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為“名人家風”叢書的一種,詳細梳理了清代著名的徽商巨富鮑志道生活勤儉,重禮好義,復建古紫陽書院,出資建鮑氏世孝祠,增置祀田,捐資建東河(富資水)水射,修造古虹橋等事跡以及鮑氏家族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從另外一個側面讓人了解到鮑氏家族嚴謹、有序的治家、治學的家風,對今天的和諧的家庭建設以及整個社會道德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書講的是“忠孝仁義”,是我國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卻并非封建糟粕。首先,鑒古知今,指導眼下,何況許多看似“古”的東西仍在或多或少地流傳著,比如強烈的貞節(jié)觀。這也證明了社會文明進步的任務任重道遠。其次,近現(xiàn)代以來社會巨變,傳統(tǒng)倫理綱常被打破,文明道德卻沒有立起來。新秩序、新道德需要我們多方尋求,而傳統(tǒng)文化中的珠玉,也應是我們尋求的方向之一。比如本書中的孝的部分,很值得世風日下的今天學習。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性格。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氣。這樣一種看不見的風尚習慣、摸不著的精神風貌,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
“家風”一詞,最早見于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岳的詩中。與潘岳有“雙璧”之稱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將《詩經》中有目無文的六篇“笙詩”補綴成篇。潘岳為與友人唱和,寫作了《家風詩》。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tǒng)以自勉。
“家風”又稱“門風”,這個詞語在西晉出現(xiàn)并在隨后流行,顯然和“士族”“世族”“勢族”“大族”“世家大族”成為社會上的統(tǒng)治力量有關。無論是以宗族為根基、以武力為特質的地方豪族,還是以官宦為標志、以文化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們政治上累世貴顯,經濟上廣占土地,文化上世傳家學,壟斷了全社會的主要資源。除通過九品中正制和婚姻關系來維護門閥制度之外,他們還自矜門戶、標樹家風,用以抵御皇權和寒人的侵漁。正因為如此,兩晉以后,這個詞語漸次流行。從發(fā)軔之初,“家風”就往往和“門風”互用。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家庭的風氣,將它看作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一個家庭的文化。
傳統(tǒng)作為人類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從過去延傳到現(xiàn)在的事物。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過濾和沉淀,就形成不了傳統(tǒng)。在《論傳統(tǒng)》的作者希爾斯看來,至少要持續(xù)三代人,才能成為傳統(tǒng)。盡管世代本身的長短不一,但無論是信仰還是行動范式要成為傳統(tǒng),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兩次延傳。家風作為特定家庭的傳統(tǒng),是該家庭長時期歷史汰選、傳統(tǒng)沉淀的結果,是一輩又一輩先人生活的結晶。在歷史文獻中,“家風”或與“世德”共舉,或與“世業(yè)”并稱,足見家風有別于時尚,而與“世”即很多年代、好幾輩子緊密關聯(lián)。在時間上持續(xù)的短暫性是時尚的特征,而家風則是歷經延傳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孫后代身上一再出現(xiàn)的東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歷史文獻中提及“家風”一詞,往往蘊含對傳統(tǒng)的繼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墜家風”“世守家風”“克紹家風”“世其家風”及“家風克嗣”等,無不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家風必須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否則,不能稱之為家風。實際上,這只是說者的一種期許、一種渴盼,家風本身并不蘊含這樣的意味。否則,“良好家風”就是毫無意義的同義反復。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間表現(xiàn)出差異性的東西,時時表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樣,家風作為家庭的文化和傳統(tǒng),表現(xiàn)的也是一個家庭的氣質和風習,反映出一個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不同之處。