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相關案例的研究和論證,提出了多元社會中實現民主的具體方案——協和民主,并列出了協和民主的具體設置:大聯盟、區(qū)塊自治、比例代表制、少數派的否決。這一結論不僅顛覆了政治學上的一個傳統(tǒng)觀念,即只有在同質性社會才能建立和維持民主,同時他還證明了異質性社會實現民主的可能性和關鍵,即不應執(zhí)著于多數民主,而是相關區(qū)塊的領袖都能以某種合作的方式進入政府或組建政府——即所謂的“大聯盟”,以實現權力分享。
《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項比較研究》為作者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專著,為其成名作,該書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協合民主”的理論。2013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根據1980年版的原著首次推出中文簡體版,贏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報刊還作了部分轉載。多年過去,該中文版基本售罄,故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加以修正推出。
中文版序言
欣聞拙著《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項比較研究》的中文譯本即將出版,我感到非常高興。對于該書最初的英文版,中國不少政治學者可能已經比較熟悉了。但是,這個新的中文版將會使更多的政治學者能夠閱讀到它;而且,或許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決策者和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也能因此而讀到它。拙著初版于1977年,之后的25年里,它先后被譯成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克羅地亞語,俄語和羅馬尼亞語。我感到同樣高興的是,即使是35年后的今天,人們依然對該書興趣不減,以至于又一個新譯本出現。
在該書出版后的這35年中,我的思想獲得了顯著發(fā)展,但我并未改變本書的基本觀點。在之后的論著中,我試圖使這些看法變得更清晰也更精確,而不是改變它們。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方面,一是構成協合民主的四個基本要件;二是對協合民主有利的相關條件。關于第一方面,我已經區(qū)分了協合民主的首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其中,首要特征是大聯盟和區(qū)塊自治,這兩者是界定協合民主最為重要的因素。次要特征——當然也很重要——是指比例性和少數派的否決權。關于確立和維系協合民主的有利條件,我在該書中已經作了詳細討論。在后來的論著中,我所作的是更加清楚地列舉了這些條件,我想這使我的觀點變得更明晰了。有利條件主要有九個方面,包括:(1)沒有固定的區(qū)塊性多數,(2)區(qū)塊之間沒有大的社會-經濟差異,(3)區(qū)塊之間的規(guī)模大致相當,(4)區(qū)塊的數量相對少,(5)人口規(guī)模小,(6)促進國內團結的外來威脅,(7)區(qū)塊之間的橫跨性忠誠,(8)區(qū)塊在地理上的集中以及(9)和解與妥協的傳統(tǒng)。我在書中強調的是,這些都是有利條件,而非必要條件。也就是說,當這些條件出現,它們將有助于實現協合民主,但這些條件并不是絕對地必不可少。舉例來說,在發(fā)表于《美國政治學評論》(1996年6月)的一篇論文中,我就認為,印度已顯然成為協合民主的又一例證。雖說印度人口眾多,但這顯然并未妨礙協合主義的基礎和持續(xù)性。
在我的學術生涯中,關于民主政體我一共寫作了四本書,《多元社會中的民主》是這個系列中的第二本。第一本是《和解的政治:荷蘭的多元主義與民主》(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1968),這本書是個案研究,關注的是在荷蘭這樣一個被宗教和意識形態(tài)隔閡深度分化的社會,民主如何成功地應對了各種問題。在《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之后,我接下來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我想將協合民主與多數民主的對比作為一個通用框架,來分析所有的民主政體,而不是分不同的國家來研究民主政府。其二是,我想更為精確地界定和測量協合民主的四個基本特征。在這方面,我主要是就行政機構的權力分享、比例性和少數派的否決權的程度,作操作化和量化的工作。在我關于民主的第三本書《民主政體:21個國家的多數模式政府與共識模式政府》(耶魯大學出版社,1984)中,我最后總結出完全可以量化的八個新特征,這些新特征與協合民主的四個特征明顯相近,但顯然也與協合民主的四個特征不完全相同。我將具備這八個特征的民主稱為“共識民主”!睹裰髡w》一書是對1945-1980年間21個民主政體的系統(tǒng)比較。
第四本也是最后一本關于民主的書,是《民主的模式:36個國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績效》(耶魯大學出版社,1999年;2012年再版)。該書通過以下多種途徑擴展了對民主政體的分析:比較的國家從21個增加到36個;分析截止到1996年(再版的分析則截止到2010年);共識民主和多數民主通過十個變量來界定;以及檢視了不同形式民主的政策后果。
然而,我想強調的是,“共識民主”的定義并未替代“協合民主”的定義,我后面的兩本書也不能替代《多元社會中的民主》。對于深度分化社會的民主穩(wěn)定性,協合主義依然是解釋的鑰匙。
當然,經過這么多年的思考,有一點我的看法發(fā)生了改變。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在耶魯大學讀研究生,當時我認為威斯敏斯特的多數主義模式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民主的最優(yōu)形式,而擁有比例代表制和聯盟內閣等要素的多黨民主是等而下之的。這種對威斯敏斯特模式的推崇,代表了美國政治學界長久以來的牢固傳統(tǒng):英國的兩黨代儀民主制被人們視作民主的理想形態(tài)。在第二個階段,也即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我逐漸強烈地意識到,對宗教和種族分化的社會而言,多數主義民主是危險的。但是我依然相信,于更為同質的國家而言,多數主義民主仍是更好的選擇。這種態(tài)度也體現在《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書中。只有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我才越來越相信,同多數主義民主模式一樣,協合民主模式和共識民主模式都是民主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出色,比如說在政策制定中它們能夠吸收更廣泛的代表和參與。
在提供政策建議方面,政治學家往往顯得非常謹慎——在我看來是過于謹慎了。經驗性的建議將自變量和因變量,或者原因與結果關聯起來。很多后果都可以被描述為理想或不理想。若如此,無論是行為方面的原因,還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從理論上講都是可以改變的。因此,這也就暗含了關于這些原因的更加明確的建議。在我自己關于政府體制、政黨和選舉制度的眾多作品中,關于我的發(fā)現所具有的政策意義,我都已經作了相應的討論。在《多元社會中的民主》一書中,我發(fā)現,分化社會中的民主穩(wěn)定性可以通過協合民主的相關概念來解釋,基于這一經驗事實,我就為那些民主尚未確立或并不成功的分裂國家建議了協合式的方案。讓我非常滿意的是,協合式的解決方案在當今世界已經被廣泛接受。比如,當伊拉克必須創(chuàng)設管理機構時,聯合國的顧問們就非常明確地表示,這個國家需要的是三個主要的宗教-種族群體之間的權力分享,以及這些群體的文化自治。他們并未認真考慮威斯敏斯特式的多數主義體制。
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深度分化的國家,所以協合民主模式依然是有意義的。而且,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是完全同質的;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大體同質的國家,通常也明顯存在種族和宗教上的少數派。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按照我在該書中的界定,中國明顯不是一個“多元社會”,但是她的確存在成規(guī)模的少數民族人口。因此,權力分享和文化自治的元素在維護國內和平方面,具有潛在的參考價值。中國龐大的人口規(guī)模也不應被視作嚴重的阻礙,因為我之前提到的印度,已經證明了協合民主模式對大國和小國都是適用的。
最后,讓我再次對拙著中文譯本的即將面世表示由衷的喜悅。我也想借此機會表達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譯本,以及劉偉博士精湛翻譯的誠摯謝意。
阿倫·利普哈特
阿倫·利普哈特(Arend Lijphart),1936年生于荷蘭,后加入美國籍。1963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98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95-1996年任美國政治學主席,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政治學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