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二百六十余年的學術界,特別是干嘉學者,都圍繞著“許鄭之學”努力用功。凡是探討文字的,便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依據;研究經學的’便奉鄭玄的羣經注說為宗主。有的學者,甚至將畢生的心思才力,投入一部書的深入鉆研。當時樸實治學的精神,形成了風氣,各效所能,寫出了不少專著,留下了豐富成果,給予后來研究古代文字和整理文獻遺產的人們以莫大的方便。這種成績,應該在中國學術史上大書特書而不容湮沒的。
清代二百六十余年的學術界,特別是干嘉學者,都圍繞著“許鄭之學”努力用功。凡是探討文字的,便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依據;研究經學的’便奉鄭玄的羣經注說為宗主。有的學者,甚至將畢生的心思才力,投入一部書的深入鉆研。當時樸實治學的精神,形成了風氣,各效所能,寫出了不少專著,留下了豐富成果,給予后來研究古代文字和整理文獻遺產的人們以莫大的方便。這種成績,應該在中國學術史上大書特書而不容湮沒的。
道咸以下,治學道路雖已變化,但是宗尚“許鄭”的學術氣氛’從來沒有輕淡過。所以我們說,有清一代的學術界,完全為“許鄭之學”所籠罩了’也不失之夸大!有些學者自號為“娜齋”,為“汶民”,為“郎園”;或者自號為“鄭盒”,為“鄭龠”,為“儀鄭堂”,為“鄭學齋”,為“許鄭學廬”;都充分體現了學者們傾慕“許鄭”之情。
究竟許慎和鄭玄,在學術研究工作上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對當時和后世的貢獻有多大?在今天是值得好好總結的.
我過去為了總結許慎在文字學方面取得的成就,重新整理了他的著作’成為《說文解字約注》。將自宋以來數十百家的異說,去粗取精,肯定他們的創(chuàng)見,揚棄他們的謬解。對許書本身,也采用金文、甲文,作了許多補充和訂正。將許慎在文字學方面的貢獻,有重點地又寫在《廣文字蒙求》裹面,總結下來了。
鄭玄是漢代杰出的文獻學家。他對羣經都做了整理和翻譯的工作影響于后世學術界為最大。我在年輕的時代,治學的門徑和方法,都受了清代學者的影響,對鄭氏的《三禮注》和《毛詩箋》,是很尊重的。在學習過程中寫了許多筆記,輯錄了一些精義。到了晚年,才用舊有叢稿為基礎,總結鄭學的成就,寫出了《鄭學敘錄》、《鄭氏校讎學發(fā)微》、《鄭氏經注釋例》、《鄭學傳述考》、《鄭雅》等五種。大約鄭氏一生在學術上所作出的貢獻,已經總結在這裹面了。后又推衍鄭氏聲訓之理,效《釋名》之體,以究萬物得名之原’撰成《演釋名》一書,實際也就是張大鄭學的寫作,因與上述五種,合刊為《鄭學叢著》。
鄭學叢著
前言
鄭學敘錄
鄭氏校讎學發(fā)微自序
鄭氏校讎學發(fā)微
鄭氏經注釋例自序
鄭氏經注釋例
鄭學傳述考
清代揚州學記
前言
第一章 敘論
第二章 王懋竑
第三章 王念孫(附王引之)
第四章 汪中
第五章 焦循(附焦廷琥)
第六章 阮元
第七章 劉文淇(附劉毓崧、劉壽曾)
第八章 劉師培
附錄:清代揚州學者年表
顧亭林學記
序言
綜述
分論一一顧氏在學術上各方面的成就
簡評:顧氏一生行事和學術總的估價
附記:顧氏生平論學取友的一斑
清儒學記
清儒學記自序
顧炎武學記第
張履祥學記第二
顏李學記第三
戴震學記第四
錢大聽學記第五
浙東學記第六
湖南學記第七
揚州學記第八
常州學記第九
孫飴讓學記第十
儒家經傳散論
經傳標題辨惑
讀《易》三則
《尚書》二十八篇中之精語
《偽古文尚書》可降低時代去讀
《詩》三百篇中可取之語
詩禮二者尤教民之本
禮樂之體用
人道之極歸于愛敬
孔子言論之精華
孟子言論之精華
戰(zhàn)國以后儒學分為二途
荀子二則
兩戴《禮記》
《爾雅.釋親》答問
附錄一:張舜徽先生年譜簡編
附錄二:張舜徽先生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