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強調,歷史是很好的教科書。本叢書分別選取在共和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轉折或引起過社會加速發(fā)展的12個年份為切入點,以生動的文筆和翔實的資料記述這些年份發(fā)生的重要歷史事件。本書以生動的文筆和翔實的資料記述了1978年前后中國發(fā)展的歷史:本書較為詳細的介紹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后,中國在兩年撥亂反正的徘徊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以及波及全國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始末,重點敘述了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實現(xiàn)了偉大的歷史轉折,即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上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確道路。
讀點國史:輝煌年代國史叢書選擇在共和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轉折或引起過社會加速發(fā)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2個年份為切入點,一年一本,以生動的文筆和翔實的資料記述了這一年份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描述其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狀況和社會風貌,論述其在新中國65年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
叢書共12卷,分別為: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國》
《大業(yè)宏圖1954年的中國》
《意氣風發(fā)1956年的中國》
《關山飛渡1962年的中國》
《激蕩歲月1976年的中國》
《偉大轉折1978年的中國》
《春潮涌動1984年的中國》
《迎風破浪1992年的中國》
《繼往開來1997年的中國》
《眾志成城2003年的中國》
《奧運騰飛2008年的中國》
《筑夢輝煌2013年的中國》
★ 歷史是很好的教科書;
★ 12節(jié)點,濃縮新中國國史精萃;
★ 1978年之里程碑意義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改革開放大序幕;
★ 一日輕松讀國史:感名家學術精粹,品樸實暢達文字
☆ 輕松讀國史
☆ 品名家精品
☆ 感輝煌時代
總前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七十周年之際,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付梓,是從事國史研究的專業(yè)人士理應做到的分內之事。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把黨史、國史的學習提到各項事業(yè)前進的必修課的高度,這還是第一次!蹲x點國史:輝煌年代國史叢書》正是落實習近平這個號召的具體行動。它以正史的姿態(tài)普及國史知識,用它的品位在讀點國史中盡一份社會責任。
這套《讀點國史:輝煌年代國史叢書》選擇在共和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或者引起社會加速發(fā)展并充實著重大事件的12個年份為時間節(jié)點,一年一本,各自成卷,構成了共和國歷史的基本框架。
如果從完整的紀年看,1950年無疑是新中國的第一年。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被人們稱為國之瑰寶的宋慶齡,當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將1950年稱作第一年的新中國。這一年,我們的共和國到處洋溢著欣欣向榮的新氣象。新社會、新政府、新生活、新天地……大到國家關系,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人們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新舊社會兩重天,感受到中國的歷史巨變。當然,這僅僅是開始,更為波瀾壯闊的變遷還在后面。在共和國歷史中,1950年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義,就在于它是一元初始,萬象更新。
1954年之所以是大業(yè)宏圖,皆因這一年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毛澤東主持制定了共和國第一部憲法。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出席重要的國際會議,提出劃時代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建立國際關系新秩序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令人信服的實踐基礎。這一年又是過渡時期總路線公布后的第一年,公私合營和農業(yè)合作化運動,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完成。接下來召開的中共八大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基本解決,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jīng)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為此,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就是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yè)國。這一年,雙百方針的提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使整個科學文化事業(yè)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1956年的的確確是意氣風發(fā)的一年。
