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旱災害防治:戰(zhàn)略、理論與實務.澇漬災害防治(第五卷)
定 價:130 元
- 作者:劉樹坤
- 出版時間:2017/3/1
- ISBN:9787508754987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P426.616
- 頁碼:46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中國水旱災害防治:戰(zhàn)略、理論與實務 澇漬災害防治》內容包括澇漬災害防治概論、澇漬災害綜合防治理論與方法、澇漬災害防治措施、澇漬災害防治效益。
第一篇 澇漬災害防治概論
第一章 澇漬災害概述
第一節(jié) 澇漬災害研究概況
第二節(jié) 澇漬災害成因及分類
第二章 我國澇漬災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特點
第一節(jié) 東北地區(qū)澇漬災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特點
第二節(jié) 華北地區(qū)澇漬災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特點
第三節(jié) 長江流域澇漬災害特點與問題
第四節(jié) 洞庭湖地區(qū)的澇漬災害問題
第五節(jié) 江漢平原湖區(qū)地區(qū)澇漬災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特點
第六節(jié) 黃河流域澇漬災害特點與問題
第七節(jié) 西北地區(qū)澇漬災害規(guī)律與特點
第八節(jié) 我國澇漬災害防治面臨的問題
第三章 澇漬災害治理概述
第一節(jié) 澇漬災害治理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澇漬災害治理歷程
第三節(jié) 澇漬災害治理的主要經驗
第2篇 澇漬災害綜合防治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澇漬災害綜合治理方法概述
第一節(jié) 澇漬災害綜合治理
第二節(jié) 澇漬分治標準及技術
第三節(jié) 澇漬兼治技術
第二章 排澇控制標準及理論
第一節(jié) 排澇綜合控制標準的要求與原則
第二節(jié) 排澇水文效應分析計算方法
第三節(jié) 排澇的環(huán)境效應分析計算
第四節(jié) 排澇對排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分析
第五節(jié) 排澇標準分析的經濟評價模型
第六節(jié) 排澇標準優(yōu)SHOU*選的多準則評價模型
第七節(jié) 排澇標準影響因素
第三章 農田排漬理論與排水計算
第一節(jié) 農田排漬標準及其理論
第二節(jié) 農田防鹽漬化排水標準及其理論
第三節(jié) 作物對奢水脅迫的敏感性與排水調控
第四節(jié) 受漬條件下作物的排水指標
第五節(jié) 調控地下水位的末級固定溝和吸水管間距計算
第四章 典型澇漬災害防治方法案例
第一節(jié) 暗管排水技術
第二節(jié) 溝井結合綜合治理技術
第三節(jié) 溝管結合綜合治理技術
第四節(jié) 井灌井排技術
第五節(jié) 城市內澇綜合治理實踐
第3篇 澇漬災害防治措施
第一章 排水工程概述
第一節(jié) 排水閘工程
第二節(jié) 排水站工程
第三節(jié) 擋潮閘工程
第二章 農田排水工程設計
第一節(jié) 地下水水位與澇漬災害
第二節(jié) 作物耐漬深度
第三節(jié) 地下排水流量
第四節(jié) 田間排水溝道設計
第三章 鹽堿地灌排水工程設計
第一節(jié) 鹽堿地的排水技術
第二節(jié) 鹽堿地的沖洗和壓鹽灌溉
第三節(jié) 鹽堿地區(qū)的井灌井排措施
第四節(jié) 鹽堿地治理案例
第四章 海綿城市研究與實踐
第一節(jié)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第二節(jié) 城市雨洪管理規(guī)劃設計
第四節(jié) 臺北市萬華區(qū)柳鄉(xiāng)里雨洪管理規(guī)劃設計案例研究
第4篇 澇漬災害防治效益
第一章 澇漬災害防治效益分析概述
第一節(jié) 澇漬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分析
第二節(jié) 治澇工程經濟效益分析計算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澇漬災害災情評估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澇漬治理的效果與效益
第一節(jié) 農田抗災能力
第二節(jié) 澇漬治理的免災效益
第三節(jié) 澇漬治理的經濟分析
第三章 澇漬災害防治的效益分析與計算
第一節(jié) 澇漬治理效益計算
第二節(jié) 排漬與治堿效益
第三節(jié) 經濟效果計算方法
第四節(jié) 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節(jié) 治澇工程經濟綜合分析
第六節(jié) 治澇工程經濟評價案例分析
4.雨洪的選擇性淹沒
雨洪的選擇性淹沒是指當發(fā)生特大暴雨而場地雨洪設施無法處理時,在先期規(guī)劃時進行的淹沒區(qū)規(guī)劃,通過優(yōu)先規(guī)劃,以盡量減少雨洪問題帶來的財物和生命損失的方法。從大的尺度來探討,淹沒區(qū)一般選擇為低密度的非建筑用地,如河流兩岸的帶狀公園、洪泛平原等。而從小的尺度來探討,其淹沒地可以是下沉空間、停車場、操場等小空間,除了作為公共的休閑、游憩空間使用,亦可以作為臨時性的滯留空間。選擇性淹沒策略要結合城市土地利用的調整,對于有高淹沒風險的場地,可以應用政策使淹沒區(qū)域的人們遷出,降低居住密集度,建筑底層可作為非居住、商業(yè)使用,并采用一層加高或者作為公共開放空間使用;或者通過將其更改為公園綠地等土地利用性質使用。對于規(guī)劃居住于選擇淹沒區(qū)的群眾,應該通過經濟補償措施,對其進行適當?shù)难a償,以降低財產損失,保障淹沒機制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