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全集日記(套裝共4冊)》自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終,時間跨度長達三十余年。在這150余萬的文字當(dāng)中,詳細記錄了曾國藩每日的工作、學(xué)習(xí)和生活,展現(xiàn)了這位大人物從壯年到老年的成長軌跡和心路歷程。日記涉及修身、養(yǎng)性、讀書、治學(xué)、治家、為官之道、處事之方等諸多方面,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對當(dāng)今讀者有一定借鑒意義。日記所處的時代時局動蕩,內(nèi)有太平天國起義,外有列強環(huán)伺,曾國藩作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參與者,他的日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以書生身份而克平亂世,戎馬倥傯間亦為學(xué)不倦,并在事業(yè)和學(xué)問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數(shù),而曾國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軍之危,救清廷與累卵之間;有家書傳世,著書立說,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對天津教案的處置不力。這一切使其文韜武略、傳奇一生始終為人們評說紛紜,也使他成為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體現(xiàn)就是這套《曾文正公全集》。《曾國潘全集》由曾國藩的35位門人編校而成,收錄了曾國藩一生主要的學(xué)問精華,包括奏稿、批牘、書札、文集、詩集、日記、雜著、十八家詩鈔、經(jīng)史百家雜鈔、經(jīng)史百家簡編、鳴原堂論文、求闕齋讀書錄等,從不同的側(cè)面反映了這位“千古第1完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實踐,語言平實易懂,同時又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編輯者在原文的基礎(chǔ)之上,也進行了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圖將曾國藩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將曾國藩的學(xué)問傳于后世。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晚清名臣,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被梁啟超稱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國藩1811年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今婁底市雙峰縣),1838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輝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xué)士、一等毅勇侯。曾國藩一生以創(chuàng)立湘軍、開啟中國近代洋務(wù)運動以及在識人用人方面的成就而為世人所熟知。
第一卷
道光十九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道光二十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
咸豐九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
第二卷
咸豐十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
十月初三日,岱云以諍言勸余
一早,心囂然不靜。辰正出門拜何子敬,語不誠。至岱云處,會課一文一詩,謄真,燈初方完。僅能完卷,而心頗自得,何器小若是!與同人言多尖穎,故態(tài)全未改也。歸,接家信。岱云來,久談,彼此相勸以善。予言皆已所未能而責(zé)人者。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謂我無處不著怠慢之氣,真切中膏盲盲也。又言予以朋友,每相恃過深,不知量而后入,隨處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齟齪,大者兇隙,不可不慎。又言我處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須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藥石也。(天頭,直哉,岱云克敦友誼)默坐,思此心須常有滿腔生意;雜念憧憧,將何以極力掃卻?勉之!復(fù)周明府樂清信。利心已萌,記本日事。
道光二十二年
十月二十三日
早起,去雨三家會課,同人閑話甚久,已正尚未動筆。飯后,余逃課歸,走寄云家談,因與圍棋一局。歸,剃發(fā)。讀杜詩,涉獵。出門拜客三家。遇樹堂,見其靜整有進境,歸。燈后寫冊頁一開,臨貼二百五十字。是日會課,即宜守規(guī)敬事,乃閑談荒功,又溺情于奕。歸后數(shù)時,不一振刷,讀書修忽,自棄至矣。乃以初戒吃煙,如失乳旁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無可為之事矣。急宜猛省,記本日事
咸豐八年
八月
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