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陳忠實的作品集,收錄他的中篇4篇,包括《康家小院》、《地窖》、《藍袍先生》、《四妹子》、短篇20篇,包括《霞光燦爛的早晨》、《作家和他的弟弟》、《貓與鼠,也纏綿》、《一個人的生命體驗》、《李十三推磨》等。
附記
約略記得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我在周六從學;丶胰ケ诚乱恢艿母杉Z,路上的男男女女老人小孩紛紛涌動,有的手里提著一只小木凳,有的用手帕包著饅頭,說是要到馬家村去看電影。這部電影是把秦腔第一次搬上銀幕的《火焰駒》,十村八寨都興奮起來。太陽尚未落山,臨近村莊的人已按捺不住,挎著凳子提著干糧去搶占前排位置了。我回到家匆匆吃了飯,便和同村伙伴結(jié)伙趕去看電影了。“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火焰駒固然神奇,而那個不嫌貧愛富因而也不背信棄義更死心不改與落難公子婚約的黃桂英,記憶深處至今還留著舞臺上那副顧盼動人的模樣。這個黃桂英不單給鄉(xiāng)村那些窮娃晝思夜夢的美好期盼,城市里的年輕人何嘗不是同一心理向往。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我才弄清楚,《火焰駒》的原始作者名叫李十三。
李十三,本名李芳桂,渭南縣藺店鄉(xiāng)人。他出生的那個村子叫李十三村。據(jù)說唐代把渭北地區(qū)凡李姓氏族聚居的村子,以數(shù)字編序排列命名,類似北京的八條、十條或十二條。李芳桂念書苦讀一門心思為著科舉高中,一路苦苦趕考直到五十二歲,才弄到個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的“候補”空額,突然于失望之后反倒靈醒了,便不想再跑那條路了。這當兒皮影戲在渭北興起正演得紅火,卻苦于找不到好戲本,皮影班社的頭兒便把眼睛瞅住這個文墨深不知底的人。架不住幾個皮影班頭的慫恿哄抬,李十三答應(yīng)“試火一下”,即文人們常說的試筆。這樣,李十三的第一部戲劇處女作《 春秋配 》就“試火”出來了。且不說這本戲當年如何以皮影演出走紅渭北,近二百年來已被改編為秦腔、京劇、川劇、豫劇、晉劇、漢劇、湘劇、滇劇和河北梆子等。這一筆“試火”得真是了得!大約自此時起,李十三這個他出生并生活的村子名稱成了他的名字。李芳桂的名字以往只出現(xiàn)或者只應(yīng)用在各級科舉的考卷和公布榜上,民間卻以李十三取而代之。民間對“李芳桂”的廢棄,正應(yīng)合著他人生另一條道路的開始——編戲。
李十三生于一七四八年,距今二百六十年了。我專意打問了劇作家陳彥,證實李十三確鑿是陜西地方戲劇碗碗腔秦腔劇本的第一位劇作家,而且是批量生產(chǎn)。自五十二歲擯棄仕途試筆寫戲,到六十二歲被嘉慶爺通緝嚇死或氣死(民間一說嚇死一說氣死,還有說氣嚇致死)的十年間,寫出了八部本戲和兩部小折子戲,通稱十大本:《春秋配》、《白玉鈿》、《火焰駒》、《萬福蓮》、《如意簪》、《香蓮口》、《紫霞宮》、《玉燕釵》,《四岔》和《鋤谷》是折子戲。這些戲本中的許多劇目,隨后幾乎被中國各大地方劇種都改編演出過,經(jīng)近二百年而不衰。我很自然地發(fā)生猜想,中國南北各地差異很大的方言,唱著說著這位老陜的劇詞會是怎樣一番妙趣。不會說普通話更沒聽過南方各路口音的李十三,如若坐在湘劇京劇劇場里觀賞他的某一本戲的演出,當會增聚起抵御嘉慶爺捉拿的幾分膽量和氣度吧,起碼會對他點燈熬油和推磨之辛勞,添一分欣慰吧!