它完全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義。有的家風可能是勤奮儉樸、為人忠厚、待人有禮,也有的家風可能是狡詐刻薄、游蕩為非、跋扈兇橫。如同一所學校、一個班級的風習我們稱之為學風、班風,而學風有好壞之分,班風有高下之別,并不總是值得弘揚一樣,家風同樣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傳家寶。正因為如此,對家風或門風則就既有稱譽,也有貶損。即便是在傳統(tǒng)社會,被視為傳家久、繼世長的,也只有耕讀、忠厚、清廉這樣一些美好的品質。
的確,家風的特征在前現(xiàn)代、在鄉(xiāng)村社會、在大家庭中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格外生動,而在現(xiàn)代城市家庭中卻不那么明顯。但是,只要一個組織存在,就會有這個組織的文化,特別是這個組織如果有歷史的厚重,有傳統(tǒng)的積淀,就更是如此。作為家庭的文化,家風是附麗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會有家風。家風并不必然會因為農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喪失,或者說,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情勢的變化,家風的具體內容肯定會有變化,但家風仍然會存在。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沒有家風,本質上也是一種家風。在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都發(fā)生了革命性變革的當今社會,人們感嘆“家風”的蕩然無存,其實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讀書,自然富貴;不欠債,不健訟,何等安寧”這樣一些古典原則的式微,是指“耕讀兩途,讀可榮身耕可富;勤儉二字,勤能創(chuàng)業(yè)儉能盈”這樣一些傳統(tǒng)內容的淪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詩書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儉傳家”這樣一些舊時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風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風不同于家規(guī)。雖然這兩個詞都與家庭教育相關,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差異。
家規(guī)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規(guī)矩,是家人所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或法度,是父祖長輩為后代子孫所制定的立身處世、居家治生的原則和教條。它是借助尊長的權威,加之于子孫族眾的又一重道德約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訓、家誡、家儀、家教、家法、家約、家矩、家則、家政、家制等名義,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孫、慎婚嫁、務本業(yè)、勵勤奮、尚節(jié)儉等多方面的內容,是行于口頭、針對性強的具體教誡,是見諸家書、目的明確的諄諄訓誨,是載諸家譜、可供諷誦的文本規(guī)條。家規(guī)可以有多種分類,如:根據(jù)其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教誡活動的家規(guī)和文獻形式的家規(guī)兩種;根據(jù)內容,則可以分為針對一人一事、起因明確、內容具體、結果顯豁的非規(guī)范性家規(guī)和針對整個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規(guī)范性家規(guī)。有的家規(guī),著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養(yǎng),教授為人處世要法;有的家規(guī),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義莊、學塾等的管理規(guī)條。但無論如何,相對于家風,家規(guī)一個總的特點是有形的,是可視可見的。
