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純真之眼”》是著名評論家何英所著,收入“剜爛蘋果�6�1銳批評文叢”。
全書分為“我們·當代文學綜論”“她們·女作家作品論”和“他們·男作家作品論”三部分。
“我們·當代文學綜論”對當代文壇的不良現(xiàn)象進行剖析和抨擊,對當下散文寫作的態(tài)度、新疆小說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存在的問題都給出了自己的深刻分析。
“她們·女作家作品論”從時間的分軸線上,對不同時期背景下的才女和女性作家進行解讀。
“他們·男作家作品論”對當代文壇大腕的代表作品以及寫作特點進行點評。
從客觀的角度進行評論,回歸作品本身,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講述真實的觀點。
★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爛蘋果�6�1銳批評文叢”,集中展示敢說真話、有力量、有風骨、敢于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
★ 首批推出李建軍、洪治綱、陳沖、劉川鄂、楊光祖、牛學智、石華鵬、李美皆、何英、唐小林10位在文壇有影響有代表性的批評家,每人推出一本以對于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xiàn)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nèi)容的評論集。這些評論家關(guān)注文學現(xiàn)場,敢于說真話、敢于亮劍發(fā)聲,他們的批評姿態(tài)、批評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代表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維度。
★《批評的“純真之眼”》作品對當代文壇的不良現(xiàn)象進行剖析與抨擊。對當下散文寫作的態(tài)度、新疆小說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存在的問題都給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出版前言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影響文藝發(fā)展的各種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對文藝事業(yè)的大繁榮大發(fā)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是我黨繼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之后,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又一次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文獻。2016年12月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總書記又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文脈同國脈相牽,文運同國運相連”,把文藝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體現(xiàn)了黨對文藝事業(yè)的充分重視和信任?倳浀膬纱沃匾v話,高屋建瓴,語重心長,既指明了文藝發(fā)展的方向,又對當前文藝發(fā)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剖,為文藝的發(fā)展把了脈、定了調(diào)、鼓了勁。