然而,李十三肯定不會料到,在他被嘉慶爺氣嚇得磨道噴吐鮮血,直到把血吐盡在渭北高原的黃土路上氣絕而亡之后的大約一百五十年,一位秦腔劇作家把他的《萬福蓮》改編為《女巡按》,大獲好評更熱演不衰。北京有一位赫赫盛名的劇作家田漢,接著把《女巡按》改編為京劇《謝瑤環(huán)》,也引起不小轟動。剛轟動了一下還沒轟得太熱,《謝瑤環(huán)》被批判,批判文章幾成鋪天蓋地之勢?磥硖餄h膽子大點兒氣度也寬,沒有吐血。
一切都已成為過去。過去了的事就成歷史了。
我從劇作家陳彥的文章中獲得李十三推磨這個細節(jié)時,竟毛躁得難以成夜眠。在幾種思緒里只有一點純屬自我的得意,即我曾經(jīng)說過寫作這活兒,不在乎寫作者吃的是饃還是面包,睡的是席夢思還是土炕,屋墻上掛的是字畫還是鋤頭,關(guān)鍵在于那根神經(jīng)對文字敏感的程度。我從李十三這位鄉(xiāng)黨在磨道里推磨的細節(jié)上又一次獲得確信,是那根對文字尤為敏感的神經(jīng),驅(qū)使著李十三點燈熬油自我陶醉在戲劇創(chuàng)作的無與倫比的巨大快活之中,喝一碗米粥吃一碗黏(干)面或湯面就知足了。即使落魄到為吃一碗面需得啟動六十二歲的老胳膊硬腿去推石磨的地步,仍然是得意忘情地陶醉在磨道里,全是那根雖然年事已高依然保持著對文字敏感的神經(jīng),鬧得他手里那支毛筆無論如何也停歇不下來。磨完麥子撂下推磨的木杠,又鉆進那間擺置著一張方桌一把椅子一條板凳的屋子,掂起筆桿揭開硯臺蘸墨吟誦戲詞了……惟一的實惠是田舍娃捐贈的二斗小麥。
同樣是這根對文字太過敏感的神經(jīng),卻招架不住嘉慶爺?shù)暮谏纺,竟然一嚇一氣就繃斷了,那支毛筆才徹底地閑置下來。我就想把他寫進我的文字里。
2007年5月9日 二府莊
陳忠實,男,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栋茁乖肥瞧涑擅鳎渌碜饔卸唐≌f集《鄉(xiāng)村》、《到老白楊樹背后去》,以及文論集《創(chuàng)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接通地脈》等。 1997年獲茅盾文學獎,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已發(fā)行逾160萬冊,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醫(yī)院去世
中篇
康家小院
藍袍先生
四妹子
地窖
短篇
信任
豬的喜劇
尤代表軼事
蠶兒
霞光燦爛的早晨
馬羅大叔
失重
橋
到老白楊樹背后去
山洪
轱轆子客
害羞
口子
作家和他的弟弟
臘月的故事
貓與鼠,也纏綿
關(guān)于沙娜
娃的心娃的膽
一個人的生命體驗
李十三推磨
康家小院
一
沒有女人的家,空氣似乎都是靜止的。
康田生三十歲死了女人,把那個在他家小廈屋里出出進進了五年、已經(jīng)和簡陋破爛的莊稼院融為一體的苦命人送進黃土,康田生覺得在這個雖然窮困卻無比溫暖的小院里,一天也呆不下去了。他抱起親愛的亡妻留給他的兩歲的獨生兒子勤娃,用粗糙的手掌抹一抹兒子頭頂上的毛蓋頭發(fā),出了門,沿著村子后面坡嶺上的小路走上去了。他走進老丈人家的院子,把勤娃塞到表嫂懷里,鼓勁打破蒙結(jié)在喉頭的又硬又澀的障礙:
“權(quán)當是你的……”
勤娃大哭大鬧,掄胳膊蹬腿,要從舅媽的懷里掙脫出來。他趕緊轉(zhuǎn)過身,出了門,梗著脖子沒有回頭;再看一眼,他可能就走不了了。
走出丈人家所居住的腰嶺村,下了一道塄坎,他雙手撐住一棵合抱粗的杏樹的黑色樹干,“嗚”地一聲哭了。
只哭了一聲,康田生就咬住了嘴唇,猛然爆發(fā)的那一聲撕心裂肺的中年男人的粗壯的聲音,戛然而止。他沒有哭下去,迅即離開大杏樹,抹去眼眶里的淚水,使勁咳嗽兩聲,沿著上嶺來的那條小路走下去了。
