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國圖日歷·2019·版畫千年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中國古代版畫藝術源遠流長,已知zui早的作品刊刻于唐咸通九年(868)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的《金剛經(jīng)》扉畫,構圖飽滿、畫面繁復,刀鋒圓潤流暢、鐫刻熟練精美,顯示出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在此后一千年漫長的發(fā)展進程中,版畫藝術伴隨著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進步而逐漸成熟。 古代圖書有左圖右書、左圖右史之制,書籍提倡文不足以圖補之,圖不足以文敘之,因此書籍中的插圖十分興盛。書籍中的版畫作品浩如煙海,內(nèi)容涉及宗教、戲曲、小說各類。早期版畫是書籍教化功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現(xiàn)在留存下來的五代、宋、元以來古版畫作品,多為佛道教題材版畫。精美的小說戲曲類版畫,要到明代中后期才大量涌現(xiàn),其他山水、人物、畫譜類版畫也在明代才有長足的發(fā)展。明代以降,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書籍的品種和印刷數(shù)量都大幅上升,且插圖盛行,幾乎到了無書不圖的程度。題材的逐步豐富,也導致了版畫作品為表現(xiàn)不同題材而產(chǎn)生出多樣化風貌。版畫形式或長版方式或圓形月光式,或連版或單幅,或上圖下文或文中插圖,大多以黑白線描寫實風格為主,兼有少量精美的套色彩印。雕版又分陰刻陽刻技法,刀工或粗放或稚拙,或精細或工麗。不少由享譽當世的著名畫家繪稿,鐫刻名家操刀,畫風各異,鐫刻手法亦多樣,故而流派紛呈,臻于鼎盛,深受廣大民眾所喜愛。鄭振鐸先生以地域劃分,將版畫歸納出建安、金陵、武林、蘇州、吳興、徽州以及北方不同地域的流派風格。 版畫在明萬歷、崇禎年間達到鼎盛。清代中葉以后,隨著社會動蕩,版畫逐步式微,特別是石印技術傳入中國后,印刷書籍逐步由木刻轉(zhuǎn)為石印,木版畫作品更是日益減少。但是直到民國,仍有一些木板雕印的書籍配插精美的版畫。時至今日,也還有少量專業(yè)人士和愛好者做一些傳統(tǒng)木板版畫的嘗試。 留傳至今的珍貴版畫,是研究中國古代書籍發(fā)展史、插圖藝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歷史典故、民俗服飾、科技軍事等留下了大量可資參考的圖像資料。 此次《國圖日歷2019》選定的主題是版畫千年,但限于日歷這種特殊形式,無法系統(tǒng)介紹中國古代版畫的歷史和風格流派,而是以故事題材為主導,分為小說、人物、山水、戲曲版畫四個專題,以對應于四季。小說、人物、山水、戲曲四類下以版畫的地域流派為劃分節(jié)點,包括建安、金陵、武林、蘇州、徽派、北方版刻等各地域流派的版畫代表作品,反映了版畫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比如雙面連圖、單面方式圖、月光式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式、連環(huán)長卷式圖等,并兼顧了自元代開始出現(xiàn)的彩色套印版畫、清代的銅版畫等形式的作品,力求給讀者一個全面的古代版畫揭示。每種版畫下有簡單的說明文字,努力為廣大讀者帶來簡單易懂又獨具文化意義和內(nèi)涵的中國古代版畫藝術文化。小說卷的*后附了一種石印版畫,也是向讀者展示清末石印技術傳入中國后的面貌。 日歷的圖像和文字由馬文大、楊洲、羅云鵬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前人的文字,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錯漏缺點在所難免, 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