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漢學研究中心組織國內(nèi)外漢學研究成果《國際漢學》第26輯,共有共有漢學一家言、漢學家訪談錄、漢學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11個欄目,國內(nèi)外漢學家、學者論文28篇。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當今漢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漢學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梁,漢學史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漢學是中國人反觀自身文化的一面鏡子。
《國際漢學》在日益商業(yè)化的中國堅守著自己的學術陣地和學術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輯篇篇華章。《國際漢學》的存在與堅守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學術界對中華文化復興的期待,對3000年未有之變局形勢下中國文化重建的信心。
拿到這期的《國際漢學》清樣時,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因為,去年我的老朋友朱政惠先生突然病逝,使我十分震驚。當時就在一個月前他還答應我來北京外國語大學參加我們的國際會議,后說身體不適,派了學生代表他發(fā)言。會后不久就撒手人寰,駕鶴西去。他的離去,使我心情無法平靜。今天,當我讀到他的高足龔詠梅寫的紀念文章時,往日與他的交往漸漸浮現(xiàn)在眼前。
我們兩人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從自己的研究領域轉(zhuǎn)向了海外中國學研究,我從明清來華傳教士漢學人手,他從美國當代中國學研究入手。一前一后,我們兩人的研究正好涵蓋了整個西方漢學。文人以文會友,讀到好的文章,就有相約相見的沖動.這樣我們很快成了朋友。記得那年他在華東師大召開美國中國學的研討會,我?guī)е鴿h學中心的全體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得很成功,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我認識早已仰慕的張芝聯(lián)先生。以后幾年中凡是他主持的海外中國學的會議,我都參加;凡是我主持的海外漢學的會議他也從上海過來。在麗娃河旁的綠樹長蔭中,我聆聽他的研究計劃;在國家圖書館新館的咖啡廳,我們商討合作漢學文獻的出版。每期的《國際漢學》我都寄給他,他主編的《海外中國學評論》每期都寄給我。特別難忘的是我們和嚴紹堂、何培忠、李雪濤及臺灣圖書館的耿立群一起到香港,大家在香港大學王向華的幫助下召開了一次小型學術會議,共同商議在香港成立“國際中國文化研究會”一事。在那次會議上我才知道他的父親和嚴先生的父親還有過一段很深的交往,知道他是個書香子弟。一天下午,我們兩人一起沿著海邊散步,他給我講述了自己在黃山的知青生活,我給他講述了我在大別山的知青經(jīng)歷!拔覀兪峭淮,有著共同的命運,有著共同的理想,在學術上也有著共同的追求!崩现炖业氖郑f出了這段話。此刻,我看到夕陽映紅了他的臉,這話在我心中激起了波瀾。這段話拉近了我們的心,至今記憶猶新。他是“文革”前的老高三學生,我是老高二的學生,我在自己六十歲時曾寫下《我們這一代人的學問》的短文,大體反映了我和政惠先生共同的想法。今天在思念他時,我找到了這篇文章,想以此來表達我們這一代人的學術思考。盡管這里寫的是我自己的思想歷程,但我認為這也是政惠先生的想法。
張西平,1983年畢業(yè)于解放軍政治學院,1989年獲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學位,曾先后在國防大學和北京圖書館任教與工作,1996年調(diào)入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任教,1999年聘任教授,F(xiàn)任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兼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歷史和階級意識》(譯著)、《社會存在的本體論》、《歷史哲學的重建》、《中國和歐洲早期宗教哲學交流史》等。于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張西平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特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追憶恩師朱政惠教授
漢學一家言
論漢學研究的闡釋學意義
學術訪談錄
中西文學闡釋學的對話及現(xiàn)狀——與張隆溪教授的訪談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盧龍光教授采訪記
漢學文獻研究
《碑記贈言合刻》版本篇目互校
適應與改變:英國浸禮會來華后的本色化歷程探微
《漢語札記》英譯本研究
漢學家專頁
耶穌會士與北京的數(shù)學科學
中國文化經(jīng)典在海外
首部《四書》英譯本成書過程芻議
《三國演義》在泰國的本土化及其重要價值
夫子徂西初記——《孟子》在西方的早期接受
英語世界蘇軾研究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何以在俄羅斯持續(xù)走熱
新世紀日本的中國文學譯介與研究新動向
俄羅斯譯界中的《離騷》
中西語言接觸與清末的英語學:鄺其照及其著作域外漢語研究
高本漢漢學思想概論
世界漢語教育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高本漢的《中國語與中國文》
中國文史研究道教“三洞”思想的形成及目的
質(zhì)疑與解構(gòu)——讀津田左右吉《<論語>與孔子思想》
《荀子·性惡》辨
中外文化交流16—19世紀中國紡織品上所見之歐洲影響
