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文學是亞漢文學群山中的峰巒,與中國文學有很深的淵源。然而不僅我國學者研究尚少,近來由于日本漢文學研究的邊緣化,少數(shù)日本學者的研究著述也頻遭冷遇,因而十分期待力圖兼顧全面描述與個案研究的新著!丁疤焱狻鼻笏魑膸臁け容^文學研究學術叢書:五山文學與中國文學》選擇了極具代表性的五山詩僧,從文學思想、文化觀念、行為風范、宗教素養(yǎng)、個性特征等不同方面,梳理其與中國文化與文學的關聯(lián)。全書既有全景俯瞰似的概括,也能重點探討一些前人研究較少涉及的方面,使我們能夠讀到許多前人沒有談到的新見解。為進一步展開對五山佛教文化及其文化事業(yè)這一課題的研究構(gòu)建了良好的基礎。
1972年是中日政治關系重大轉(zhuǎn)變的年頭,也是文化交流上的拐點。中日兩國各自敞開緊閉多年的大門,從渤海、黃海與東海清風納客之日起,中國的日本文學研究就逐漸駛?cè)肓藢W術化的正常軌道,幾經(jīng)跌宕,一路提速。四十年來,中國學者將日本文學研究作為國學的一部分,中國學術的一部分,對鄰邊這一既近且遠的國度的文化,虛心感受,潛心鉆研,積累了令人驚異的成果。特別是對日本古代文學的研究,由于繼承了中國學術傳統(tǒng),同時又吸取了日本學者用心精微的學風,勤苦耕耘,精心培育,已栽種出大片的茂林修竹,繁花秀木。不過,就日本文學分期而言,中世文學研究還屬于一塊來客稀少、林木稚嫩的園地。
張曉希等著《五山文學與中國文學》即將出版,我能先睹為快,十分欣喜。五山文學與中國文學有很深的淵源,然而不僅我國學者研究尚少,而且近年來由于漢文學研究的邊緣化,少數(shù)日本學者的研究著述也頻遭冷遇,因而對于這樣力圖兼顧全面描述與個案研究的新著,十分期待。全書對五山文學產(chǎn)生的背景以及與佛教交流的關系等有很好的描述,對主要作者的代表性作品皆有所涉及,完成了研究者們?yōu)樽约阂?guī)定的任務,值得慶賀。
本書選擇了虎關師煉、夢窗疏石、中巖圓月、義堂周信、絕海中津、景徐周麟、一休宗純等極具代表性的五山詩僧,從文學思想、文化觀念、行為風范、宗教素養(yǎng)、個性特征等不同方面,梳理其與中國文化與文學的關聯(lián)。全書既有全景俯瞰似的概括,也能重點探討一些前人研究特長的方面,為進一步展開對五山佛教文化及其文化事業(yè)這一課題的研究構(gòu)建了良好的基礎。
張曉希(1957-)遼寧大連人,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日本古典文學、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現(xiàn)任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天津市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日本文學研究會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傳播與影響》、參與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文化概覽》、國家新聞總署重點出版項目《漢日大辭典編撰》,主持省部級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代表作有《中日古典文學比較研究》、《日本古典詩歌的文體與中國文學》、《五山文學與中國文學》、《中華文學概覽》(譯著)等。
第一章 五山文學與五山文化
一 禪宗東移人扶桑
二 宋學思想的傳播及根植
三 日本漢文學的巔峰——五山文學
四 從唐式茶會到日本的茶道
五 從宋元的山水畫到日本的山水畫
結(jié)語
第二章 虎關師煉的詩學思想
一 《濟北詩話》與中國詩話
二 唯理之適
三 醇全之意
四 盡美盡善
五 志、性情和雅正
結(jié)語
第三章 夢窗疏石的造園思想與風格
一 禪式庭園的開拓者——夢窗疏石
二 自然風景與造園
三 庭園樣式的轉(zhuǎn)變與造園
四 庭園主題的表現(xiàn)
五 造園思想——禪與隱逸
結(jié)語
第四章 中巖圓月的儒士風骨
一 憂國憂民之真情
二 守道與固窮的君子人格
三 待時而動的儒家隱逸觀
結(jié)語
第五章 義堂周信的文學觀
一 道理與文章
二 恬靜超脫的漢詩
三 義堂的文學思想
結(jié)語
第六章 絕海中津的文人風致
一 坦率之性與脫俗之心
二 源于中華的傳世詩作
三 澤被禪林的書畫藝術
