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理論將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概括為九種類型——改革者、助人者、目標追求者、個人主義者、探索者、忠誠者、熱情者、領導者與和平締造者。無論你是哪種人,都能在九型人格系統(tǒng)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它能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隱秘之處,發(fā)現人的真實、根本的需求和渴望,幫助我們洞察身邊人的真實想法,有效地應對人際關系,提升我們人生的幸福指數和成功指數。
如今,九型人格已成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必修課程,并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蘋果、惠普、可口可樂、諾基亞、寶潔等政府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高級管理培訓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來提升員工的協(xié)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進而打造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獲得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作者的話
關于第二版
當此之時,《九型人格》已經成為九型人格研究領域的一部基礎性的經典著作,是世界上有關九型人格的書籍中最為暢銷的和翻譯語種最多的一部,因此,許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不知道我們?yōu)槭裁催要修訂它。
首先的回答是,九型人格研究一直在發(fā)展,不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在持續(xù)地擴展。我們不斷有新的發(fā)現,不斷發(fā)現更充足的證據,不斷提出更深層的問題,也不斷揭示出新的研究領域,并不斷認識到它與其他知識領域更豐富的聯(lián)系。更深刻地洞察人性的可能性總是擺在我們面前:人性是無限開放的,所以我們對九型人格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化。
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九型人格的研究也在不斷發(fā)展,那就是:我們一直在以科學探索精神研究相關材料,因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九型人格圣經”或“神圣的經文”傳到我們手上供我們研究。不幸的是,《九型人格》第一版可能會讓人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觀念,即存在一個有關九型人格的知識體系,并且這個體系是從某個不斷發(fā)展的“口口相傳的傳統(tǒng)”中傳承下來的。這種觀念實在太離譜了。九型人格基本上是現代的成果,是奧斯卡·依察諾、克勞迪奧·納蘭霍及其他當代作家努力的結果。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根據新的發(fā)現對已有的論述和觀念加以重估。
自1987年《九型人格》第一版出版以來,我們已經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多期研討班和培訓班,把我們關于九型人格的發(fā)現和成千上萬的有識之士分享。在傳授過程中,我們發(fā)現,盡管我們目標明確,至少是想盡辦法有的放矢,但還是經常覺得還有更有效的方法向學員傳達有關九型人格的基本原理。同時,我們與學員的互動總會擦出新的火花,使我們的觀念得到完善,幫助我們澄清對各個人格類型和整個九型人格理論體系的認識。
而且,隨著我們自身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我們還發(fā)現了人格功能的更深層真理及其與我們內在的心靈特質的聯(lián)系。這使我們對九型人格的認識更為完整,焦點更為集中,同時也使我們能夠以令人興奮的、出乎意料的方式來對它進行說明。我們比以往更加確信九型人格對于人格轉變的力量和效力——只要我們的語言和觀念能直取要害。我們對自己的洞識越是明確和具體,這一洞識就越有可能取代過去的陳舊無用的模式。一旦我們放棄了陳舊的模式,我們的意識就能得到擴展,自我感覺就會發(fā)生轉變。因此,準確、精確、明確的語言至關重要,我們會盡我們所能繼續(xù)尋找最準確的表達方式。
隨著教學的開展,我們開始意識到,《九型人格》第一版中的觀點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而且,本來就有許多重要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現應當納入第一版中,但由于各種原因被放棄了。《九型人格》第一版的成功讓我們如愿以償,能夠把這些發(fā)現包括進來,使第二版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完善。霍頓·米弗林出版公司也慷慨地允許我們這樣做,所以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大約5萬字的新內容。