三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教給他忍耐,教給他倔犟,獨獨沒有教會他哭泣。小時候,餓了時哭,父親用耳光給他止饑。和人家娃娃玩惱了,他占了便宜,父親抽他耳光;他吃了虧,父親照樣抽他的耳光。他不會哭了,沒有哭泣這個人類男女皆存的強烈的感情動作了。即使國民黨河口聯(lián)保所的柳木棍打斷了兩根,他的褲子和皮肉粘在一起,牙齒把嘴唇咬得血流到脖子里,可眼窩里始終不滲一滴眼淚。
下河灣里康家村的西頭,在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地擁擠著的莊稼院中間,夾著康田生兩間破舊的小廈房,后墻高,檐墻低,陡坡似的房頂上,摻接得稀疏的瓦片,在陰雨季節(jié)常常漏水。他和他的相依為命的妻子,夜里光著身子,把勤娃從炕的這一頭挪到那一頭,避免潮濕……現(xiàn)在,妻子已經(jīng)躺在南坡下的黃土里頭了,勤娃送到表兄嫂家去了,殘破低矮的土圍墻里的小院,空氣似乎都凝結(jié)了,靜止了,他踏進院子的腳步聲居然在后院圍墻上發(fā)出嗡嗡的回音。灶是冷的,鍋是冰的,搟面杖依舊架在案板上方的木上……妻子頭上頂著自己織成的棉線巾( 防止燒鍋的柴灰落到烏黑的頭發(fā)里 ),拉著風箱,鍋蓋的邊沿有白色的水汽冒出來。他摟著兒子,蹲在灶鍋前,裝滿一鍋旱煙。妻子從灶門里點燃一根柴枝,笑著遞到他手上時,勤娃卻一把奪走了,逞能地把冒著煙火的柴枝按到爸爸的煙鍋上,他吸著了,生煙葉子又苦又辣的氣味嗆得勤娃咳嗽起來,竟然哭了,惱了。他把一口煙又噴到妻子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的臉上,嗆得妻子也咳嗽,流淚,逗得勤娃又笑了……一條長凳,一張方桌,靠墻放著;兩條綴著補丁的粗布被子,疊摞在炕頭的葦席上,一切他和妻子共同使用過的家具和什物,此刻都映現(xiàn)著她憂郁而溫存的眼睛。
連著抽完兩袋旱煙,康田生站起來,勒緊腰里的藍布帶子,把煙袋別在后腰,從墻角提起打土坯的木把青石夯,扛上肩膀,再把木模掛到夯把上,走出廈屋,鎖上門,走過小院,扣上木柵欄式的院墻門上的鐵絲扣子,頭也不回地走出康家村了。
第二天清晨,當熹微的晨光把坡嶺、河川照亮的時光,康田生已經(jīng)在一個陌生的村莊旁首的土壕里,提著青石夯,砸出輕重有致、節(jié)奏明快的響聲了。
三十歲,這是莊稼漢子的什么年歲啊!康田生丟剝了長衫,只穿一件汗褂,膀闊腰粗,胳膊上栗紅色的肌肉閃閃發(fā)光。他掄著幾十斤重的石夯,捶擊著裝滿木模的黃土,噼里啪啦,一串響聲停歇,他輕輕端起一頁光潔平整的土坯,扭著犍牛一樣強壯的身體,把土坯壘到一起,返回身來,給手心噴上唾液,又提起石夯,捶啊捶起來……
他要續(xù)娶。沒有女人的小院里的日月,怎么往下過呢!他才三十歲。三十歲的莊稼漢子,怕什么苦吃不得嗎?
十四五年過去了,康田生終于沒有續(xù)上弦。
他在小河兩岸和南塬北嶺的所有村莊里都承攬過打土坯的活計,從這家那家農(nóng)戶的男主人或女當家的手里,接過一枚一枚銅元或麻錢,又整串整串地把這些麻錢和銅元送交給聯(lián)保所的官人手里,自己也搞不清哪一回繳的是壯丁捐,哪一回又繳的是軍馬草料款了。
他早出晚歸,仍然忙于打土坯掙錢,又迫于給聯(lián)保所繳款,十四五年竟然糊里糊涂地過去了。人老雖未太老,背駝亦未駝得太厲害。而變化最大的是,勤娃已經(jīng)長得和他一般高了,只是沒有他那么粗,那么壯。他已經(jīng)不耐煩用小碗頻頻到鍋里去舀飯,換上一只大人常用的粗瓷大碗了;也不知什么時候?qū)W的,勤娃已經(jīng)會打土坯了。
康田生瞧著和自己齊肩并頭的勤娃,頓然悟覺到:應(yīng)該給兒子訂媳婦了呢!