尤其對于文藝評論工作,總書記給予了高度重視,既肯定了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意義,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文藝評論中存在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并對文藝評論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號召批評家要做“剜爛蘋果”的工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
為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當代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zhàn)斗性和原則性,營造講真話、講道理的文學批評氛圍,作家出版社決定推出“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集中展示敢說真話、有力量、有風骨、敢于亮劍的文學批評著作。首批推出李建軍、洪治綱、陳沖、劉川鄂、楊光祖、牛學智、石華鵬、李美皆、何英、唐小林十位在文壇有影響有代表性的批評家,每人推出一本以對于中國當代文學不良現(xiàn)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為研究內(nèi)容的評論集。這些評論家關(guān)注文學現(xiàn)場,敢于說真話,敢于亮劍發(fā)聲。他們針對某一個具體作家作品的批評也許有偏頗、有爭議,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也不代表出版社的觀點,但他們的批評姿態(tài)、批評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們代表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維度。作家出版社希望通過這套叢書,集中展示這些批評家的形象,讓他們的批評方式、文學觀點為更多的讀者所了解和熟悉,并以此積極營造“好處說好,壞處說壞”的健康批評生態(tài)。
本叢書將采取開放式的結(jié)構(gòu),今后有符合叢書宗旨的新的批評家的作品,我們將陸續(xù)推出。
作家出版社
2017年5月
何英,新疆文聯(lián)文藝理論研究室副主任,新疆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文學博士(在讀)。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委、第一屆和第二屆惠生·施耐庵文學獎評委。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2006年獲新疆第二屆“天山文藝獎”文學評論獎,2013年獲《文學報·新批評》新人獎以及新疆社科基金課題《新疆當代文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同年入選新疆“四個一批”人才,2016年獲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在《當代作家評論》《小說評論》《南方文壇》《文學自由談》《文藝報》《文學報》《中國文化報》《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報刊發(fā)表約100萬字評論作品。著有評論集《呈現(xiàn)新疆》《深處的秘密》,隨筆集《閣樓上的瘋女人》。
我們·當代文學綜論
當代文學的十個詞組/3
理論的過剩與敘事的消融/14
融合、轉(zhuǎn)化和生成中的中國批評/26
批評的“八股”與“八卦”/29
當敘事遭遇信息/36
無情的文學/42
疲勞的文學 疲勞的批評/51
散文寫作不當回事兒?/54
散文新動向/57
新疆當代文學生態(tài)掃描/65