回想第一版的內容,我們覺得不必對它做過多改動,但如果有辦法更多地把我們已有的發(fā)展和觀察成果吸納進來,想必會使原書更加有說服力!毒判腿烁瘛返谝话娉霭嬗9年前,在這9年的時間里,我們又有了許多新發(fā)現,可以更好地說明各個人格類型和整個九型人格理論此前未被探究或未加注意的領域。我們相信,新加進的這些材料可以極大地擴展我們對人格類型的認識,使我們對九型人格的研究更加簡潔有力?杉词谷绱,我們也沒能把所有的新發(fā)現都包括進來,因為它們中有一些對于本書而言太過超前,把它們全都包括進來的話,會超過它的容納限度。
在這個新版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就是它的語氣。我們嘗試讓新版的
語調更加溫和、充滿熱情,同時又不失原版語言的那種優(yōu)雅、沉穩(wěn)和精確。在描述9種類型時,我們也嘗試盡可能地糾正固有的偏見或不公正。我們希望所有的描述盡可能地中立和客觀。我們的意圖是想要讀者不僅能從中找到自己所屬的類型,而且能很快就辨認出自己所屬人格結構的問題并承認它們。我們知道,這意味著我們的研究必須秉持同情心和寬容心,我們努力在所修正的類型描述中做到這一點。
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原創(chuàng)性發(fā)現就是9種人格類型中每一種的“核心機制”(及其“發(fā)展層級”),我們第一次把這一發(fā)現包括到了這個新版中。在此之前,我們有關“核心機制”的思考只有參加過我們的專業(yè)研討班的學員知道,F在這個新版把它公諸于世,讓普通大公眾、研究者與心理健康專家可以共享!昂诵臋C制”明確地附在書后的附錄中,但在9種類型的每一章有關“發(fā)展層級”的描述中也有所暗示!昂诵臋C制”將極大地提升我們對各個類型的動機和自我防御的認識,也極大地明確了每一類型的全部態(tài)度與行為模式的內在邏輯和范圍。“核心機制”(及其“發(fā)展層級”)是每一類型的狀態(tài)的具體尺度,可以讓九型人格研究者獲得完美的理論框架,可以預言,這個框架將在極其廣泛的領域得到應用。心理治療師、教育者、商務顧問——事實上,所有希望實際應用九型人格的人———都可以求助于“核心機制”去提高工作效力。
我們還極大地擴展了對九型人格體系的起源和歷史的討論以及該體系的現代發(fā)
展。盡管有許多人都特別想了解這一類型學的起源,但正如我們已經說明的,以前可資利用的材料在來源上都相當模糊不清且充滿錯誤。雖然在九型人格漫長的演進歷史中仍然存在許多裂隙,但我們還是努力根據現在所能得到的所有資料提供準確的敘述。
有關人格類型的童年模式和發(fā)展根源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們利用這次機會就這個主題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對于童年模式,雖然在《九型人格》的第一版中就已經首先引入了,但現在我們有更清晰、更具說服力的證言可資利用,并且在討論每一類型的發(fā)展根源的時候更加深入了。例如,我們不再把第三種類型描述為“對母親或母親替代者的正面態(tài)度”,而是說這一類型“與養(yǎng)育者角色的聯(lián)系”(這個角色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生理意義上的母親,其聯(lián)系也不必然地是“正面的”)。這一強調轉變可謂意味深長,將幫助我們更準確地闡釋第三型人的體驗。
再有一點就是我們引入了新的名稱來描述某些類型以及兩個三元組。多年以前,我們就用“目標追求者”取代了“地位尋求者”,用“個人主義者”取代了“藝術家”,用“探索者”取代了“思考者”,用“熱情者”取代了“慷慨者”。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改變,是因為我們覺得新的名稱有助于把每一個類型與其他類型區(qū)分開來,同時又不會引起太多的混淆和錯誤歸類。這些新的類型名稱似乎也能更準備把握每一類型的核心問題。
同樣,我們也用“本能三元組”和“思維三元組”取代了相關三元組的名稱。
這些改變將有助于讓三元組的名稱與人類意識傳統(tǒng)的3個中心的名稱即思維、情感和本能保持一致。我們還補充了一些主干材料來解釋每一種類型與相關三元組的關系。例如,我們更明確地說明了抵制在第八型、第九型和第一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第二型、第三型和第四型是如何尋求確證其特殊的自我形象的,等等。
第一版的其他許多方面也在這一版中得到了擴展和完善。我們對18種亞類型給以了更充分的描述,并賦予每一種一個具體的名稱。例如,我們稱帶有第三型翼型的第四型人為“貴族”,而稱帶有第五型翼型的第四型人為“波西米亞人”。我們是最先對翼型做充分研究并使這些亞類型區(qū)分開來的人,我們在新版中第一次把它們公諸于眾。
