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常識做教育》圍繞教育常識,從教育公平、教育底線、教育良知、教育責任、鄉(xiāng)村教育、教育安全等六個方面,精選了教育名家儲朝暉近十年在各主流教育媒體發(fā)表的教育觀察、思考與銳評,既叩問教育現(xiàn)狀,針砭時弊,又富有建言,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議。本書對于警醒教育從業(yè)者的教育良知,促進教育的良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名家儲朝暉全新力作。
書稿內(nèi)容的醞釀與積淀歷經(jīng)十余年,文字既富有溫度,又富有厚度,難得的良心之作。
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教育的拳拳之心與殷切期望,所言所呼既事關教育的內(nèi)核與要害,又事關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切身利益。
叩問教育常識,既富有警醒性,又指明改進的有效路徑,不空喊口號,不嘩眾取寵。
適合教師共讀,對于警醒教育從業(yè)者的教育良知,回歸常識做教育,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推薦文章:
序 面對教育的不完美
3 教育如何令人放心
38 比上學路更堵的是僵化的細想觀念
139 做人是*基本的教育
198 中國校車與美國校車有何不同
面對教育的不完美
1981年秋天第一次知道陶行知,到屯溪的延安路看了他的生平事跡展覽,便被他吸引了,此后寫了首自勉打油詩:
八一秋風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拋卻身邊半根草,人類優(yōu)教度此時。
由此確定了自己教育是我的職業(yè),研究是我的生命,把教育辦得更好是我的人生目標的人生定位。
自1983年開始作教育與社會調(diào)查,30多年來對教育實地調(diào)查、實踐、思考,積累了太多的心里話。其實這些話或許都是常識,但沒有這些經(jīng)歷和體驗的人尚不知道這些常識。于是現(xiàn)實中的教育被各方面的壓力擠得類似腌菜粑,既不好看,也不好吃,總是酸溜溜的,甚至對人的健康成長發(fā)展還有不小的傷害,但人們不得不把它放在嘴里嚼個不停,甚至還要被迫咽下去。
到了知天命之年,這些心中的常識常被一些媒體約稿掏出來,但都比較零碎。多位出版人都跟我說:你何不將它們結集出版?可一直忙這忙那沒時間做這件事。直到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一再敦促,才有這個教育評辨系列的集子出來。
書中所收文章是最近十年來各媒體約寫的稿子。這些文稿確實是我就所思考的問題寫成,事先沒有設計整體框架,但與教育的實際問題緊密扣合。將該系列取名評辨是由于所收文章基本采用了評論辨析的文體和表述方式,對現(xiàn)實教育各個方面有批判、鞭撻的意蘊,也有講理、分析的成分。
總體上我覺得中國教育經(jīng)過近70年的齊步走,走得人們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獨自去走路了,不會一個人依據(jù)自己的興趣自主地邁開步子;近一二十年又以同一個起跑線為標準,讓不少人產(chǎn)生起跑線上的恐慌,所有的人都想擠進同一個跑道賽跑。從遵從人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看,齊步走和所有人在一條跑道上跑步都不對。散步才是治愈中國諸多教育病的良方。因為散步是自由、自主地隨意走,每人確定自己的目標,不按規(guī)定的路線和路程,自己選擇時機和路程長短,這樣每個人才能成長為最好的自己。中國教育當下需要的正是每個人自主地邁出自己的腳步,以自己適合的速度、方式,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目標,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如何走,這樣才能從根子上解決教育的各種問題。
這個系列對每位教育當事人是清醒劑,從不同角度和路徑構成解決教育問題的整體對策體系。中國當下的教育問題,就好比是一枚硬幣,或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多面體,它的一面是各級政府,另一面是參與教育的民眾,還有一面是媒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在其中起著聯(lián)絡、反饋以及其他各種作用。當人們對政府的某些做法不滿時,可以找到政府這些做法的民眾基礎、媒體的盲視、社會組織的無能;而當人們審視教育上的不當行為時,發(fā)現(xiàn)它又與體制以及政府的某些政策和做法相關,與政府管理者的素質(zhì)相關,也與社會各方面的見識和發(fā)展水平相關。
表面看來這些問題好像無解,其實這個解有多個方面,多個主體。這個系列就是基于這樣的假定去從多個方面求解中國教育問題。每一位讀者,每一個與教育相關的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選擇、表達、參與改變當下不完美的教育,也都可以運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變教育,改變自己的生活,乃至改變社會。
如果這個社會有更多的人這樣想,并身體力行地去做,那么教育和我們的生活就會一天天地好起來。
儲朝暉
2017年于北京
儲朝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全國第三方教育評價機構聯(lián)誼會主席,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2010年入選影響中國時代進程100人之十大教育工作者,2012年被網(wǎng)易評選為年度教育意見領袖,2014年入選搜狐2014中國教育推動者。出版有《中國教育再造》《教育改革行知錄》《中國幼兒教育憂思與行動》《多維視野中的生活教育》《理想大學》《以人為本的教育轉(zhuǎn)型》等。
序 面對教育的不完美 / 1
第一輯 最不能丟的是教育良知
教育是一項被賦予特殊使命的工作,無論社會上發(fā)生什么,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教育必須是干干凈凈的,否則就是反教育。須以此為準則,自覺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還教育一片潔凈天地。
教育如何令人放心 / 3
教育應補上敬畏生命這一堂課 / 6
及時兌現(xiàn)教師工資是政府的義務 / 8
教師被慈善說明什么 / 10
簡政是師生減負的前提 / 13
破解擇校熱,應打破利益共同體 / 15
替考事件暴露懲治乏力法治缺位 / 17
消除教育腐敗應依法治教 / 19
紅牌專業(yè)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機理值得警惕 / 21