《三字經(jīng)》與西方傳教士
20世紀中國古典文化的流播與影響:從馬來亞到馬來西亞
戰(zhàn)亂中的遙望——中國文化在芬蘭的初識
書評與書介“奇人幸得多奇遇”,“百樣顛危賴主扶”—一《王徵全集》出版前言
重寫中國近代文學史的開端——讀李奭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
通過中世紀文學透視世界文學——《通用書面語文學與民族語文學》內(nèi)容簡介
動態(tài)“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發(fā)展道路”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編后記
《國際漢學(第26輯)》:
二、孟子附屬于孔子的多層原因
早期傳教士在介紹孟子時,通常將孟子附于孔子之后,將孟子作為一個補充。孟子對于懦學思想的發(fā)展,孟子與孔于思想之差異,幾乎盡被忽視。在兩相比較中傳教士對孔于的興趣遠甚于孟子。,這從羅明堅、利瑪竇《拉丁文版孔子語錄匯編》將《孟子》置于其書最后部分可以看出,亦可由殷鐸澤、柏應理等人編譯《西文四書直解》時故意略去《盂于》部分而改編成《中國哲學家孔子》可見一斑①,盡管此書最后頁指出,譯者即將進行《孟子》的翻譯。
孔盂兩人在傳教士眼中的地位如此,有內(nèi)、外兩方面的原因:外而視之,孔子作為懦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重要性自然超過孟子;早期傳教士視儒學為中華士人文化的正統(tǒng),透徹了解中國文化必從孔子始,其重視孔子也就理所當然。傳教士來華皆背負著傳播基督教的神圣使命,從先輩并不成功的經(jīng)歷中,他們深知完成這一使命的困難程度耶穌會士從儒家“五經(jīng)”中找到了某些具有人格神色彩的“上帝"字眼將其附會成基督教的上帝,并視編定“五經(jīng)”的孔于為中國古代的神使赫爾墨斯( Hermes).孔子傳播的教義即是上帝的啟示。不語“怪力亂神”的孔子盡管差強人意.但遠比宣揚異端的老莊,墨翟更值得信賴。孟子在"性與天道”方面的言論遠多過孔子,似乎應該引起傳教士們更多的注意,但問題在于,孟子生活于一個傳統(tǒng)信仰崩壞解紐的時代,從“神本“轉(zhuǎn)向“人本”是那個時代的主流思潮:孟子就心言性,主張仁義內(nèi)在,即便敷衍天道.也為指陳人事,其引述《尚書》《詩經(jīng)》中“上帝’云云,大抵用意如此。所以,《孟子》言“天”愈多、愈細.滿腦子基督上帝的傳教士便愈發(fā)現(xiàn)孟子之‘天”游移不定,跟他們自己的上帝觀念愈加扦格難通。這是傳教士們有意無意重孔輕盂的內(nèi)在原因。
另外,孟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升格”運動跟宋代理學的興起同步。,要而言之,孟子思想中的心性論、工夫論內(nèi)容應臺了理學家們重建儒學“辟佛的時代需要;孟子的‘升格”,其實是道德本體和心性主體在宋代的升格。而傳教士們已敏銳地感知到理學的所謂無神論和唯物主義傾向。他們在研讀理學文獻時發(fā)現(xiàn),理學聚焦的“理”“太極”等概念在先秦原始儒學那里并不重要,而原始懦學經(jīng)常提及的“上帝…昊天”在宋代理學那里已幾乎喪失了所有人格神含義。在耶穌會士看來,理學家們歪曲了原始懦學的教義,而這種歪曲又跟佛教的影響息息相關。所以,即便主張適應政策的耶穌會士,也強調(diào)區(qū)分原始儒學和宋代理學,他們編譯《西文四書直解》時寧愿選用張居正的注釋也不用影響更大的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可能與此有關①。耶穌會士排斥的理學既然與《盂子》有如此深的關聯(lián),也就難怪他們面對《孟子》時要退避三舍了。
16、17世紀之交,在譯介包括《孟子》在內(nèi)的儒家文獻時,早期傳教士的不同教派、修會在中國傳教問題上已經(jīng)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分野。如果說耶穌會主要選擇了取徑原始儒學文獻而迂回傳教的路線②,那么同屬天主教的多明我會、方濟各會(Franciscan)和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Eeranl;hres de Paris)則站在了耶穌會的對立面,他們強調(diào)儒學在根本上獨立于基督教信仰之外,宋代理學跟原始儒學之間的差別也遠沒有耶穌會士描述的那么大;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士人即使皈依了基督教,仍然服膺而不是拒絕理學思想。依照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的看法,傳播基督教根本無須取道原始儒學,耶穌會采取適應、遷就路線只是在無謂地耗費時間和精力。在17世紀上半葉,耶穌會靠著先人為主的優(yōu)勢,利用大量出版物在歐洲占據(jù)了傳教路線的話語主導權,但隨著修會內(nèi)部分歧以及不同修會之間分歧的擴大,“禮儀之爭”逐漸升級.耶穌會的話語權也逐漸旁落。到17世紀中葉,耶穌會的競爭者們就已跟耶穌會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了。
至17世紀末,西方傳教士、游客在歐洲出版的以介紹中國為主要內(nèi)容的著作已經(jīng)為數(shù)眾多,舉其要者,也超過五十部,它們從不同側(cè)面建構(gòu)了西方人的中國認知。就傳教士的著作而言,不管各派別傳教士在中、西文化間注重求同還是強調(diào)辨異,他們皆視中國文化和社會為一了不起的存在,激烈反對耶穌會傳教路線者如閔明我,也津津樂道于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和學術文獻。因此,不能簡單化地認為耶穌會親近中國而多明我會、方濟各會敵視中國,并就此遽下褒貶。對于早期來華傳教士遺留給歐洲的“中國印象”,仍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歷史的發(fā)展充滿吊詭。他們介紹的《孟子》在接下來的18世紀歐洲將要發(fā)揮何種影響.并不由他們的本心所能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