從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是共和國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這其中既充滿艱辛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這十年間,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年初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對推動國民經(jīng)濟全面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9月召開的黨的八屆十中全會未使左傾錯誤在經(jīng)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上得到徹底糾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還有發(fā)展。國內形勢困難曲折,國際局勢錯綜復雜。印度不斷在中印邊界制造事端,中國軍隊被迫自衛(wèi)反擊。中蘇兩黨分歧加劇,國際共運的爭論和分歧達到新階段。用關山飛渡來概括這一年,較為貼切。
1976年可謂大悲大喜。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的錯誤至此已進入第十個年頭,三位偉人相繼離世,四人幫倒行逆施,唐山大地震損失慘重,國民經(jīng)濟瀕臨崩潰邊緣。中國人民在關乎國家與民族命運的大搏斗中終于再次贏得勝利。噩夢醒來,艷陽高照。所謂激蕩歲月,暗含這一年各種矛盾膠著、較量,經(jīng)歷著動蕩和激變,代表著正義的力量終于取得了勝利的那樣一種狀態(tài)。
1978年是共和國歷史上經(jīng)歷偉大轉折的一年。粉碎四人幫后,我黨為肅清左的影響,為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遇到阻力。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黨再次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政治、思想、組織等領域全面開始了撥亂反正,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偉大轉折成為新的起點。
1984年,農村改革使糧食產量第一次突破4億噸,基層政權建設完成了政社分離,建立了鄉(xiāng)政府和村民委員會,人民公社體制不復存在。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jīng)濟同商品經(jīng)濟對立起來的傳統(tǒng)觀念,為經(jīng)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對外開放邁出新的步伐,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根據(jù)一國兩制的構想,中英兩國政府簽訂了聯(lián)合聲明,香港問題圓滿解決。這一年,可謂春潮涌動。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fā)表重要談話,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同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大作出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確立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領導地位;明確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強調抓住機遇,加快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推進改革開放躍上新臺階,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船迎風破浪,駛上新的航程。
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進一步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并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確定了跨世紀發(fā)展的宏偉藍圖,明確回答了國際國內普遍關注的鄧小平逝世后中國怎樣繼往開來的重大問題。
2003年,是中國發(fā)展進程中重要而非同尋常的一年,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改革開放25年的實踐中、從抗擊非典疫情的斗爭中獲得重要啟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促進經(jīng)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從單純追求經(jīng)濟增長,到促進經(jīng)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這是中國發(fā)展觀的重大進步,適應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200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十一五規(guī)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們應對國際經(jīng)濟形勢復雜變化、保持經(jīng)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重要一年。中國人民同心同德、頑強拼搏,成功抗擊南方部分地區(qū)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舉辦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繼續(xù)提高。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加強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嚴峻挑戰(zhàn),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做出了新的貢獻。這一年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人民隆重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作出了部署。