新疆當代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求同與存異/78
當代新疆小說的敘事困境/83
拯救與自由:對兵團小說的一種印象/95
而知也無涯/101
她們·女作家作品論
才女何須福。111
閣樓上的瘋女人/119
張愛玲:千古恨事由此鋪開/127
王安憶與阿加莎·克里斯蒂/134
殘雪和她的城堡/142
嚴歌苓的“濃極而淡”/145
《陸犯焉識》:總是失敗的諸神/148
《媽閣是座城》:茉莉香片又續(xù)了水/153
《萬物花開》后的林白/159
葉爾克西:吹向漢語文學的草原清風/163
李娟:散文的意外/169
和《文學自由談》的二三事/174
喊話的人/179
他們·男作家作品論
莫言小說:感覺之外皆游戲/185
《帶燈》面面觀/192
對《秦腔》評論的評論/199
閻連科:批判姿態(tài)的后面?/206
王者歸來?
——從《牛鬼蛇神》看小說何為/216
周濤的精神譜系/224
《日夜書》:那些辯證出來的人和事/236
《一句頂一萬句》:半部書/242
劉亮程論/247
玩出自己/262
“妖獸”誕生記/270
阿拉提·阿斯木小說論/276
北野詩歌的聲音意義及詩學啟示/281
論“傳統(tǒng)小說”在當代新疆的“超穩(wěn)定性結(jié)構(gòu)”/291
“活的精彩,死的絢爛”
——關(guān)于長篇小說《木壘河》的對話/299
玩出自己
一
中國文壇頂有意思的一個現(xiàn)象是,一方面韓寒博客點擊量超過5億,入選2010年《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一百人;被贊“網(wǎng)絡(luò)偶像”、“雜文圣手”,“社會公知”,“當代魯迅”……;所有這一系列光環(huán),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韓寒的寫作,賽車而不寫作的韓寒不會有名,長得帥不帥也就那么回事。奇怪的是,最該給他一個評價的文學界,卻基本當他不存在。
當“70后”終于能夠正經(jīng)八百登堂入室主流文壇,得獎的得獎,進各地作協(xié)主席團的有之!80后”中的韓寒們卻仍然還是作家圈里的邊緣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地陌生化著——人家從網(wǎng)絡(luò)、市場和民間的角度看所謂的當代文壇,也是弱爆了。誰不帶誰玩兒,還真不好說。報紙上天天叫,要加強對網(wǎng)絡(luò)文學、“80后”的研究,實際上研究的還是很少,真的說出點名堂的更少。這勢必形成一種印象,“80后”與當代文壇的隔離:誰也不咋待見誰,誰也不咋理誰。想理還摸不著門兒。天天喊叫斷裂和終結(jié)啥的,這才是真正的斷裂和終結(jié)。
韓寒或“80后”們,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
二
通過近半年的學習領(lǐng)會“80后”一些作家作品及評論,主要是韓寒的作品。我貌似明白了一個道理:進入是困難的,不理是不行的,青春是短暫的,孫悟空最后是要成仙的。
先來說進入是怎么困難的。以韓寒為例。買了一本又大又厚的“韓寒全集”,以他的年紀,正規(guī)不正規(guī)的出版社正版盜版地出他的全集,這在中國所謂的新文學史上是不曾有的,這里面當然有時代的商業(yè)市場背景。但無疑,韓寒的號召力擺在那里。寫得再幼稚卻有受眾,跟寫得再老辣卻無人看,是兩股力量的殊死決斗誰輸誰贏還很難說。時代總要落在他們手里,“80后”批評家也總要拿到話語權(quán),搞不好人家最后的勝算可能還要高一些。
當我們的被“50后”、“60后”作家及批評家規(guī)訓好的腦子開始運轉(zhuǎn)“80后”作品時,一種極度的不適應和看不慣心理出現(xiàn)了。不要說老同志受不了:怎么可以把自己那點不成熟的東西就拿出來到處示人呢,怎么那么自戀自閉自以為是呢,怎么那么無聊無意義還無畏呢,怎么……怎么…… 怎么……這是看完第一遍的感覺。