我們也擴展了對“整合和解離方向”的討論。在新版中,介紹各個類型的章節(jié)都對該類型在“解離方向”上一個層級接一個層級的運動進行了充分的描述,這樣讀者就可以準確地看到處在壓力下的他們是如何把“早期的警示信號”“付諸表現”的———這正是個人成長“發(fā)展層級”的多種用途之一。另外,我們對每一類型的“整合方向”也給予了全新的解釋和描述。整體來說,我們在新版中展示了對九型人格體系更為完善的理論認識,其中包括有關翼型、整合和解離方向、三元組的更新的資料,以及九型人格與其他人格理論的相互關系。第一次,我們對本能取向(有時被稱作“自我保存的、社會的和性欲的類型”)給出了自己的獨特解釋,并把它們置于一個更大語境中,為這個領域的未來研究提供了一套具有連貫性的原理。
我們相信讀者會同意這樣的看法,即這一版在已有的穩(wěn)固成果的基礎上做出了重要的改進。不論在學術上,還是在綜合性上,我們相信,新版都將成為該領域未來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我們希望為改進第一版所付出的努力將使新版有助于我們的自我發(fā)展和個人成長,并在未來的許多年都能帶給讀者益處和啟示。
不過,我們對人性的認識在不斷深入,隨著這種深入的延續(xù),可以確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還有可能對本書再做一次修訂。如果大家對《九型人格》第一版已經很熟悉了,我們希望,一如我們在完善本書時所感受到的那樣,通過研究補充的新內容和新思想,你們也能有所收獲。如果你只是剛剛開始接觸九型人格,那我們希望你能在這里找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基礎,這對你的余生定將有所裨益。對于所有的讀者,感謝你們給予我們的工作的慷慨激勵和熱情,說一千道一萬,正是你們的激勵和熱情才使得新版的修訂得以成為可能。
唐·理查德·里索
拉斯·赫德森
紐約
1996年3月
收起全部↑
唐·理查德·里索,紐約九型人格心理顧問公司總裁,國際九型人格研究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學福特基金會關系學(社會心理學方向)研究員。當今世界九型人格研究領域專業(yè)的研究者和作家之一,也是此領域中出版作品多和暢銷的作家。他鉆研九型人格理論超過30年,并在全世界教授該理論超過25年。他的5本暢銷的著作有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等多種版本,銷量超過百萬冊。
拉斯·赫德森,九型人格研究領域重要的學者和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者之一,九型人格心理顧問公司執(zhí)行總監(jiān),國際九型人格研究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東亞研究,是美國大學優(yōu)等生榮譽學會成員,1991年開始參與九型人格專業(yè)訓練計劃。
第一章 認識人格類型
反省自己,即使上帝沒有關注你;
人類最應當審視的就是自身。
——亞歷山大·波普,《人論》
認識人格類型的關鍵是什么?既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此把人勉強納入一些范疇的想法似乎不合適。而且,即使人格類型從理論上說是有效的,也有可能因為太過學術化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毫無幫助,或者因為太過含糊而沒有任何意義--它們就像一個摸彩袋,誰都可以從里面找到某種東西。
雖然目前存在著許多有力的反對意見,但這些意見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研究人格類型是有充足理由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原本就是十分有趣的,同時也是十分危險的。我們的同類之所以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就是因為在周圍環(huán)境中他們是最多變、最易怒,也最容易快樂起來的神秘的存在。對于我們大多數人而言,獨自一人待上一天而不與人群--例如家人、朋友、路人、辦公室中的同事、電視以及我們幻想中的和我們所懼怕的人--發(fā)生任何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是不太可能的。他人遍布于我們周圍,對我們產生著各種各樣或好或壞的影響。
我們用大量的時間應對和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但我們無疑會在某些時候突然意識到,我們實際上并不了解周圍的人,雖然我們自以為很了解。甚至在某些時候,我們會發(fā)覺我們對自己也不甚了解。別人的行為--甚至我們自己的行為--有時是十分奇怪和令人不安的。奇怪的事不斷發(fā)生,似乎一切都不得其所。在這些令人驚訝的事情中,有些讓人感覺愉快,有些卻注定令人不快,甚至會對我們的現狀乃至未來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總要面對災禍的影響,除非我們對能夠表現人性的人格類型有深入的了解。我們自認為了解的人最終被證明是一個惡魔或徹頭徹尾的自我中心論者,我們發(fā)現自己被人無情地利用了,我們的合理需求因為某些人的自私而被忽視了……除非我們具有洞見,否則就可能慘遭蹂躪,反之亦然;除非我們具有洞見,否則就可能與好的、寶貴的東西失之交臂,或草率地斷絕實際上仍然值得挽救的人際關系。若是我們不具備對人格類型的洞見,就可能受到傷害或變得愚蠢。無論怎樣,其結果都只會使我們陷入不幸。
