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大師弗朗索瓦特呂弗拍攝的首部劇情長片《四百擊》,一舉獲得戛納*導演獎等多項殊榮。該片被譽為新浪潮電影流派的開山之作,是藝術電影史上的重要豐碑,被眾多的影迷和追隨者頂禮膜拜。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安托萬的男孩不睦的家庭和畸形的社會中掙扎成長尋找自由的故事。特呂弗將他小時候的經(jīng)歷和心態(tài)投射在這男孩身上,因此影片有著強烈的半自傳體風格。接下來的二十年里,特呂弗繼續(xù)啟用同一個演員拍攝安托萬的成長故事,讓他經(jīng)歷了青春期、工作、戀愛、離婚等等人生階段,用五部電影的篇幅完成了他自己的電影自傳即安托萬五部曲系列堪稱電影史上的罕見影象?梢哉f,在安托萬這個角色上寄托了特呂弗自己以及整整一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對生活的所思所感:對人生目標的迷失,對愛情和婚姻的迷惘,對家庭和幸福的錯失。本書包括了安托萬五部曲里的前四部:《四百擊》《二十歲之戀》《偷吻》《婚姻生活》。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代表作,是法國新浪潮響徹影壇的*記清脆聲響。曾獲得1959年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導演獎,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外語片獎。
電影名導的大師課。本書收錄的四部劇作,都包括《劇本草稿》、《工作筆記》、《*終版劇本》,將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細節(jié)原原本本還原,猶如目睹一部杰作如何從粗線條脫胎換骨,*終打磨成型,變成經(jīng)典。
四部劇作一氣呵成,講述了安托萬·杜瓦內爾從童年、青年,到為人夫為人父的經(jīng)歷,透射出二戰(zhàn)后新一代法國青年被定格的迷惘。安托萬這個角色以特呂弗本人為原型創(chuàng)造,并在銀幕上不斷成長,成為了不朽的經(jīng)典形象。不妨講著四個故事看做特呂弗的真人秀。
附有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前言,回顧了選角和拍攝過程里的小故事,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對電影愛好者和文學愛好者來說,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安托萬杜瓦內爾是誰?前不久一個周日的上午(電視節(jié)目《觀眾時段》中播放了《偷吻》中的一個場景(場景中出現(xiàn)了讓-皮埃爾雷奧和戴爾菲娜塞里格。第二天晚上(我走進圣拉扎爾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館。我從沒去過那里?Х瑞^老板對我說:嘿,我認識您……我昨天在電視上看見您了。不過,他在電視上看見的當然不是我,而是扮演安托萬杜瓦內爾的讓-皮埃爾雷奧。我要了一份濃咖啡。老板拿了過來,因為跟我更靠近了,所以他更仔細地打量我,然后說:那部影片,您一定是很久以前拍的。對吧?您那時更年輕……我講這個故事是因為它很好地說明了安托萬杜瓦內爾這個虛構的人物是兩個真實的人(即讓-皮埃爾雷奧和我的綜合,他和我們似像非像,同時又都有相似之處!一九五八年九月,我在《法蘭西晚報》上刊登了一則告示,尋找一個十三歲的男孩來扮演《四百擊》的主人公-我剛和朋友馬塞爾穆西寫完了電影劇本,而整個寫作過程中一直啟發(fā)我們的念頭就是要勾畫一生中十三歲那一年的時光。不是帶著淡淡的懷舊,恰恰相反,是把它看作要度過的艱難歲月。報名試鏡的大約有六十多個孩子(我用十六毫米的膠片給每個孩子都試了鏡。我只是向他們提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因為我的目的是找一個和我自己當年神似大于形似的孩子。讓-皮埃爾雷奧從這群孩子中脫穎而出。在幾輪淘汰后,我決定讓他扮演安托萬杜瓦內爾。其他孩子也沒有白忙,他們都被留下拍攝影片中眾多的課堂上的場景,拍攝前后持續(xù)了一周。讓-皮埃爾雷奧當時十四歲。