結(jié)語
第七章 景徐周麟的禪儒一致思想
一 對求道精神的堅持
二 禪儒一致與政治理想
三 “身不隱心隱”的思想
結(jié)語
第八章 一休宗純的特異性
一 對儒家思想的繼承
二 對淡泊質(zhì)樸的古禪風的堅守
三 “身隱心不隱”的思想
結(jié)語
第九章 漢詩與文化交流
第十章 中日古代流散漢詩及其特點
唐代的張繼以《楓橋夜泊》一詩名揚天下。絕海的詩中有三首可見此詩之蹤影。僧人文煥章回姑蘇時,絕海以“楓落秋江水,鐘清夜泊船”來述說依依惜別之情,同時表達身在異鄉(xiāng)的自己的心情。詩句中的“楓”、“落”、“江”、“鐘”、“夜泊”、“船”雖皆見于張繼之詩,但由于姑蘇這一特定的地名,卻是詩景中常見的表達。絕海借鑒張繼之詩,并非為描寫姑蘇夜景,而在借其詩意,表達游子“對愁眠”之心。這種表達深化了詩的主旨,提高了詩的格調(diào),是“取意”之法。絕海借鑒《楓橋夜泊》所作的詩《鐘聲近》中有“清夜沉沉群籟收,疏鐘聲近月中樓”一句。萬籟俱寂的夜里,遠遠傳來稀疏的鐘聲,近在耳畔。鐘聲近,以有聲襯無聲,展現(xiàn)出一個靜謐的世界。詩將《楓橋夜泊》中的落月高高懸掛,去除烏鴉的啼叫,開拓更為靜寂幽遠的境界。這也是“取意”。如前詩一樣,未習其寂寥之心,而得月夜清幽閑靜之趣。無論人之情感,事物之情趣,皆為詩中隱藏之真意,即詩之宗旨。“取意”取原詩之真意,超脫形式上的模仿,注入新意。
絕海之“取意”亦見于對長詩賦之宗旨的濃縮。歐陽修作宋代文賦之典范《秋聲賦》。《秋聲賦》從對秋聲的描寫轉(zhuǎn)向?qū)竟?jié)變化的理性思考,陳述對人生的感傷,深深地抒發(fā)詩人對宦海沉浮的感慨。絕海亦從季節(jié)的推移來感悟人生,“秋聲一拂,青者化紅。人甚于物,勗哉爾童”。絕海之詩,未取《秋聲賦》中對人生的濃濃感傷,亦無其迫人之勢。絕海冷靜地品味自然的善變,得悟人生之理,以“勗哉爾童”勉勵后輩。雖說是“取意”,絕海卻在此“盜取”之意上增添了新意。
“溪邊古木弄殘暉,千里行人初到時。自說三年征役恨,誰能雙鬢不成絲”(《行人至》)是仿杜甫《兵車行》的主題而詠作的詩!侗囆小肥桥谐⒈频膯柎痼w的詩。詩人通過設問引出對窮兵黷武、禍殃百姓的憤懣之情!缎腥酥痢芬浴跋吂拍九獨垥煛睘樵娂尤胱匀坏谋尘埃杈笆闱,將全詩籠罩于靜寂暗淡的氛圍之中。“自說三年征役恨”一改杜詩一問一答的問答體,以“自說”獨白的形式敘情。正因有“自說”,行人與詩人的對話在詩的世界之外得以展開;蛘哒f,詩人自身雖未在詩中出現(xiàn),卻客觀地記述了行人的“自說”。這與杜甫《石壕吏》中“無問有答”的對話形式相似。換言之,絕海將杜甫《兵車行》中行人的恨以《石壕吏》的形式表達出來。自《兵車行》中“取意”,自《石壕吏》中取其構(gòu)造、即章法,開辟新的意境——即“取勢”。然而,讀者卻無法從絕海的《行人至》中感受到杜甫詩中那種難以言盡的憤恨。前文亦有觸及,絕海在室町時代是享有朝野尊重的稀有高僧。由于他位居五山官寺的最高位,雖處戰(zhàn)亂之世,卻未曾遭遇顛沛流離之苦,難以體味百姓析骸而炊之悲慘、鋒鏑余生之慶幸。因此,其詩中卻沒有杜甫鸞飄鳳泊的失意、對亂世的切身痛感與對社會的控訴。他站在禪僧的立場,以普度眾生的慈悲心述說著對民眾的同情。因此,相對于杜詩“沉郁頓挫”的詩風給予讀者的強烈印象,絕海之詩給人以輕快平穩(wěn)之感。
“諸昆若問南游事,八月飛槎兩浙間”(《贈笑山侍司還土州省親》①)、“到時諸昆如問我,倦懷不似昔清狂”(《送人之相陽》②)、“長安如有故人問,白首垂綸碧海前”(《送復無已歸京》③)明顯取《兵車行》中“有問有答”的形式。詩中流露的是對遠逝的過去的回想與懷念。①是在中國游學生活的回憶,②是“清狂”的過去,③雖述說如今的禪定生活,其實與①相同,是對中國的懷想與回憶。而且,此三首詩中皆有“若”或“如”,看似構(gòu)成了提問與回答,實際是絕海的自問自答。問答體的詩還有一首。“一笑問真宰,百年何寂寥”(《冬日懷中峰舊隱》)并非前述的“有問有答”,亦非“無問有答”,而取屈原《天問》的提問方式。東漢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提出“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日天問也①”。由于問天天亦不作答,故稱為“天問”。絕海也對著“真宰”提問,“百年何寂寥”,然而能作答的只有悟得真理的絕海本人。絕海向天問的,并非如屈原一樣的懷才不遇,而是不滿百年之人生的寂寥。其時,不知絕海是否已然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