。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說的矛盾雙方,這是從空間意義上對事物的概括。陽代表事物剛性、外在、向上、運動、簡明、積極的一面,陰象征事物陰柔、內(nèi)在、低下、靜止、細膩、消極的一面。陰陽兩方可以表現(xiàn)在同一系統(tǒng)兩個相互獨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個事物上。而且陰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并且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的。以人為例:男為陽,女為陰;一個人身上,前為陽后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外形為陽內(nèi)部為陰。
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tǒng)一學說,五行則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tǒng)論。
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tǒng),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比室詯廴藶楹诵,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gòu)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jīng)常法則(“常道”),號“正!。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保ā顿t良對策》)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這“五!必灤┯谥腥A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從字面意思來看,能愛人即為仁;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敬人即為禮;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即為智;信者,人言也。進一步說,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合理;禮是人際關(guān)系的正常規(guī)范,如禮儀、禮制、禮法;智(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無反復、誠實不欺。
三綱五常
“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笔侵浮叭、義、禮、智、信”!叭V”、“五!边@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guī)范的內(nèi)容,它淵源于先秦時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guī)范。董仲舒按照“貴陽而賤陰”理論,對五倫觀念做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guān)系中,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君、父、夫體現(xiàn)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xiàn)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guān)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边B用。
性三品說
漢董仲舒把人性分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認為“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惡,“性待漸于教訓,而后能為善”。這就是“性三品說”的基礎。
董仲舒以后,王充明確指出:本性有善有惡,是指一般人的本性;孟子說的“性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說的“性惡”是下等人的本性,從而更加明確了人性分為三等。
到了唐朝,韓愈作《原性》,明確提出“性三品說”。韓愈認為人的本性(仁、義、禮、智、信)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上品的人,有一條做得很好,其他四條也能做到;中品的人,有一條做得較差,其他四條則勉強可以;下品的人,其中的一條會完全做不到,其他四條也常常違背。同時,韓愈提出對上品人用“教”的辦法,對下品人用“制”的辦法,使之“畏威”。教育可以使中品的人變好,但無法改變下品人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