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修史的傳統(tǒng)。面對浩如煙海的史籍,如何得其精要,把握大略,從而獲得鏡鑒,反思過往,指引當(dāng)今,是不少人常思索的問題。
《資治通鑒》這部偉大的編年體巨著,正是在這種指導(dǎo)思想下寫成的,由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政治家司馬光及其助手劉斂、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歷時十九年而編纂成功,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下訖后周顯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
司馬光等人為此書付出了巨大辛勞,也達(dá)到了預(yù)期目標(biāo)。書甫告竣,宋神宗即予嘉獎,并認(rèn)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欽賜書名。千百年來,此書一直被后世歷代帝王作為治世教科書使用。事實上,除政治方面外,此書對于古代的歷史、文化、軍事、風(fēng)俗等方面均有涵映,書中取材廣泛,裁減精當(dāng),除歷朝正史外,還大量參考了雜史、文集、筆記等史料。執(zhí)筆人司馬光、劉攽、劉恕等人均為史學(xué)名家,持論平允,文采出眾。此書問世至今,廣受好評,是受眾面*廣的史書之一。清代學(xué)者王鳴盛盛贊此書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xué)者必不可不讀之書”,并非虛言。
卷第一 周紀(jì)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安王元年至二十六年
烈王元年至七年
卷第二 周紀(jì)二
顯王元年至四十八年
卷第三 周紀(jì)三
慎靚王元年至六年赧王元年至十七年
卷第四 周紀(jì)四
赧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
卷第五 周紀(jì)五
赧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
卷第六 秦紀(jì)-
昭襄王五十二年至五十六年 孝文王元年 莊襄王元年至三
年 始皇帝元年至十九年
卷第七秦紀(jì)二
始皇帝二十年至三十七年 二世皇帝元年
卷第八 秦紀(jì)三
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
卷第九 漢紀(jì)-
高帝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 漢紀(jì)二
高帝三年至四年
卷第十一 漢紀(jì)三
高帝五年至七年
卷第十二 漢紀(jì)四
高帝八年至十二年 惠帝元年至七年
卷第十三 漢紀(jì)五
高后元年至八年 文帝前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四 漢紀(jì)六
文帝前三年至十年
卷第十五 漢紀(jì)七
文帝前十一年至十六年后元年至七年 景帝前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六 漢紀(jì)八
景帝前三年至七年 中元年至六年后元年至三年
卷第十七 漢紀(jì)九
武帝建元元年至六年 元光元年
卷第十八 漢紀(jì)十
武帝元光二年至六年 元朔元年至四年
……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涂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后,而此人欲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jǐn)避之耳!蹦松嶂Tプ層制嵘頌榘],吞炭為啞,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不可!既已委質(zhì)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毕遄映,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魯之子于代,日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為趙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趙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蹦斯矚⑵渥樱瑥(fù)迎浣而立之,是為獻(xiàn)子。獻(xiàn)子生籍,是為烈侯。魏斯者,魏桓子之孫也,是為文侯。韓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為景侯。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韓借師于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趙借師于魏以伐韓,文侯應(yīng)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比巫唬骸熬弥猩,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蔽暮類,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文侯與田子方飲,文侯曰:“鐘聲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聞之,君明樂官,不明樂音。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蔽暮钤唬骸吧啤!弊訐舫觯馓镒臃接诘,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有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對曰:“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dāng)命!蔽暮钤唬骸跋壬R事勿讓!笨嗽唬骸熬ゲ旃室。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dá)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崩羁顺,見翟璜。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克曰:“魏成!钡澡奕蛔魃唬骸拔骱邮貐瞧,臣所進(jìn)也;君內(nèi)以鄴為憂,臣進(jìn)西門豹;君欲伐中山,臣進(jìn)樂羊;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jìn)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jìn)屈侯鮒。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fù)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相于克,克之對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nèi);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所進(jìn)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對,愿卒為弟子!”
吳起者,衛(wèi)人,仕于魯。齊人伐魯,魯人欲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或譖之魯侯曰:“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今又殺妻以求為君將。起,殘忍薄行人也!且以魯國區(qū)區(qū)而有勝敵之名,則諸侯圖魯矣!逼鹂值米,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庇谑俏暮钜詾閷,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疽,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