逃回北上廣 / 23
地震后的三點建議 / 26
救災是一種社會重建 / 28
免費教育和義務教育不能混為一談 / 31
讓法治陽光普照校園 / 33
第二輯 堅守教育的底線
中國教育近幾十年發(fā)展出現(xiàn)過這樣那樣的偏差,深入分析出現(xiàn)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如何看待人上出了問題。沒有把人當成教育的主人,沒有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淡化人,壓低人,以行政意志為本,以經(jīng)濟發(fā)展或者某個功利的追求為本,以政績?yōu)楸,或把人僅僅當作工具的教育,肯定不是科學發(fā)展的教育。
比上學路更堵的是僵化的思想觀念 / 37
以人為本的教育首先必須尊重人 / 39
以人為本的教育才能科學發(fā)展 / 42
懲戒之矛不得觸及學生權利之盾 / 44
禁止老師參與奧數(shù)是迎風揚帆 / 46
男女平等,不等于無差別 / 48
封殺奧賽同樣是非理性的 / 50
普通高中化債需厘清政府學校責權 / 52
弒師案顯示師生心理距離達到警戒線 / 55
學校規(guī)模適度是責任的底線 / 57
教育經(jīng)費管理存在多項問題,回應質(zhì)疑制度亟須建立 / 59
頻繁裝修戳中教育經(jīng)費投入漏洞 / 63
專業(yè)權力空虛致論文買賣有機可乘 / 65
需要從源頭上消除代寫論文的需求 / 67
第三輯 叩問教育公平
令人擔憂的是,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制度環(huán)境尚未穩(wěn)固建立。社會貧富與權力差距繼續(xù)擴大,按權力大小擇校與按付費多少擇校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一些地方的擇校由小升初延伸到幼升小,甚至延伸到選擇幼兒園……事實表明教育公平問題依然嚴重。
教育公平惡化 / 71
入公熱只會推高入園難 / 75
公平是對所有人都有利的安全機制 / 77
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改善途徑 / 79
走出教育公平的觀念誤區(qū) / 83
擇校費爭議當止于公開可循的程序 / 90
規(guī)范教師補充利于教育均衡 / 92
多些實地調(diào)查,多些實質(zhì)公平 / 94
穩(wěn)定小升初,實現(xiàn)教育均衡的新起點 / 96
大城市就近入學成果還需再鞏固 / 99
多校劃片有利于教育均衡 / 101
就近入學條件不能層層加碼 / 103
探索教育目標公平,實現(xiàn)人人教育平等 / 105
促進公平,提高質(zhì)量,滿足需求 / 109
義務教育公平的矛盾分析 / 112
教育均衡還要通過民意考核 / 128
零擇校不是教育公平與均衡的終點 / 130
第四輯 教育需要情懷,更需要責任
當我們從事一件與教育相關的事時,當我們身處與教育相關的環(huán)境時,我們都是教育工作者,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教育責任,都可以從有利于小孩子成長和發(fā)展的角度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進,小到一舉手一投足,大到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培養(yǎng)公民是教育的重要責任 / 135
做人是最基本的教育 / 138
城市實施免費義務教育關鍵在于取消擇校費 / 141
每個人都有對教育的責任 / 143
應叫停校際不均衡而非個性化教學 / 145
教育問責也須落到實處 / 147
教育局長專業(yè)化是個真問題 / 149
該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 151
就讀地高考應抓住關鍵系統(tǒng)推進 / 153
考務工作亟須還原專業(yè)主導 / 155
陶行知建設好政府的一次努力 / 158
全納教育理念的適用與運作 / 160
追問災區(qū)重建學校質(zhì)量 / 166
第五輯 怎樣破解鄉(xiāng)村教育難題
要注重改善鄉(xiāng)村教師進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進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育生態(tài),而不能簡單認為給鄉(xiāng)村教師提高工資待遇,鄉(xiāng)村教育就能徹底改善。因為資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是萬能的,也不能簡單認為只要把資金撥付下去,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了。
鄉(xiāng)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就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 171
希望工程不斷成長才有希望 / 176
改變鄉(xiāng)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師主意 / 178
解貧困地區(qū)師資荒可特事特辦 / 180
保障尊嚴是給鄉(xiāng)村教師的最美禮物 / 182
重振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需走簡政之道 / 184
鄉(xiāng)村學校建在村民心上才不會空 / 186
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亟須改善和發(fā)展 / 188
更好滿足農(nóng)村對教育的真實需求 / 190
第六輯 沒有安全,教育無從談起
一些學校為了避免學生安全出現(xiàn)問題,喜歡讓學生們盡可能待在教室里,減少室外活動,更別說校外活動了。但是,越是這樣,孩子們的體質(zhì)和自我保護能力越差,反而更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們成了溫室里的花朵。
對學生春游應摒棄鴕鳥思維 / 195
中國校車與美國校車有何不同 / 197
呵護學生安全出行不應止于警車護送 / 200
教師介紹學生打工蘊含高風險 / 202
學生信息安全隱患不是小漏洞 / 204
演習變?yōu)牡湵┞栋踩逃?jīng)驗嚴重不足 / 206
想去野外冒險,請先評估風險 / 208
防范校園性侵須嚴格執(zhí)法 / 210
如何使青少年免受網(wǎng)絡欺凌? / 212
保護兒童亟須提升父母監(jiān)護能力 / 215
孤獨癥兒童教育保障體系亟待建立 / 217
校車現(xiàn)象敲擊著教育的定勢思維 / 219
加強校園安保并非長久之計 / 222
責任心是學生生命安全保障的基石 / 225
后 記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