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種其他藝術(shù)像文學那樣,能夠在虛幻的場景和人物身上生動形象地將惡表現(xiàn)出來。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人物和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惡有了具體的表現(xiàn);在心理分析小說和巴洛克時期高貴人物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故事中,惡的描寫有了心靈上的透徹、尖銳的深度;在戲劇中,惡贏得了一種災難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動力。然而,從浪漫派開始,文學才脫離了從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惡置于人性的陰暗面上的觀點的束縛。文學將在一種綱領(lǐng)性的意義上變得與道德無關(guān),并且在聳人聽聞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淵里和暴力的恐怖中發(fā)現(xiàn)惡的審美魅力。在本書中,彼得-安德雷·阿爾特探究了各種類別的作品,諸如悲劇、偵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說、恐怖故事和戰(zhàn)爭報道等,惡的美學通過放縱、逾越、重復和諷刺改寫的結(jié)構(gòu)得出了一個大致輪廓。在從歌德經(jīng)過霍夫曼、雪萊夫人、波德萊爾、于斯曼、王爾德、格奧爾格、卡夫卡直到容格爾和利特爾的歐洲文學廣闊的光譜上,人們注意到了有一種惡的現(xiàn)象學,這種惡的現(xiàn)象學直至今天一直意味著一種道德丑聞。在本書的*后,作者對奧斯維辛之后惡的美學和倫理學準則進行了思考,這種倫理學準則也規(guī)定著后現(xiàn)代條件下文學的價值判斷。
在本書中,彼得-安德雷·阿爾特探究了各種類別的作品,諸如悲劇、偵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說、恐怖故事和戰(zhàn)爭報道等,惡的美學通過放縱、逾越、重復和諷刺改寫的結(jié)構(gòu)得出了一個大致輪廓。在從歌德經(jīng)過霍夫曼、雪萊夫人、波德萊爾、于斯曼、王爾德、格奧爾格、卡夫卡直到容格爾和利特爾的歐洲文學廣闊的光譜上,人們注意到了有一種惡的現(xiàn)象學,這種惡的現(xiàn)象學直至今天一直意味著一種道德丑聞。在本書的*后,作者對奧斯維辛之后惡的美學和倫理學準則進行了思考,這種倫理學準則也規(guī)定著后現(xiàn)代條件下文學的價值判斷。
柏林自由大學現(xiàn)代德國文學教授,自2010年起任校長。著有《席勒生平·作品·時代》《理性的睡眠:文學和近代文化史中的夢》《席勒》《弗蘭茨·卡夫卡:永恒之子》《古典主義的終場:歌德和席勒的戲劇》《卡夫卡與電影:關(guān)于電影制片技巧的敘事》。
前言
第一章神話學中的序幕
一、晨曦之子路西法(Lucifers)墜落的故事(巴多羅買福音)
二、原罪的講述和戲劇 (家族譜系)
三、缺失模式(普羅提諾,奧古斯丁)
四、開端的哲學和美學(克爾凱郭爾和謝林)
第二章啟蒙和心理學
一、一種文學祛邪術(shù)的綱領(lǐng)(邁爾,讓?保爾,克林格曼)
二、梅菲斯特,作為自我觀察者(歌德)
三、撒旦的審美功能倍增 (劉易斯,霍夫曼)
四、心理分析中的魔鬼 (弗洛伊德)
五、里比多惡的綱領(lǐng)和培植(瓊斯,萊克,榮格)
第三章 通過內(nèi)省的移置
一、黑色詩學 (施萊格爾,黑格爾,羅森克蘭茨)
二、惡的靈魂的考古學 (席勒,讓?保爾)
三、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被玷污了的概念 (克萊斯特)
四、從想象到取消區(qū)分(克爾凱郭爾,波德萊爾,
格奧爾格,曼)
第四章重復作為惡在文學中的顯現(xiàn)形式
一、地獄神話和永遠懲罰的幻影(布萊克,巴爾拉赫,
薩特,托馬斯?曼)
二、放蕩的節(jié)奏 (德?薩德,米爾博,聚斯金德)
三、撒旦的彌撒 (于斯曼)
四、單調(diào)和唯美主義 (薩克-馬索克,王爾德)
第五章逾越方面的美學興致
一、人造人和吸血鬼 (瑪麗?雪萊,斯托克)
二、反常精神中的犯罪行為 (坡,斯蒂文森)
三、犯罪學的個案調(diào)研 (隆布羅索,
克拉夫特-埃賓,格羅斯)
四、精神錯亂的詩歌 (普日貝謝夫斯基,海姆,貝恩)
五、一種臆造的性別 (魏德金德,魏寧格,埃韋爾斯)
第六章荒淫放縱中的瞬間拍攝
一、殺死上帝作為修辭學的慶典(尼采)
二、神圣的色情文學(巴塔耶,熱內(nèi),?拢
三、最遙遠的寫作空間(卡夫卡,羅伯特?米勒)
四、被人們講述的戰(zhàn)爭暴力的大膽嘗試
(容格爾,馬拉帕爾泰)
第七章不道德文學的道德涵義
一、奧斯威辛之后的惡的藝術(shù)?(阿多諾,凱爾泰茨,
利特爾)
二、后現(xiàn)代的模仿(鮑德里亞,埃利斯)
三、受到自身限制的自主美學(伊澤爾,博雷爾)
四、文學幻想及價值判斷(康德,盧曼)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