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fā)上的開心手術:心理師的心里事》是一本診療師的私人故事書,涉及焦慮、孤獨、接納、自我療愈、關系與愛等二十四個故事。作者關注“個案”,并為之提供獨特的診療方案,讓“個案”自己改變自己,融情感與智慧于一體。
作者設身處地,把自己還原到“個案”的角色中,通過自己的視野對人們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幫助人們實現(xiàn)自我治愈。
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來看看自己,
與自我對話了呢?
但不開心從來不需要任何道理,
心背后永遠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
說完心里事之后,延續(xù)美好的故事終歸,來到要為這書起錨定序的時候。這本書,寫的是關于心理師與人們以及自我進行交流與溝通的那些故事。
焦慮與完美主義的性格傾向使然,自從有了將這些故事寫成書的念頭以來,此念頭便被我以如同敬畏神靈般的心情給供奉了起來,然后約莫每日會焚上三柱香來頂禮膜拜,仿佛祈求神跡顯圣一般,巴望著這愿望能夠自動付梓,變出一本作者欄標示著我名字的書來。
時而信誓旦旦,時而猶豫擔心,終究是禁不住那些叩人心弦的心靈故事的呼喚。特別是當那些流連于困惑與悵惘時空之下的心靈,在傾訴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以后,逐步長成那些關乎于接納與轉變的能量,最終重返內(nèi)在富足的心窩之時,霎時間,心底的觸動無以名狀。終究使我下決心與工夫?qū)⑦@些動人心扉的故事付諸筆端,分享給更多有緣之人。
有些時候,覺得自己的工作頗為奇特,舒服地坐在會談椅上聆聽另一個人訴說心中的故事,而且,給的回應還不用太多。所以我思忖著,這看似愜意的工作,是否有人羨慕呢?
曾經(jīng)去科技公司與員工進行心理咨詢,戒備森嚴的門禁,儼然像是來到了機場的海關前,尚得通過安檢門與安保人員的檢查,慎防機密技術被外人所竊。不同于電子研發(fā)工程師,心理師并不生產(chǎn)任何有形的關鍵技術或產(chǎn)品,而且,臨床心理師雖也屬于醫(yī)務人員,卻不擅用精湛的醫(yī)療技術與精密的醫(yī)療儀器,不像外科醫(yī)師能進入手術室執(zhí)行精確且繁復的手術程序,分秒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理師的工作,乍聽之下,只需舒適地坐于沙發(fā)椅上傾聽他人說故事,是否看似缺乏某些專業(yè)技術門檻呢?
其實不然。在與人同處或溝通的歷程中,我逐漸認識到,這工作著實不是坐在那兒、被動地點點頭便能夠勝任的。而事實上,我也經(jīng)常有被掏空的感覺。要能夠陪伴另一個人走進他的心理困境且感同身受,滿懷著好奇心與關切之情,積極傾聽且聽懂個案所訴說的故事,并共同想方設法尋求各種轉變的可能性。我想,這便是心理師最為關鍵的專業(yè)技能了吧!
李嘉修,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系學士、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現(xiàn)為培靈關西醫(yī)院、杜華心理咨商所、臺灣“清華大學”咨商中心、新竹市生命線員工協(xié)助服務中心、新竹市特教專業(yè)團隊臨床心理師,并任新竹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PART 01 燒焦的思慮
焦慮的焦慮
葉青木
被潑猴套上緊箍兒的唐三藏
白鴿與黑鳥
生機盎然的人生
心理師的心理詩燒焦的思慮
PART 02 當關系遇見愛
朋友以上,戀人未滿
毒酒與磨娘精
馬戲團里的馴獸師
說別人就是說自己
渴望真愛的女人
愛的俘虜
心理師的心理詩愛情的道理
PART 03 孤獨的靈魂
吞了全世界的大食怪
曉凡夢蝶
關于美好人生的事情
獨角戲
Meta的早晨
心理師的心理詩 門后的安寧
PART 04 從心接納
我的爺爺是隱形人
夢露與陽具恐懼癥
我送你的長頸鹿呢
飛舞的小精靈
心理師的心理詩統(tǒng)合失調(diào)的獨喃
PART 05 療愈的旅程
釣魚時的感覺
游玩治療法
玫瑰之狼
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心理師的心理詩一日的臣服
后記 夢想航行
《沙發(fā)上的開心手術:心理師的心里事》:
整個夢境的記憶僅止于此,多半的細節(jié)也遺忘了,驚醒之際,心臟跳得厲害,內(nèi)衣也濕透了。接連兩個夢境,似乎皆與緊急和匆忙有關,只不過,我著實無法明白自己究竟焦慮什么?
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心悸的感覺雖然逐漸緩和下來,然而,我卻再也無法入眠,索性別讓自己再繼續(xù)賴床。床對我而言,只能是個安穩(wěn)、舒適的安眠之處,是不容受到“玷污”的。
我輕腳走到陽臺上,眺望著遠方的山陵與海平線,緩緩地呼吸了幾口清涼的朝氣,試著舒緩不安的心緒。我心里不由得揣測著,何故一大清早如此輾轉反側?思忖著,或許與秋節(jié)假期和家人同聚的時間增多不無關聯(lián),尤其想到了老妹兩個好生可愛的孩子。
全身圓滾滾的外甥女(我常呢稱她作小胖妞)剛滿一歲半,開始會調(diào)皮地以微弱的氣音喚我,無論如何引導她,總是不愿意或是無法說出聲音來。倒是她學著大人生氣撇嘴的模樣,用小小的手指指著擋住她去路的混種比格犬,嘟著嘴發(fā)音不正確地大喊時,常逗得全家人笑開懷。
然而,七個月大的小外甥,與家人的互動卻顯得較為局限。抱著他時,常要渾身扭動,躲避眼神的接觸,動輒大哭又不易安撫,很難有一來一往的互動游戲,而且尚未學好翻身。
或許因為在早期療育與特教領域工作的緣故,職業(yè)病使然(但愿如此),我心中有點擔心這個可愛的孩子可能有發(fā)育遲緩甚至自閉癥的傾向。意識到這個念頭之后,心中除了擔憂以外,竟還出現(xiàn)了一股莫名的愧疚感。
霎時,心里又是一陣糾結。我設法自我安慰,自閉癥2歲以后才能診斷出來,現(xiàn)在尚且言之過早。何況,萬一孩子果真如此,我也用不著自我歸咎,反倒更應該積極協(xié)助家人去面對與了解問題,尋求治療與康復,學習正確與有效的教養(yǎng)方式,以促進孩子與人互動的品質(zhì)。況且,這不正是我所從事的工作當中,與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們及其家長們,一同持續(xù)努力在做的事情嗎?
莎士比亞說:“世事本無好壞,是想法使然!蔽蚁耄徑饨箲]情緒,就必,貢具體地看清楚自己所擔憂的事情,別讓一顆心懸蕩,任由那令人不適的焦慮感浮泛地發(fā)散。然后,如同圣嚴法師所開示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想,這無疑是出現(xiàn)焦慮時最為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了。
想著想著,天空已不覺地被熱情的朝陽照耀成熾白,當下的那些起心動念,也不由得消融在溫柔暖和的晨光之中,心情平靜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