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校輔導員專題培訓叢書”之一,從輔導員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出發(fā),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幾個重點進行了梳理,對非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的輔導員提供一些具體的策略與方法,同時對輔導員的自我成長略有述及。本書重視理論性和前沿性的結合,更重視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可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參考。
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我們策劃推出了這套高校輔導員專題培訓叢書。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中的重要群體,承載著學生的期盼、學校的重托、社會的厚望,在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輔導員工作也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工作。沒有職業(yè)精神的鼓舞、專業(yè)素養(yǎng)的支撐,沒有對輔導員工作之“道”的深刻體悟與自覺遵循,就沒有對輔導員工作的勝任,就沒有一批批出色的大學生“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的涌現。輔導員角色承載的光榮與責任、輔導員工作的專業(yè)性要求,以及輔導員工作對象、環(huán)境、條件的多變日新等等交匯在一起,便向所有已經或將要工作在輔導員崗位上的朋友們,提出了圍繞崗位職責與使命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超越的要求。
這套叢書,便是基于上述認識而撰,希望她成能夠為輔導員朋友們所喜歡,成為輔導員朋友們實際工作中的有益助手。
這套叢書,努力在“小”“!薄皩崱薄靶隆鄙贤伙@特色!靶 ,表現在構成叢書的每一冊篇幅都不大,平均每冊15萬字左右,努力以簡潔明快之文傳播知識、闡述道理;“專”,表現在每冊圍繞一個專題展開,且每一專題的展開,努力突出“問題意識”、因循“問題的邏輯”,而非著力構建嚴整的學科或學理體系;“實”,表現在注重思想性、講求知識性的同時,更加注重突出實用性,努力將“要精,要管用的”要求落到實處;“新”,表現在力求比較準確、全面地反映每一專題上國內外研究的新成果、實踐的新進展,力求講新語、啟新思、致新知。
根據這一構思,叢書設計了《大學生主題教育》《大學生黨團建設》《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輔導與健康教育》《大學生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大學生職業(yè)生涯教育》《輔導員實訓案例指引》《輔導員如何開展科學研究》八個專題。這些專題,均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任務、內容密切相關,與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需要密切相關,也與輔導員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密切相關。我們將根據輔導員工作的需要,及時策劃新的專題納入叢書,以豐富的專題性努力滿足輔導員學習、培訓的多樣性需求。
叢書的推出,得力于學界同仁的精誠協同。來自國內8個高校、部門的專家學者、業(yè)務骨干的鼎力支持、熱情參與促成了叢書的及時面世。他們多數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具有活力的學者,又都具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豐富的領導和實務經驗。作者團隊的這種構成,或許使得叢書能夠更加切近地與輔導員朋友們交流思想、分享經驗。
叢書的推出,離不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鼎力支持。馬雷、張新峰諸君富有遠見地提出了編撰這套叢書的倡議,王楊等為叢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對于他們關注、支持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深情厚誼,我們無疑應當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們期待著輔導員朋友們對這套叢書的批評
第一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新觀念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新趨勢
第三節(jié) 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職能
第二章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表現
第二節(jié)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第三章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現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評估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甄別
第四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及危機干預
第一節(jié) 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選擇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早期發(fā)現
第三節(jié) 大學生自殺及其預防
第五章 大學生個體心理輔導實務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心理輔導及其理論基礎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個體心理輔導的基本技能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個體心理輔導范例
第六章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實務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理論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領導
第七章 輔導員心理健康的提升
第一節(jié) 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現狀分析
第二節(jié) 影響輔導員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三節(jié) 促進輔導員心理健康的路徑
