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是一部對社會觀察極其深刻的書,對歷史上的變革和群體暴力進行了仔細分析和歸納,《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從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征這三個方面對“烏合之眾”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對群體的特征、觀念、影響群體意見和信念的因素和手法、及不同社會群體的特征分別進行說明,加之豐富的歷史事實佐證,揭示了群眾的心理以及領(lǐng)導(dǎo)者奴役群體的秘密。
如果你只需要在社會秩序中游走的“小聰明”,《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可以給你;如果你還需要知曉心性、通曉智慧的“大聰明”,《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也可以給你。
《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注定會讓你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深刻、更加洞悉世情萬象。從精神層面而言,《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令我們反思人生,拋開欲望的束縛,靜下心來思索人生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擺脫被領(lǐng)導(dǎo)者操縱和被欲望奴役的命運;從社會層面而言,它有助于領(lǐng)導(dǎo)者控制群眾心理,反之也可以啟發(fā)公眾的智慧,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閱讀此書將賦予讀者在社會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們更獨立、更清醒、更有擔當和氣概,從而擁有獨立的主張、至善的觀念、以及大愛的靈魂;從文化層面來講,我們身邊的眾多人,比書中所描繪的“烏合之眾”更加糟糕,唯有喚醒人們的靈魂才可以啟發(fā)民智,從而發(fā)掘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智慧,勒龐的《烏合之眾:群體暴力與大革命(插圖版)》,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自己的心性,并且按照心性的指引去行動,使得產(chǎn)生“烏合之眾”的一切心理基礎(chǔ)和根源土崩瓦解。
序言
“烏合之眾”的深思
邵雨
這是一個清冷的午后,光影一點一點的拉長,黃昏很快就會來到。終于,我校完了本書的譯文。然而,心情卻并沒有絲毫的輕松,反而因為更多的思考而有了更深的憂心……
時光回溯六年前的那個秋天。那時,我創(chuàng)業(yè)受挫,借居在陶林兄不足十平米的宿舍中,重新沉思人生選擇的道路。在一片茫然與百無聊賴之間,我開始瘋狂的閱讀,而這部《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便是其中的一本。說實在的,當時,也正是這部書對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那種沖擊是革命性的,使得我對社會問題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而不再是以往的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梢哉f其后,我在寫作《決勝未來——永續(xù)發(fā)展的領(lǐng)導(dǎo)力模型》等一系列管理學論著中,曾化用其中的一些觀念。正因如此,我當即把此書推薦給了陶林。
六年,對于歷史的長河來說,只是一瞬,而對于我們的人生而言,卻是一個并不短暫的光陰。這六年里,我們?nèi)及l(fā)生了太多的變化。陶林兄成長為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作家與思想者,在致力于東西文化的傳播與融合;而我則卻自己熟悉的管理學暫時擱置,轉(zhuǎn)而投身到傳統(tǒng)文化之中,以期在其間能找到重構(gòu)民族精神的新可能性。當然,我們的友誼并沒有因此愈行愈遠。相反,卻因為共有的目標而越走越近。于是,本書的譯寫,便成了我無法拒絕的工作。
當陶林兄來電邀請我擔綱重譯本書時,我有些惶恐。雖然幾年前一直準備出國問學,也曾在外文上狠下過一些功夫,但近些年,我治學重心轉(zhuǎn)向了國學,外文生疏了很多。既然如此,何以擔任此一翻譯工作?然而,陶林誠摯邀請,令我難以拒絕?紤]再三,我決定邀請我的學生李雋文女士擔任主譯,然后由我作適當?shù)男εc修正的工作。李雋文女士長期從事英文教育工作,英文功底深厚。隨我一起研習儒家文化,有著獨立的思想和主張,由她來擔任主譯工作,我很放心,不愧友人之托。