二
勤娃在舅家,舅舅把他送給村里學堂的老先生。老先生一頓板子,打得他把好容易認得的那幾個字全飛走了。他不上學,舅舅和舅母哄他,不行;拖他,去了又跑了;即使不得不動用繩索捆拿,他一得空還是逃走了。
“生就的莊稼坯子!”聽完表兄表嫂的敘述,康田生嘆一口氣,“真難為你們了!
勤娃開始跟父親做莊稼活兒。兩三畝薄沙地,本來就不夠年富力強的父親干,農(nóng)忙一過,他閑下來。他學木匠,記不住房梁屋架換算的尺碼。似乎不是由他選擇職業(yè),而是職業(yè)選擇他,他學會打土坯,卻是順手的事。
在鄉(xiāng)村七十二行手藝人當中,打土坯是頂粗笨的人干的了,雖不能說沒有一點技術(shù),卻主要是靠賣力氣。勤娃用父親的那副光滑的柿樹木質(zhì)的模子,打了一摞( 五百數(shù) )土坯,壘了茅房和豬圈,又連著打了幾摞,把自家被風雨剝蝕得殘破的圍墻推倒重壘了。這樣,勤娃打土坯出師了。
活路多的時候,父子倆一人一把石夯,一副木模,出門做活兒;盥飞俚臅r候,勤娃就讓父親留在屋里歇著,自己獨個去了。
他的土坯打得好。方圓十里,人家一聽說是老土坯客的兒子,就完全信賴地把他引到土壕里去了。
這一天,勤娃在吳莊給吳三家打完一摞土坯,農(nóng)歷四月的太陽剛下源坡。他半后晌吃了晚飯,接過吳三遞給他的一串麻錢,裝進腰里,背起石夯和木模,告辭了。剛走出大門,吳三的女人迎面走來,一臉黑風煞氣:“土坯摞子倒咧!”
“。俊眳侨D時瞪起眼睛,扯住他的夯把兒,“我把錢白花了,飯給你白吃了?你甭走!”
“認自個兒倒霉去!”勤娃甩開吳三拉拉扯扯的手說。按鄉(xiāng)間雖不成文卻成習律的規(guī)矩,一摞土坯打成,只要打土坯的人走出土壕,摞子倒了,工錢也得照付。勤娃今天給吳三家打這土坯時,就發(fā)覺土泡得太軟了,后來想到四月天氣熱,土坯硬得快,也就不介意。初聽到吳三婆娘報告這個倒霉事的時光,他咂了一下嘴,覺得心里不好受?僧斔灰妳侨兡槺犙鄄徽J人的時候,他也來了硬的,“土坯不是倒在我的木模上……”
吳三和他婆娘交口罵起來。圍觀的吳莊的男女,把他推走了。罵歸罵,心里不好受歸不好受,鄉(xiāng)規(guī)民約卻是無法違背的。他回家了。
“狗東西不講理!”勤娃坐在小廈屋的木凳上,給坐在門檻上的父親敘述今天發(fā)生的事件,“他要是跟我好說,咱給他再打一摞,不要工錢!哼!他胡說亂道,我才不吃他那一套潑賴!”
康田生聽完,沒有吭聲,接過兒子交到他手里來的給吳三打土坯掙下的麻錢,在手里攥著,半晌,才站起身,裝到那只長方形的木匣里,那是亡妻娘家陪送的梳妝盒兒。他沒有說話,躺下睡了。
勤娃也躺下睡了。父親似乎就是那么個人,任你說什么,他不大開口。高興了,笑一笑;生氣了,咳一聲。今天他既沒笑,也沒嘆息,他就是那樣。
勤娃聽到父親的叫聲,睜開眼,天黑著,豆油燈光里,父親已經(jīng)把石夯扛到肩膀上了。他慌忙爬起,穿好衣褲,就去撈自己的那一套工具,大概父親應(yīng)承下遠處什么村莊里的活兒了。
“你甭拿家具了!备赣H說,“你提夯,我供土!
說罷,父親扛著石夯出了門,勤娃跟在后頭,鎖上了門板。村莊里悄悄靜靜,一鉤彎鐮似的月牙懸浮在西塬上空,河灘里蛙聲一片。
“爸,去哪個村?”
“你甭問,跟我走!
勤娃就不再說話,馬家村過了,西堡,朱家寨……天麻明,走進吳莊村巷了。父親仍不停步,也不回頭,從吳莊的大十字拐過去,站立在吳三門口了。勤娃一愣,正要給爸爸發(fā)火,吳三從門里走出來。
“老三,還在那個土壕打土坯嗎?”