附錄 大學生團體輔導實例
后記
《大學生心理輔導與健康教育》:
。ǘ⿲W校環(huán)境
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的另一個環(huán)境因素是學校。學校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的環(huán)境和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著更為直接和深刻的影響。
第一,學校的整體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著較大影響。在大學,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匯成一個群體,他們各自的生活習慣、性格、興趣有所不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些同學很難適應。有的大學生想和別人交往,但又怕被人拒絕、拋棄,結果不敢與人交往,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封閉起來;有的大學生由于異性交往恐懼或失戀致使感情遭受挫折而產生了閉鎖心理;有的大學生由于性格上的不合群,在同學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長期獨來獨往;有的大學生雖有良好的溝通愿望而不得其法,常常引起誤解,心理不愉快。這些現象發(fā)展下去,必然影響身心健康。
第二,學校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有較大影響。一是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生活的深刻體驗。雖然對大學這一新環(huán)境既充滿新奇與興奮,又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感逐漸消失,一切都顯得很平淡,加上對大學相對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不習慣、對大學集體生活的不適應,由此產生對家人的眷戀和依賴感,產生孤獨、壓抑、空虛等心理障礙,二是部分學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不足。因此,在輔導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大學生中出現的一些突出的心理障礙個案,在查找原因時往往發(fā)現與其早期經歷相關,其心理問題在中小學階段要么被壓抑下來了,要么仍在積累的過程中,到了大學階段,學習壓力仍然沒有減少,外部約束相對減少,隱藏的、壓抑的心理問題就爆發(fā)出來了。
。ㄈ┘彝キh(huán)境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是個體身心發(fā)展受到最早影響的環(huán)境因素。一方面,大學生是家庭的一員,在家庭中擁有確定的身份,并承擔明確的義務和責任,享受應有的權利;另一方面,大學生和家庭及其他成員間存在著復雜的心理關系。緣于親情關系,大學生的思想、情感被家庭牽扯、左右;大學生個體對生活事件的反應實際上是家庭對生活事件反應的縮影,大學生心理狀況的呈現,在某種程度上是家庭現有狀況的反映或家庭矛盾的宣泄口。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員的心理行為異常。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來,而學校的復雜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家庭的情緒氛圍、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家庭結構和家庭經濟狀況。其中父母對待子女的態(tài)度是最關鍵的。
首先,家庭氛圍對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fā)展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家庭成員之間親密度低,易導致情緒問題的出現;在家庭中不能順利表達自己的情感就不能緩解成長中的困惑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不能形成具有安全感的人格特征,從而進一步形成人際溝通障礙;矛盾性高的家庭,其成員之間通常矛盾沖突較多,更會感覺到壓抑和焦慮。因此,如果家庭成員對社會發(fā)展狀況了解,視野開闊,對子女的心理需求包容性大,易增進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關系融洽,有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長。
其次,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個體的心理發(fā)育、人格形成、歸因方式及心理防御能力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在步人社會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言談舉止的影響,不同的家庭教育必然產生不同的結果。埃里克森指出,如果個體沒有得到父母的細心關懷,而遭受忽視、拋棄、敵視,他們長大后則不會信任他人,不信任周圍環(huán)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感受到持續(xù)不斷的焦慮并產生神經官能癥的精神防御癥狀,他們將用這種方式去應付他們所看到的世界。弗洛姆也指出,如果個體被父母多年錯誤對待,他們將變得虛弱,長大后將變得焦慮和脾氣變化無常,其結果就是形成神經官能癥的性格結構。
第三,家庭結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家庭結構是家庭成員之間穩(wěn)定關系的模式。家庭結構的劃分方式比較多,按家庭成員的構成來劃分,可分為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聯合家庭和單親家庭。在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數量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家庭的結構特點,必然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相應的影響。來自中國礦業(yè)大學心理健康中心的追蹤調查發(fā)現,獨生子女焦慮項均值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而強迫、抑郁項均值顯著低于非獨生子女;家庭結構不完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很大,如果父母、學校老師不加以特別的關注,其心理容易受到影響。許多研究表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不良影響,單親學生更易于形成極端人格或人格障礙。寄居家庭、重組家庭的學生,均表現出明顯的強迫和抑郁情緒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