一個家庭的家風有別于這個家庭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是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征。雖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響、沾溉浸濡的意義,但家風是一種不必刻意教誡或傳授,僅僅通過耳濡目染就能獲得的精神氣質,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歷史文獻中的“漸漬家風”,就極為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這一過程。通俗地說,我們可以把家規(guī)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書,而家風則是經由長期教化后的結果。
馬年春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的“家風”系列報道,引起了社會的熱烈反響和高度認同。這一報道對于引導人們自覺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風,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夯實家庭這一社會的堡壘,進而培養(yǎng)全社會的良風美俗,療治現(xiàn)今社會的亂象,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用心,尋根雜志社主編鄭強勝代表大象出版社,約請我主編這套“名人家風叢書”。
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徐梓
2015年1月
陳玲,女,1990年生,湖南婁底人。教育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史研究方向,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成員,現(xiàn)任職于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特殊教育與學前教育系。
第一章 遠古那些事兒 1
第一節(jié).鮑姓有大來頭 2
第二節(jié).心生敬畏的老祖宗 6
第三節(jié).政壇兩兄弟 12
第二章 開啟棠樾的輝煌 19
第一節(jié).從北方到南方 20
第二節(jié).元朝的保衛(wèi)者 27
第三章 孝悌行家有規(guī)矩 35
第一節(jié).舍妻救母終團圓 36
第二節(jié).在外行商不忘父 39
第三節(jié).念老母兄弟爭死 43
第四節(jié).善心定會得善報 48
第四章 每座牌坊都有故事 55
第一節(jié).牌坊的前世今生 56
第二節(jié).父子爭死名遠揚 59
第三節(jié).替母吮瘡孝行記 65
第四節(jié).忠君愛國留青史 68
第五節(jié).繼母更比生母親 76
第六節(jié).千里尋父感動天 79
第七節(jié).守節(jié)廿載把兒養(yǎng) 83
第八節(jié).牌坊群終于完整了 87
第五章 祠堂義田存家規(guī) 105
第一節(jié).從宗祠看孝道 106
第二節(jié).從義田看慈善 130
第六章.后繼有人不孤單 143
第一節(jié).經商卻是為入仕 144
第二節(jié).樂善好施承家風 150
第三節(jié).探舅卻逢母去世 157
第四節(jié).德藝雙馨鮑家兒 161
第五節(jié).不平凡的鮑家女 168
參考文獻 177
元朝的保衛(wèi)者
宋朝開始,鮑氏家族南遷后,與之前有些明顯的差別。南遷以前,家族成員主要以從政為主,且大都活躍在政治激流的主航道上,他們始終貫徹“從政必須為民”的思想,品格上為人耿直,敢于直面社會中的丑陋與黑暗,這可能是由于家教家風的熏陶,以及遺傳因子的影響。南遷新安以后,這個家族更多的是追求“桃花源”式的寧靜、和諧,“耕讀傳家”,“孝悌育人”,開始偏離政治激流的旋渦,生活在總體上就顯得較為平和。
一、齊家是另一種從政
悠悠歲月,不經意間,就到了元朝。鮑氏家族中這一世出現(xiàn)了一位叫鮑魯卿的后代。
鮑魯卿是后文“父子爭死”中鮑壽孫的兒子,他出生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父親鮑壽孫十八歲就是江東解元,有如此父親,鮑魯卿的學問自然不會差。鮑魯卿從小就非常聰敏,傳聞他讀書的時候,一目三行,過目不忘,每天能記下數(shù)千百言;而且他愛好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不涉獵,尤其喜好兵書。
他成長的年代,中國已經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國力空前強盛。在這樣的時代里,鮑魯卿似乎覺得找不到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機會,而且朝堂上也沒有認識的親朋好友可以舉薦他。于是他自我安慰:“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在家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又能將這樣的孝友之心作為管理家族的指導思想,使長幼都能和睦相處。以這種方式來對政治產生影響,這不也是在從政嗎?何必非要人人都去為官從政呢?”
這話出自《論語·為政》篇: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奚其為為政?”