吳三一愣,沒好氣地說:“我還打呀?”
“你只說準,還是那個土壕不是?”
“我另尋下土坯匠了。”
勤娃早已忍耐不。 這樣卑微下賤 ),他忽地轉(zhuǎn)過身,走了。剛走開幾步,膀子上的衣服被急急趕上前來的爸爸揪住了。一句話沒說,父子倆來到勤娃昨日打土坯的大土壕。
“提夯!”康田生給木模里裝飽了土,命令說。
勤娃大聲唉嘆著,提起石夯,跳到打土坯的青石臺板上。剛剛從夜晚沉寂中蘇醒過來的鄉(xiāng)村田野上,響起了有節(jié)奏的青石夯捶擊土坯的聲音。
太陽從東塬頂上冒出來,勤娃口渴難忍。往昔里,太陽冒紅時光,主人就會把茶水和又酥又軟的發(fā)面鍋盔送到土壕來。今日算干的什么窩囊事。
鄉(xiāng)村人吃早飯的時光到了,土壕外邊的土路上,踽踽走過從塬坡和河川勞動歸來的莊稼漢,進入樹陰濃密的吳莊村里去了。爺兒倆停住手,爸爸從口袋里取出自帶的干饃,啃起來。勤娃嗓子眼里又干又澀,看看已經(jīng)風干的黑面饃饃,動也沒動,把頭擰到一邊,躲避著父親的眼光,他怕看見爸爸那一雙可憐的眼光。他第一次強烈感到了出笨力者的屈辱和下賤,憎恨甘作下賤行為的父親了。
農(nóng)歷四月相當炎熱的太陽,沿著塬塄的平頂,從東朝西運行,挨著西塬坡頂?shù)臅r光,五百數(shù)目為一摞的土坯整整齊齊壘在昨日倒坍掉的那一堆殘跡旁邊。父子倆收拾工具和脫掉扔在地上的衣衫,走出土壕了。
“給老三說,把土坯苫住,當心今黑有雨!备赣H在村口給一位老漢捎話,“我看今晚有雨哩,你看西河口那一層云臺……”
“走走走走走!”勤娃走出老遠,粗暴地呵斥父親,“操那么些閑心做啥?”
勤娃回到家,一進門,摜下家具,就蹲在灶鍋下,點燃了麥草,濕柴嗆得鼻涕眼淚交流,風箱板甩打得噼啪亂響。他又餓又渴,虛火中燒。父親沒有吭聲,默默地在案板上動手和面。要是父親開口,他準備吵!這樣窩窩囊囊活人,他受不了。
“康大哥!”
一聲呼叫,門里探進一顆腦袋,勤娃回頭一看,卻是吳三,他一扭頭,理也不理,照舊拉著風箱。父親迎上前去了。
“康大哥!實在……唉!實在是……”吳三和父親在桌前坐下來,“我今日沒在屋,到親戚家去了。回來才聽說,你又打下一摞……”
“沒啥……嘿嘿嘿……”父親顯然并不為吳三溢于言表的神色所動情,淡淡地應(yīng)和著,“沒啥!
“你爺兒倆餓了一天,干渴了一天!”吳三越說越激動,“我跟娃他媽一說,就趕緊來看你。我要是不來,俺吳莊人都要罵我不通人性了!
“噢噢噢……嗬嗬……”康田生似乎也動了情,“咱莊稼人,打一摞土坯也不容易,花錢……咱掙了人的麻錢,吃了人的熟食,給人打一堆爛貨,咱心里也不安寧哩!”
“不說了,不說了!眳侨D(zhuǎn)過臉,“勤娃兄弟,你也甭記恨……老哥我一時失言……”
怪得很,窩聚在心胸里一整天的那些惡氣和憤怨,一下子全都消失了,勤娃瞟一眼滿臉憨笑著的吳三,不好意思地笑笑,表示自己也有過失。他低頭燒鍋,看來吳三是個急性子的熱心人,好莊稼人!他把爸爸稱老哥,把自己稱兄弟,安頓的啥班輩兒嘛!反正,他是把自己往低處按。
“這是兩把掛面,這是工錢!眳侨穆曇。
“使不得!使不得!”父親慌忙壓住吳三的手。
“你爺兒倆一天沒吃沒喝……”
“不怎不怎……”
勤娃再也沉默不住,從灶鍋間跳起來,幫著父親壓住吳三的手:“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