因而,努力提高洞察力是值得的,哪怕只是為了避免痛苦的后果。認識自己和他人能使我們更加幸福。
然而,問題在于,盡管每個人都想洞察他人的內心,但只有極少數人愿意以那種方式來觀察自己。我們總是想知道是什么使他人動怒,但我們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讓我們自己坐立不安。今天的競爭性文化已經把德爾斐神廟中古代神諭的重點從“認識你自己”轉變?yōu)椤岸床焖说男撵`”。我們希望具有X光那樣的透射力,能夠洞察他人的面目,可我們又不愿讓他人看到我們的弱點和不足。我們不想讓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看到我們實際的樣子。不幸的是,在這當中,必定會遺失一些必需且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以看待別人的客觀目光來觀察我們自己。
我們把一切都顛倒了。要矯正它,就應當記住克爾凱郭爾的話,他曾告誡人們:“對他人宜主觀,對自己宜客觀!边@就是說,當我們評判他人的行為時,應當設身 處地把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盡力去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和世界的;而在評判 自己時,應當如別人看我們一樣看自己,克服為自己找借口的僥幸心理,不要認為自己如此這般是情有可原的。當然,克爾凱郭爾的建議很難付諸實踐。當我們觀察自己的時候,要拋卻空想和自欺,要像我們評判他人時那樣,具有諷刺精神和防范意識。我們必須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善待他人。
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所需的知識和感受力?如何才能明白人格的多樣性?如何才能具備那種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充實、更幸福的洞察力?
答案是具有悖論性的:我們將發(fā)現,除非我們已認識了自己,否則不可能真正地 認識他人;除非我們認識了他人,否則不可能真正地認識自己。對于這個謎一樣的問題,答案就是,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實際上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那就是認識人性。人性涵蓋的領域如此廣泛,所以對我們而言,擁有一幅準確描畫這個既熟悉又未經探究的領域的地圖,是非常有幫助的,擁有一種能夠說明我們是誰、我們將往何處去,從而使我們不致迷失方向的可靠工具,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相信,九型人格就是一幅人們一直在尋找的人性地圖。雖然九型人格的象征體系與其心理學理論中的許多依據一樣,十分古老,但它確實具有現實意義,因為人性是不變的。九型人格從歷史上許多豐富的精神和哲學流派那里一直傳到我們這里,它體現了我們對人性的深刻認識,其中一些認識無論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是我們所必需的。這里所講的九型人格理論是諸多深奧的學派關于心靈智慧的結晶,是古老智慧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它既古老又現代,體現了新舊智慧的奇妙、動態(tài)的綜合。本書的目的就是向普通讀者介紹這一著名的體系。
心理學一直致力于解答一個問題,就是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人格類型學 (一種對人性進行分類的方式),它不僅準確、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理論上簡潔洗練,容易為人們所理解。自公元前 5世紀的希波克拉底開始,希臘哲學家就認識到,人格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類型存在著。然而,一直沒有人為人性找到適當的基本范疇或者基本的類型來描述它。
在過去的若干世紀中,人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分類法,但每種分類法都存在問題,都有不準確或相互矛盾之處。許多類型學根本無法說明人性的極端多樣性--它們適用的范疇太窄,理論太過抽象,再不就是一門心思地關注形形色色的神經官能癥,而忽視了正常的行為。研究個體的人格類型是一個巨大的理論難題,更困難的是要尋找一個體系,以說明各類型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并由此揭示人的變化和成長。在九型人格出現之前,建立一種能真正說明人性的人格類型學一直是個未解的難題。這將是本書要予以說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