接著看有關(guān)韓寒的評論。搜羅一遍,能找到像樣的幾乎沒有。想要搞清楚人家,還摸不著門兒。我找的路徑就是錯的:我太相信所謂居廟堂之高遠的期刊學院派,本來以為這些人能說出點跨越時空超出時代的高見。結(jié)果沒有。最令人失望的是一些“某某論”。我也曾寫過某某論,一要某某論的時候,免不了正襟危坐地要從死人堆里扒拉出幾個來練練。人都是這么干的,你不這么干,就不讓你上那些居廟堂之高遠的期刊,你不上這些期刊,所有的辛苦都白費。最可氣的就是打著國家重點課題的旗號卡人。本來那個職稱也不是你自己要評的,但你要拿工資,到社會上去混,你就得遵守人家的游戲規(guī)則。所以,多少類似“某某論”的東西就生產(chǎn)出來了。其中到底有多少各種論是有價值的,倒從來無人檢閱。只要一概掛上“課題”二字就萬事大吉。我對研究歷史的素不親切,因他們不好玩兒。但復旦的朱維錚一生不報課題。大筆一揮,在莊嚴的課題論證表里:“該課題在本領(lǐng)域有何實際價值及作用”一欄,大大地填下一個“無”字的精神,多么好玩兒。
山東師范大學某副教授寫的《韓寒論》把韓寒跟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郁達夫拉扯起關(guān)系來,真乃神人之筆。想來此人是研究現(xiàn)代文學的,這種跨時空背景的超越之語確實轉(zhuǎn)基因得叫人摸不著頭腦。無論如何,韓寒和郁達夫?除了都是男的,難道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隱秘共性?通篇看完,似乎唯有他倆都愛寫“小我”這個嗜好。但所有的“80后”似乎都愛寫“小我”,韓寒在里面算是最有公共心的一位。一度被捧為公知?當代魯迅?這兩個評語本來看起來有點嚇人,就連韓寒本人也明確表示過對第一個稱謂的拒絕。從網(wǎng)絡(luò)世界看來,大眾受了太多所謂專家或公知的愚弄,“公共知識分子”在網(wǎng)絡(luò)大眾的眼中早已不是什么好詞兒。韓寒自稱“豎子”,一方面倒有些自知之明的謙遜,另一方面也從不忘記自己如何發(fā)跡的草根立場、江湖本色。至于第二個評語,顯然要交給時間,不但韓寒還沒有定性,整個社會時代的語境也沒有定性,一切充滿了變數(shù)。所以,本來看起來有點嚇人的這兩個高端大氣的評語,最后也只好暫且姑妄聽之。即便這兩個雷神級的評語,都比把韓寒跟郁達夫拉上關(guān)系更靠譜一點。有時居廟堂之高遠的學術(shù)期刊才是產(chǎn)生不管不顧雷神級結(jié)論的地方。因他們的審查更為松弛,只要看到人家是什么博士,什么課題,馬上通過,所以浪費我們時間精力的垃圾論文才這么多。
后來我改變策略,改在網(wǎng)上搜評論?吹搅艘晃唤邢膰閷懙摹俄n寒評傳:一個劃炮式愛國者的愛與哀愁》,全書免費,不要錢。剛看完那些還要收費的居廟堂之高遠的期刊,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luò)民主的好處也還是有的。誰說免費的都不好,在文學批評這種偏僻行當里,還真有免費的好東西。雖然該評傳過于前瞻性地把韓寒拔得太高,謳歌說:韓寒是現(xiàn)代以來中國最偉大的四個作家之一,依次是魯迅、李敖、王朔、韓寒。這個評語的網(wǎng)絡(luò)色彩太濃厚了,山林或山寨的感覺太強烈了。想想網(wǎng)絡(luò)原本就是一個雷聲滾滾的地方,到處雷聲,也便雷疲了。說的人也沒曾想聲嘶力竭唐僧念經(jīng),聽的人也都是置若罔聞漫不經(jīng)心。一切都在娛樂化——總要提供一點話題出來吧。
起碼人家把韓寒從第一篇作品評起,直到他能搜到的最近的作品全部扒一遍。對韓寒的師從來歷說成是錢鐘書、李敖和王朔甚或卡夫卡等,似乎也更靠譜一點。這就是讀與不讀作品的區(qū)別,不讀作品的人是嗅不出作家的血緣味道的。要說資料的可信度,我寧可信他。
接著看第二遍。我知道,包括自己在內(nèi),都希望看到觀點鮮明簡潔的判斷。好還是不好,直接說出來,不要啰嗦。實在是這十幾二十年弄不清在說啥的論文看得太多了,應該有人出來發(fā)發(fā)極端之語地撥亂反正一下。四平八穩(wěn)中庸之道誰不會,拜托說點有立場觀點的真話。既然此時此際人們都希望有一個觀點鮮明的簡潔判斷,那我也沒什么好怕日后被清算的做一個直接判斷:好。但決不是沒有問題。
三
說說韓寒作品的好。韓寒的雜文真是才氣縱橫!半s文圣手”看來不是空穴來風。如果沒時間加不屑于看韓寒的雜文,可以看看網(wǎng)民搜羅出來的韓寒的“經(jīng)典語錄”。前提只需要轉(zhuǎn)換一下你略顯跟不上趟的閱讀模式,跟進一下時代語境。笑噴你是起碼的過癮之處?纯催@些句子:
我們的幾億農(nóng)民,幾億工人,幾億窮人。幾億廉價勞動力們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這些年一直默默無聞地堅定抵制著法國貨。
當你開車走在公路上的時候,你要時刻明白這一點來安慰自己,在你腳下的公路,應該是間接出錢造的。
很多讀者愿意花200萬買一套房子,給開發(fā)商賺去100萬;花2000塊買一件衣服,給廠商賺去1800塊;為什么不愿意花20塊買一本書,給作者賺1塊6呢。
韓寒的雜文,有時看起來過于無厘頭,為滑稽而滑稽,為情緒而情緒,為姿態(tài)而姿態(tài),夸張、?、玩?zhèn)性、反諷成癮。但語感卻驚人的華麗漂亮。這種文體來自博客,勢必意味著文字不會精雕細鑿老謀深算。難得的也在入題快,字句到位,句句處處都要有一劍封喉的狠準勁兒。每一篇都像在做一個驚險而迅捷的后空翻360度跳水,你還沒看清,動作早已完成了。那份凌厲、伶俐、少年老辣的敏銳迅捷、青春無敵,當然能吸引一般青年甚至各個年齡段的大眾。他在自己最噴薄的年華,搶占了最具殺傷力的形式,揮斥了最淋漓的那一股元氣。在中國的文學語境里,最讓人動心的永遠是那種能把漢語的神韻和靈魂帶出來的語言。把語言當工具、不講究語感節(jié)奏、音韻和諧的文字,故事、事情構(gòu)思得再好,也墮入到二三流角色里去了。使用漢語的中國人有自己的審美節(jié)點,漢語的思維方式?jīng)Q定了我們的痛快域。那些微妙的借由漢語的象形、音調(diào)、韻律、節(jié)奏發(fā)生出來的動靜有致的美感,才是靈魂性的元素。也許要說的故事、事情一般,語言卻能把庸俗的事情帶出風、氣來,卻了不得。所謂文以氣為主,韓寒的文字,憑著一股子混沌莽撞的淋漓氣,卻能追蹤到漢語另一路的美妙:節(jié)奏鏗鏘、音韻流轉(zhuǎn)、騰挪跳宕、趣味橫生。
韓寒的雜文制造出了一種有魅力的文體風格,卻注定短命。他的內(nèi)容都為時事而寫,卻因為內(nèi)容的時效性針對性而像新聞特寫一樣難以長久。翻翻看看魯迅當年的雜文,那些針對某一事某一時的罵人文章,現(xiàn)在都不能看了。文學不能被用作工具,寄望于文學能國泰民安經(jīng)邦濟世從來都是臆想,文學甚至不能教育大眾,文學只能教育作家自己,作家通過寫作,把自己寫成一個好人是可能的。文學解決不了國計民生問題,文學有自己更高的目的,凡是將文學當手段的文字都不會留下來的,留下來,也是供人們當人生看,而不會當藝術(shù)論。比如一些通俗作品《三國演義》《西游記》,我們看它們,仿佛在看人生。它們是文學的空氣和水,不能缺少,卻沒有更大的藝術(shù)價值。文學只對永恒發(fā)言發(fā)力。文學的時空決不能僅僅局限于一時一事,文學應該能勾連起過去、現(xiàn)在并指向未來。
四
韓寒的小說向來被批比雜文差很多。我倒不這么認為。韓寒的幾部長篇,都有非常珍貴的東西。有非常漂亮的句子、段落,很犀利的批判思想,彌漫著一種蒼涼無奈的味道,一些后現(xiàn)代表現(xiàn)手法很前衛(wèi),是中國不多的真的能把荒誕寫出荒誕感的作家。但長篇小說非要有哲學、詩的底子難以完成?ㄈR爾有詩云:沒有長夜痛哭過的人,不足語人生。韓寒小說的整體布局比例經(jīng)常嚴重失重,像福樓拜說戈蒂埃,可憐的戈蒂埃,詩句多么漂亮,可就是寫不好一首詩。小說就像他的長篇雜文的連綴,他太想把自己意見領(lǐng)袖的意見帶進小說里來,帶到人物身上。經(jīng)常從人物之口說出人物不可能說出的話,從而游離出敘事。以《三重門》論,語言確實機靈搞笑,但弄到最后好像為了機靈而機靈,為了搞笑而搞笑。小說看重的那些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事件、人物反而都成了次要的、為了凸顯他的幽默而存在。都知道是受了錢鐘書 《圍城》的影響,本來錢鐘書的這個小長篇也是極盡刻薄挖苦、炫才炫技之能事,還好有著對人生的透悟兜底罩著,才不至于漏氣跑水。韓寒就沒這份功夫了,聰明全用在經(jīng)營他故作老成的語言上,而最后成了看不進去故事看語言的結(jié)果。
