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中醫(yī)證治》:
方解:本方因感受寒邪,寒凝血脈,筋脈不通,發(fā)為疼痛又兼腎陽虛之癥狀。方中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之功,臨床常用于治療血虛諸證。當歸味辛,性溫,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而除痹痛之功。沙菀子味甘,性溫,功能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常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白濁帶下、小便余瀝、眩暈目昏。北細辛味辛,性溫,人肺、腎經,功能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常用于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等。桂枝味辛甘,性溫,人心、肺、膀胱經,具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行水濕痰飲之功,臨床常用于風寒感冒,寒凝血滯諸痛等證。白術味苦甘,性溫,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等。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
當歸補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滯止痛而除痹痛之功。桂枝溫通筋脈、助陽化氣。二藥合用,活血化瘀之力大增。細辛味辛升散,能散寒止痛,合桂枝發(fā)汗解肌,溫通筋脈之功,二藥共奏散寒止痛之功。沙菀子性溫能溫腎助陽,桂枝溫陽化氣,二藥共奏溫腎助陽止瀉之功。白術甘溫苦燥,善于補脾氣,燥化水濕,為補脾要藥,除風痹之品。茯苓味甘淡,健脾利水勝濕,二藥合用加強健脾勝濕之功。諸藥合用共奏活血止痛、溫腎健脾之效。
(2)方名:茯苓湯。
出處:《邁種蒼生司命》。
組成:赤茯苓、桑白皮、防風、官桂、川芎、白芍、麻黃(去節(jié))。
服法:水煎服。
功用:利濕通絡,散寒止痛。
主治:痛痹。
方解:本方外因系嚴冬涉水、步履冰雪、久居寒濕之地等,導致風、寒、濕邪以寒邪為主侵入機體有關;內因則主要與臟腑陰陽失調,正氣不足有關。其病機是在正氣虛弱的前提下,風、寒、濕邪以寒邪為主侵襲,閉阻于經絡、肌肉、關節(jié),氣血運行不暢而發(fā)痛痹。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行水利濕熱。桑白皮味甘,性寒,功能利水消腫。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功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麻黃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之功,臨床常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風水水腫、風寒痹證等。赤茯苓、桑白皮都有利水勝濕功效,兩者合用,效力更著,佐以麻黃的散寒發(fā)汗,加強利水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效。肉桂味辛甘,性大熱,功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川芎性溫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效,肉桂性熱可散寒止痛、活血通經,兩者合用有散寒止痛之功效。防風質松而潤,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主要用于風濕痹痛,肢節(jié)疼痛,筋脈攣急者。白芍味苦酸,性涼,功能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常用于治療血虛導致的月經不調,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對血虛引起的諸痛有很好的治療療效。二藥合伍,相輔相成,共奏養(yǎng)血柔肝、舒筋止痛之功。
。3)方名:舒筋湯。
出處:《外科理例》。
組成:羌活、甘草、赤芍、白術、當歸、姜黃、海桐皮。
服法:水煎服,熟磨沉香少許溫服,凡腰以上痛,食后服;腰之以下痛,食前服。
功用:行氣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臂痛,筋攣不能屈伸,遇寒則劇。
方解:本方治風寒濕之臂痛,筋攣不能屈伸。方中羌活味辛苦,性溫,能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jié)酸痛,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jié)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用!度杖A子本草》提到羌活可治一切風并氣,筋骨拳攣,四肢贏劣,頭旋眼目赤痛及伏梁水氣,五勞七傷,虛損冷氣,骨節(jié)酸痛,通利五臟。《品匯精要》認為羌活主遍身百節(jié)疼痛,肌表八風賊邪,除新舊風濕,排腐肉疽瘡。赤芍味苦,微寒,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白術苦甘,性溫,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夺t(yī)學啟源》記載其可:“除濕益燥,和中益氣……”。當歸味甘辛,性溫,功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風濕痹痛等。片姜黃味辛苦,性溫,歸脾、肝經,功能為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主治胸脅刺痛、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海桐皮味苦辛,性平,人肝、脾經,能祛風濕,通經絡,主治風濕痹痛。甘草味甘,性平,歸十二經,可補脾益氣、緩急解毒、調和百藥。
羌活、海桐皮祛風濕止痛,二藥合用共奏祛風勝濕之功,通經而止痛,佐以白術可加強祛濕之功效。當歸、片姜黃性味辛溫而通,二藥合用可活血行氣而止痛,佐以赤芍可加強活血散瘀之功效。羌活氣味雄烈,善行氣分,祛肌表風、寒、濕邪而通郁痹之陽。當歸甘潤補益,辛散溫通,活血通脈而除痹痛。二藥合用,辛散助活血止痛,共奏通暢血脈、散寒止痛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