安托萬杜瓦內爾什么事情都偷偷摸摸的,總是假裝服從,其實只當成耳邊風,而讓-皮埃爾沒有那么陰沉。他和杜瓦內爾一樣,孤單、不合群,隨時可能反抗。但是,作為一個少年,讓-皮埃爾更健康,還經(jīng)常膽大妄為。第一次試鏡的時候,他對著鏡頭說:聽說您要找一個玩世不恭的家伙,所以我就來了。和杜瓦內爾不一樣的是,讓-皮埃爾很少看書。他當然也有內心生活,有隱秘的想法,但他已經(jīng)是一個視聽時代的孩子了,也就是說他會更愿意去偷雷查爾斯的碟片,而不是七星詩社叢書。我是怎樣找到安托萬!杜瓦內爾這個名字的呢?開始的時候,我想找一個自己覺得好聽的名字,比如《電影手冊》的合作伙伴艾提安魯瓦諾德(這其實是雅克多尼奧爾-瓦爾克羅茲把名字字母順序更換后的筆名)。我真的一直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安托萬杜瓦內爾這個名字,直到有一天有人提醒我說我只是借用了讓雷諾阿的秘書吉奈特杜瓦內爾的名字!正是讓雷諾阿讓我懂得一個演員比他扮演的人物重要,或者可以這樣說,務必堅持輕抽象重實在。因此,如果說從《四百擊》開機首日起,安托萬杜瓦內爾就離我遠去而越來越像讓皮埃爾,這也不奇怪。銀幕上的安托萬杜瓦內爾變得比設想中的更活躍,看上去更真誠,這使得觀眾原諒了他的一切,以至于連他的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馬塞爾穆西和我安排這些角色是為了表現(xiàn)其行為間的差別)在銀幕上都顯得有些可憎了。在杜瓦內爾系列的其他影片中,我做了一些修正,充分考慮到讓-皮埃爾雷奧總能在觀眾中引起同情這個奇妙的現(xiàn)象。我和朋友克洛德德吉福萊以及貝爾納勒翁(合作編寫《偷吻》和《婚姻生活》的時候,特意平衡了片中的各種力量,讓影片中不再有什么讓人討厭的人物。安托萬杜瓦內爾不是所謂的那種模范人物,他狡猾,有魅力,而且濫用這種魅力。他經(jīng)常撒謊,更會隱藏。他對愛的索取比奉獻的多。他不是一個普遍的人,而是一個個體的人。當一部影片拍攝完成幾個月后,后期制作部門就會打電話給制片公司請求同意將最后一次剪輯時沒有用到的膠片處理掉,因為卷在鐵盒中的備份和剩料可能會在倉庫里堆積如山。對于大部分影片,我都爽快地同意了。對于杜瓦內爾系列,我下不了決心,因為我覺得將讓-皮埃爾雷奧身體發(fā)育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定格下來的膠片比拍攝下成人角色的膠片更珍貴。我?guī)缀醵颊f了。其實又什么也沒說。我只是想補充一點:我認為讓-皮埃爾雷奧是他同時代人中最出色的演員。如果忘記安托萬杜瓦內爾對于他而言只是他演過的角色之一,是五指中的一指,是穿過衣服中的一件,是他童年學校中的一所,那就有失公正了。
弗朗索瓦特呂弗一九七〇年八月_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法國電影導演、評論家,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一九三二年生于巴黎,十五歲在巴黎發(fā)起組織電影俱樂部。一九五二年進入法國農(nóng)業(yè)部電影處工作,后在《電影手冊》和《藝術》雜志任編輯和撰稿人,成為著名影評家。一九五四年開始執(zhí)導電影,有十三部作品獲得重要國際性電影獎,如法國愷撒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其中,他的半自傳影片《四百擊》宣告了第一人稱電影時代的到來,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和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最佳外語片獎。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他是一位安靜的革命者,以傳統(tǒng)的方式拍攝最不傳統(tǒng)的電影。代表作有《安托萬五部曲》、《祖與占》、《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最后一班地鐵》等。
安托萬·杜瓦內爾是誰?
四百擊劇本草稿最終版劇本
二十歲之戀劇本草稿最終版劇本
偷吻工作筆記劇本草稿最終版劇本
婚姻生活劇本概要工作筆記最終版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