這個事情要追溯到魯定公初年,有人問孔子說:“夫子有那樣的理想抱負,為什么不出世去治理國家呢?”當時的魯國為季氏專權把持朝政,季氏的家臣陽虎為非作歹。一來沒有孔子施展抱負的平臺,二來孔子也不愿與這群烏合之眾為伍,因此他沒有輕易地去謀求官職。但是一般人或許并不知道這其中復雜的緣由?鬃右膊槐匾髦v,所以說出了上述那番話。這雖然是托詞,但是道理完全沒有問題,《大學》中就有先“修身”,再“齊家”,繼而“治國”,最終實現(xiàn)“平天下”之說。
鮑魯卿沒有在朝為官,于是也用孔子的話自比。鮑魯卿心里在想,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些自不用說,這一直是他們鮑家的傳統(tǒng)——就在不久前的南宋朝末年,由于戰(zhàn)爭,官兵抓住了祖父,想逼他交出家里的銀子,祖父不從,正在官兵要殺害祖父的時候,父親卻出現(xiàn)了,于是出現(xiàn)了祖父和父親兩個人爭死以保全對方的壯舉,這讓鮑家慈孝之名遠揚千里。但是,只有這樣的話,對家族的影響不夠,對社會的影響也不夠。∮谑,他想著得先讓家里生活寬裕起來,小有積蓄之后,一方面他可以周濟鄉(xiāng)鄰,宣傳慈孝友愛的理念;另一方面,子孫衣食富足,不用為生計擔憂,可以安心做學問,讀書以致用,貢獻社會,效力于朝廷。這難道不是比起他自己一個人為官當政要強多了嗎?鮑魯卿這么想著,心里樂開了花。
鮑魯卿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飽讀詩書,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意經,雖然他沒有很快就發(fā)大財,但是生意也做得穩(wěn)穩(wěn)當當、風生水起,人們都對他表示佩服。元朝著名的理學家鄭玉也是歙縣人,跟魯卿是多年的朋友。一次,他們照往常一樣,喝著小酒,聊著天,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做生意這件事上。鄭玉對魯卿的生意頭腦非常欽佩,魯卿笑笑,說:“其實也沒什么,我的原則是,用人是最重要的,不要去計較一時的得與失!笔聦嵶C明,他的做法是可取的,雖然一開始投入的成本會多一些,但是后面的盈利更多。
鮑魯卿做生意成功,還在于他有非常獨到的眼光。比如,他能根據(jù)地形、地理位置來判斷一塊農田是肥還是貧,當然這也得益于他平?吹臅,涉獵的知識廣泛,然后能把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有一回,有個人認為自己的田過于貧瘠,不論種什么總是收成不好,于是干脆棄耕不要了。鮑魯卿看到后,便以高價買了回來。家人都十分不解,認為他這是在浪費錢財,誰知魯卿卻說:“你們可不要小看這塊田喲,它處在河流下游,這里會有足夠的河沙沖積,只要耕作得好,必然是一塊大肥田的!焙髞硭扇≥喿鞯姆绞,果然使它變成了一塊良田。
鮑魯卿生財有道,家境越來越富裕,但是他卻依舊像年輕時候那樣嗜書如命。即使家務繁雜,生意再忙,他也不忘記時刻給自己“充電”。每天“聞雞起讀”,只要雞叫聲一響起,鄰居準能聽到隔壁的讀書聲,風雨不誤。飽讀儒家經典的鮑魯卿為人智達,儒家所講究的“中庸之道”他時刻銘記在心。家里的田產一過千畝,他就告誡兒子鮑元康:“咱們家不能再買地了,否則,將會賦稅過重,反而使子孫為之所累。田產一多,白天晚上都疲于應付生意,哪里還能有時間來讀書窮理、修身齊家呢?我做生意的初衷是讓家族子孫沒有衣食之憂,以將心思放在讀書做學問上,而不是要家累千金呀!”
也正是秉著這樣的理念,在家庭“小康”之后,他就說:“吾將效
鴟(chī)夷子皮之為矣!边@個“鴟夷子皮”是誰呢?鴟夷子皮是春秋末期楚國商人范蠡經商時期給自己取的名字!傍|夷子皮”,原意是指牛皮做的酒器,“酒囊皮子”的意思。范蠡用這個來做自己的名字,看似粗俗,實則大智大慧。因為“鴟夷子皮”在用的時候可以盡情盛酒,容量很大,而不用的時候輕輕一疊,就可收入囊中,不為人所知,這蘊含著能屈能伸、包羅萬象、吞吐天地之意。
范蠡本是楚國人,他出身于貧寒之家,但是博學多才,因為對當時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的楚國不滿,于是和好友文種一起投奔越國。后來他和文種一起輔佐越王,幫助越王消滅吳國。滅吳后,范蠡不顧越王的極力挽留,功成身退。他還告誡文種一起隱退,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但是文種不聽,后來果然被勾踐賜死。
而范蠡從此化身商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駕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其間經商三次成為巨富,然后卻將家財散盡。他自號“陶朱公”,被后世很多生意人奉為“財神爺”。
鮑魯卿對范蠡恬淡睿智的生活態(tài)度十分欣賞,中年以后,他徹底放棄政治追求,經商理財,享受生活。他依舊愛和老友鄭玉喝酒聊天,縱論天下形勢,品思古今治亂。每每鮑魯卿都口若懸河,自三皇五帝說到有元一朝,侃侃而談、切中肯綮(qìnɡ)。鄭玉對他的博聞強識和高瞻遠矚發(fā)自內心地嘆服:“如果你進入了政界,那你所貢獻的力量一定是非比尋常的。”似乎他都在為鮑魯卿沒有從政而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