自己也承認沒什么情節(jié),沒什么情節(jié)是韓寒小說的通病,是他編不好情節(jié),還是人生經(jīng)歷使然,只好鬼聰明地一路仗著耍貧嘴流下去。若不是雜文打下的天下,韓寒的一些小說換作別人,出版可能都成問題。“80后”有些人的小說,尤其是類型小說已經(jīng)搞得很有規(guī)模了,早就解決了情節(jié)軟肋的問題。韓寒卻直到《1988:我想跟這個世界談談》還是沒什么情節(jié)。這也是為什么他的小說總讓人讀不下去,讀不完。沒有骨架,隨意性,旁逸斜出、意見直露……他把跟讀者斗智弄在語言這個層面了。小說的智慧在于有詩和哲學的底子罩著,通過結(jié)構(gòu)、情節(jié)、人物及故事洪流的命運昭示。他的小說目的性也嫌太清晰單薄,不外乎青春期談不上戀愛,因為窮賤;中國的教育體制或大學如何荒唐地培養(yǎng)出一幫毫無能力也就業(yè)無門的大學生,他們無聊著荒誕著混上了黑社會;體制或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如何宰制了底層人的人生。
小說的目的是潛隱的,是慢慢發(fā)散力道的,力道越悠長越持久才越成功。這些目的性如此清晰單薄的小說,不但寫也沒寫好,就算寫好了,前有《1984》《動物莊園》,還能超過不成,就算超過又有多大意思。但話又說回來,《他的國》《1988》 等還是有非常珍貴的東西在里面!端膰防锏淖笮↓埧坍嫷昧钊穗y忘,一個小鎮(zhèn)少年英雄做不成、難以突圍的各種冏途成為“80后”的精神照相。韓寒尤其能把男孩在尷尬的青春期里的各種心理真實地寫出來,比如:“我”夢到了北國的雪原和雪原上的女孩子,夢到了自己面對外星人、身負拯救地球人的使命。——崛起的青春性愛意識和因漂泊異地、事業(yè)無成、感覺自己無法承擔責任的焦慮劇烈地交戰(zhàn)著。這段寫純情少男愛與哀愁的糾結(jié)情緒的文字,凄美細膩、委婉韻致,而且極其純真無邪,深刻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物內(nèi)心深處不便明言的高度壓抑的情感。(夏國祥語)比如:他是那么喜歡摩托車,因為他覺得那是男人力量的延伸,……左小龍覺得渾身輕松很多,可以隨意舒展身體。但是摩托車爆缸了,左小龍就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夠了,對泥巴也突然間失去了信心,而本來他是假裝足夠強大的,這臺老摩托車也足夠給他帶來力量的,可眼前,哎,這感覺就好比印度的航空母艦沉到了海里。
還有這樣一些令人笑噴的句子,“白天我們很勤勞/夜晚我們更勤勞”、“結(jié)扎你,結(jié)扎我,結(jié)扎她/我們要結(jié)扎/生多了容易生出人渣”;《1988》中對陸子野童年玩彈子游戲,要做不死鳥一輝的段落寫得很可愛,有孤獨的童稚氣。一種似乎嬰兒的滄?谖,某種憂傷和絕望的氣息一直籠罩著“我”,在與娜娜對話的過程中,“我”一直糾纏在愛與不愛的矛盾中,如寫陸子野夢見自己爬旗桿的場景等。如果說娜娜象征了中國,那么這個中國真的在等“我”救贖,不論她變成怎樣。而“我”最后帶著娜娜的孩子上路,重新去尋找娜娜的這個寓意也不可謂不悲愴。
但惜乎他的節(jié)奏控制得不好,很多段落都跟閑筆分不清,在哪里用力也讓讀者糊里糊涂,經(jīng)常把次的當主的,把笑話當正文看。而整個韓寒的小說,都有無限放大自己當下的那點心理和情結(jié)的夸大其辭,內(nèi)容空洞,靠相聲或清口表演維系小說的方法很危險,場景描寫也只會學港臺搞笑劇或日本卡通漫畫那一套。
除此之外,韓寒的雜文也是有問題的,他的發(fā)跡史早被方舟子這個“打假圣斗士”質(zhì)疑過。我相信韓寒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但是他能夠紅起來絕不偶然。他以迅捷無比的速度反應當前熱點,用他情緒激烈率性的文字,毫不遲疑從不意外地站在民間大眾的立場,從而贏得草根粉絲的心。真正的正直也許是敢于背對天下所有人的那種堅持。韓寒毫不猶豫不加分析地總是站在草根一邊的立場,除了迎合,也許他還真的應該有點獨立的、深刻的、負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