2013年在新中國歷史上值得書寫,不僅因為這一年是新一屆政府產生之年,而且因為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和紀律切實需要加以整頓,黨內腐敗蔓延正在侵蝕黨的肌體,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改革開放到了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如何讓多年的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而不僅僅是一句漂亮的口號;粗放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付出了太多的資源和環(huán)境成本的代價,必須下大決心轉變。這一年,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中央在治黨治國治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征程上都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人民永續(xù)輝煌的不竭動力。
盡管有人把國史看作是中國歷史自然的延伸,但我覺得國史與歷代中國斷代史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中國是歷史積淀異常深厚的國度,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史官文化高度發(fā)達,史籍經(jīng)典延綿不絕,史志資料浩如煙海。按照中國史學的一般傳統(tǒng),是后人記前人事,蓋因后人看前人更客觀,檔案文獻的查找也更便利。但也不盡然。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其作者司馬遷就生活在漢武帝時代,書中就曾記錄了不少當時的人和事,無怪乎有人干脆稱《史記》為實錄(《漢書·司馬遷》)。今天人講今天事,當代人修當代史繼承的就是中國史學的這一特殊傳統(tǒng),盡管在秉筆直書、正視歷史真相方面多多少少還是有距離和難度的。但本套叢書還是做到了存史的目的。把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娓娓道來,寫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應了孔子所說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和劉知幾強調的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的要求。
這套國史叢書由一批國史研究領域的專家擔綱撰寫,他們有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和深厚的學術功力,不會輕易受干擾和動搖。筆者相信這些著作會給讀者以不同的感受。
引 言
第一章 徘徊中前進
一、揭批四人幫運動的開展和兩個凡是錯誤方針的提出
◎粉碎四人幫后,廣大人民群眾紛紛要求盡快讓鄧小平出來工作,為天安門事件平反
◎華國鋒提出:繼續(xù)批鄧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按照華國鋒的意圖,兩個凡是出臺
◎中央工作會議上,陳云、王震頂住壓力,道出了大多數(shù)人的心聲
◎鄧小平致信黨中央,提出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這一概念
◎粉碎四人幫九個月后,鄧小平官復原職
◎鄧小平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一起倡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二、揭批四人幫遇到種種障礙
◎揭批四人幫的斗爭,黨中央部署了三個戰(zhàn)役
◎兩個凡是給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揭批四人幫設置了重重障礙
◎只能批極右實質,不能批極左
◎粉碎四人幫竟被說成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
◎對四人幫的代表作,汪東興批示:不能點名批判
三、國民經(jīng)濟的好轉與新的冒進
◎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fā)展生產的措施,國民經(jīng)濟狀況迅速好轉
◎由于兩個凡是,經(jīng)濟工作仍沿襲了大躍進和抓革命,促生產的辦法和思路
◎第二次農業(yè)學大寨會議上,開始提出不切實際的高指標
◎工業(yè)學大慶會議發(fā)動了新躍進
◎各部門紛紛制訂躍進計劃
◎五屆人大一次會議貿然通過冒進計劃
◎冒進使整個經(jīng)濟發(fā)展陷入困境
四、各項工作恢復,指導思想依舊
◎黨的十一大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卻仍肯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論
◎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重申四個現(xiàn)代化的目標
◎五屆政協(xié)會議召開,鄧小平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主席,對恢復和加強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因文革而拖延了十余年的婦聯(lián)、工會和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相繼召開
◎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開始恢復正常秩序,但仍未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陰影
第二章 艱難的步履
一、教育領域推翻兩個估計
◎鄧小平自告奮勇抓科教
◎兩個估計是廣大知識分子身上的沉重枷鎖
◎太原會議上,恢復高考的提議未獲通過
◎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明確肯定17年
◎鄧小平明確提出:兩個估計不符合實際
◎毛澤東批示的被發(fā)現(xiàn),使兩個估計終被否定
◎恢復高考制度,報名的青年達570多萬
二、迎接科學的春天
◎十年動亂中,科技和教育戰(zhàn)線同是重災區(qū)
◎對科技戰(zhàn)線的整頓,成為鄧小平再次被打倒的重要罪狀
◎鄧小平復出后,首先整頓的仍然是科技和教育戰(zhàn)線
◎全國科學大會的籌備
◎在一系列指示、報告中,仍然重申要對知識分子進行團結、教育、改造
◎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的重要講話澄清了重大理論是非問題
◎鄧小平對科技工作者誠懇表示:我愿意當大家的后勤部長
◎面對會議盛況,郭沫若縱情歡呼: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三、否定文藝黑線專政論