十月底,李雋文女士將譯稿帶至我處,我便開始了校對工作。然而,其時,我一直潛心于佛學的研究工作。十二月初,又前往黃河之畔尋根問祖,體驗中華文化的起源,以致于短短八萬多字的校對工作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耗時之長,頗愧對陶林兄的期待,更是愧對雋文女士的辛勤工作。
事實上,李雋文女士的譯稿非常扎實,嚴格采取了直譯的方式,文辭極其理性,并且準確、清晰、直白,不會引發(fā)讀者的誤解,更不會產(chǎn)生因翻譯而導(dǎo)致的誤讀。我的校對只是對一些細微的措辭進行了修正,以及進行一些語法的梳理。然而,這一次的審稿與校隊,所帶給我的反思遠遠超出六年前的秋天;蛟S,這是因寒冷的冬天更加適合于思索。尤其,是作者在全書的結(jié)束時,指出我們身處于一個“民族存亡的關(guān)頭”,更是令我有著揪心般的痛楚感。這種憂心的感覺,與我兩年前讀到日本管理學家(現(xiàn)在更像是社會學家)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會》時是一樣的。事實上,這兩本書完全可以對應(yīng)著閱讀。
確實,我們正處于中華歷史轉(zhuǎn)折重大的關(guān)頭。在此,我所說的絕非民族的表象,而是民族的根本——文化和靈魂。而且,我們的大多數(shù)國人在這一關(guān)頭,表現(xiàn)得束手無策和隨波逐流。正因如此,我在始祖山頂以無比的悲憤敲響了軒轅鼓,用以自醒,并喚醒眾人,力圖獨自尋找一條重樹中華民族的精神的道路,找回我們遺失的靈魂,而非淪落為只知道迎合的“烏合之眾”。
事實上,我們身邊的眾多人,比書中所描述的“烏合之眾”更為糟糕,他們完全被欲望所支配,從未曾靜下心來思索過人生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更未曾想到過作為一名中國人,應(yīng)該擔負起何樣的職責。直接了當?shù)恼f,我們的身邊有著一群遠遠不及“烏合之眾”的人,很多人沒有獨立性、自主性,沒有擔當,沒有精神,沒有氣概,更沒有靈魂可言,我實在不知道由這樣一類人所構(gòu)成的民族到底能夠延續(xù)多久!
當然,我清晰的知道埋怨和痛心疾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要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唯一的辦法便是喚醒人們的心靈,這一點,無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儒、道文化,還是外來的佛學,全都如此認為。事實上,除此之外,我們也確實無法尋找到更為妥當?shù)霓k法。而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做的。
本書的原作者、法國心理學家勒龐,無疑是一位深刻的社會觀察家,對問題的歸納和總結(jié)都是一針見血?墒,他只是提出了問題,卻并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蛟S可以說,單純運用西方的智慧,根本無法解決這一問題。所以說,這就需要我們偉大的傳統(tǒng)文化來解決,為什么?因為要解決“烏合之眾”的問題,首先必須承認個體的獨立性,而且不是承認個體肉體的獨立性,因為個體的肉體攜帶著私欲,一旦這種私欲被釋放出來,世界將變得異常糟糕,事實上,西方文明中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已經(jīng)為我們上演了無數(shù)的悲劇。而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個體的獨立性,是建立在心性的基礎(chǔ)上的,一個人只要真的明白了自己的心性,并且按照心性的指引去行為,那他至少也會是一名合格的君子,也就必然會有著獨立的主張、至善的觀念、以及大愛的靈魂,如此一來,產(chǎn)生“烏合之眾”的一切心理基礎(chǔ)和根源都將土崩瓦解。當然,這需要付出甚多的努力和心血。
我并沒有這樣一個企圖,要在這篇短短的序文中,全部解決“烏合之眾”的問題,僅僅是指出一個非常草率的乃至模糊不清的方向。作為一個在社會中生活的人,我們誰也避免不了要行走,被社會的潮流所沖擊。既如此,就應(yīng)該為自己找到一個方向,努力走過去,解決迎面而來的問題,而毋庸多想這個方向的最終究竟是如何!
是為序。
2013年仲冬,于傳心樓
勒龐,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有“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里”之稱。1866年,他在巴黎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之后,游歷了歐洲、北非和亞洲,寫了數(shù)本有關(guān)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著作。1884年,他開始研究群眾心理學,闡發(fā)了強調(diào)民族特點與種族優(yōu)越性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他的研究涉及三個領(lǐng)域:人類學、自然科學和社會心理學。他在作品中預(yù)見了二十世紀所有的心理學和政治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