◎黑線專政長期成為文藝工作者頭上的緊箍咒
◎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推動了文藝界的撥亂反正
◎一批長期被禁的劇目陸續(xù)公演
◎受到嚴重摧殘的文藝事業(yè)重現(xiàn)生機
四、打開平反冤假錯案的局面
◎冤假錯案所涉及和牽連的大約有近1億人
◎平反工作阻力重重
◎有的老同志到中組部申訴冤情,竟被拒之門外
◎胡耀邦積極為平反冤假錯案造輿論,深得人心
◎經(jīng)中共中央常委會決定,胡耀邦出任中組部部長,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局面被打開
◎煙臺會議,在改正錯劃右派問題上分歧明顯
◎中央同意多數(shù)人的意見,決定為右派平反
◎中組部重新復查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
◎針對兩個凡是,胡耀邦提出兩個不管
◎要求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的呼聲日益高漲
第三章 沖破堅冰
一、經(jīng)濟理論界的最初沖擊
◎1977年內,經(jīng)濟界召開五次理論討論會,澄清在按勞分配和唯生產力論問題上的是非
◎經(jīng)濟理論問題的討論得到了鄧小平的有力支持
◎《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全面論證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性質
◎有人呼吁,要搞好管理,必須貫徹物質利益原則
◎獎金制度開始恢復
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形成與發(fā)表
◎中央黨校形成了實事求是的小環(huán)境
◎一些理論工作者開始涉及關于真理的標準問題
◎中央黨校集中討論黨史問題時,提出了兩條指導原則
◎胡福明撰寫真理標準問題的文章
◎楊西光決定:文章從哲學版撤下,作為重要文章在頭版發(fā)表
◎中央黨校對文章作進一步修改
◎文章改畢,胡耀邦親自審閱兩次并定稿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fā)表,拉開了一場全國性理論大討論的序幕
三、一篇文章激起軒然大波
◎《實》文發(fā)表,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有人指責該文是政治上砍旗
◎中央領導說:文章是針對著毛主席來的
◎《紅旗》雜志決定不表態(tài),不卷入,作壁上觀
◎關鍵時刻,鄧小平號召全黨:撥亂反正,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個大解放
◎羅瑞卿挺身而出,支持《解放軍報》再發(fā)重頭文章
◎譚震林的一篇文章,使《紅旗》雜志不得不放棄沉默
四、思想解放的潮流開始形成
◎理論界、科技界、新聞界都積極行動起來了
◎周揚率先提出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大政治意義
◎各地紛紛召開理論會,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各地黨、政、軍主要負責人紛紛表態(tài)
◎各大報刊不同尋常的報道,使人感到一個歷史性的巨變正在醞釀之中
第四章 探索強國之路
一、走出國門看世界
◎進入1978年,我國的對外交往開始活躍
◎國家領導人紛紛出訪
◎鄧小平訪問日本,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使國人震驚
◎國門剛開,就展示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與誘人魅力
二、邁出引進和開放的步伐
◎鄧小平再次呼吁,要學習、吸收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
◎改革開放的主張正在成為多數(shù)中國人的共識
◎國務院務虛會開了兩個月,為改革開放作思想準備
◎陳云覺察到冒進傾向,要求聽聽反面意見
◎李先念的總結講話,集中闡述了改革思想
◎1978年,我國共引進22個大型成套設備
三、突破舊體制的初步嘗試
◎粉碎四人幫后,左的政策仍在農村盛行
◎安徽省委的《六條》開始突破禁區(qū),該省成為農村改革發(fā)源地
◎四川省委制定《規(guī)定》,各省也開始調整農村政策
◎面對百年大旱,安徽省委決定借地渡荒,由此引發(fā)了包產到戶
◎小崗人發(fā)明包干到戶,從此結束了逃荒要飯的歷史
◎四川省委決定,在工業(yè)戰(zhàn)線上首先進行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試點
第五章 實現(xiàn)歷史轉折
一、實行工作重點轉移的醞釀
◎1978年9月,鄧小平對東北三省進行了一次非同尋常的視察
◎鄧小平說:我是到處點火……
◎全國計劃會議確定,經(jīng)濟戰(zhàn)線必須實行三個轉變
◎在工會九大上,鄧小平把工作重心轉移的意思說得更清楚了
◎中央常委就工作重心轉移問題取得了一致意見,但指導思想上仍存在分歧
二、促成歷史轉折的中央工作會議
◎開幕會上,華國鋒宣布了三個議題
◎陳云發(fā)言,把會議引向撥亂反正,三個議題被突破了
◎在與會同志強烈要求下,中央政治局作出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等重大決定
◎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時,鄧小平反復強調:黨中央、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干赫魯曉夫那樣的事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成為主要議題
◎根據(jù)大家意見,關于農業(yè)的文件重新改寫
◎關于調整國民經(jīng)濟的主張,使經(jīng)濟冒進傾向得到制止
◎關于改革開改方針的醞釀進一步具體化
◎黨和國家的民主建設成為重要議題
◎鄧小平親擬講話提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主題
三、劃時代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中央工作會議的各項成果得到了確認
◎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成為各方面撥亂反正的先導
◎拋棄以階級斗爭為綱,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終于實現(xiàn)
◎改革開放開始成為最引人注目的時代內容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領導集體逐漸形成
◎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