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北小街幽靜的街邊,一座爬滿青藤的小樓吸引著行人的目光。這座小樓就是本書的作者們工作的地方。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簡稱LCC),隸屬于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是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字號,成立于1956年。60多年來,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20 000余名各界人士在此學習,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印度前總統(tǒng)納拉亞南等知名人士,在這里學習過的大使就有300余位。1983年至今,泰國公主詩琳通的9位漢語教師均由LCC派遣。目前,除外交人員外,外國駐京企業(yè)人士及其家屬也成為LCC的主要生源之一。
《外交官學漢語的故事》的作者們?yōu)橥鈬构?jié)們教授漢語、介紹中國文化,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深刻體會著跨文化交際的趣味與奧秘。在精神層面,他們每天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與西方之間穿梭出入,是一群非常有故事的人。
希望各位喜歡他們講述的故事。
三里屯對于現(xiàn)如今的潮男潮女來講是夜店、酒吧和時尚的代名詞。往前倒推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使館區(qū)剛剛規(guī)劃建設之時,三里屯還是一片荒郊野嶺,跟如今的繁華時尚相去甚遠。在祖國外交事業(yè)剛剛起步的時候,圍繞著三里屯及周邊地區(qū),面向外國駐華使團、國際組織及新聞機構的外交服務事業(yè)應運而生,這其中也包括我們這所在周恩來總理指示下專為外交官學習中文而設立的學校。
自1962年成立,幾經(jīng)更名,我們的學校最終被定名為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顧名思義,語言教學與文化交流是我們的兩大業(yè)務。半個多世紀以來,包括300 多位外國駐華大使在內的來自100多個國家的20 000余名外交官曾在此就讀,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印度前總統(tǒng)納拉亞南、柬埔寨賓努親王等知名人士。自1983年至今,泰國詩琳通公主的九位中文老師均來自這所不為人所熟知的學校。
20 000多名學生對于現(xiàn)如今國際漢語教育蓬勃發(fā)展大形勢下的某一所國內大學來講,學生數(shù)量并不算多,但從70年代中期開始,我校的學生人數(shù)就常年保持在500 名左右,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可觀的數(shù)字。我校參加了1983年8月在北京語言學院(現(xiàn)北京語言大學)召開的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首屆學術討論會暨學會成立籌備會議,作為高校、外交、僑務、廣播電視四大系統(tǒng)之一參與學科建設。就教學規(guī)模和師資數(shù)量而言,當時我校僅次于北京語言學院,位列全國第二大對外漢語教學單位。
我本人1992年開始教學生涯后,前輩們就告誡我:在這里當老師不同于高校,要求老師要成為雜家,不僅要具有較高的漢語和外語水平,還要博覽群書、博古通今。我們的教學屬非學歷教育,且多為個別教學,學生們大多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語言文化中心原來叫漢語教學中心,1991年改為現(xiàn)名,加了文化兩個字。這一改改得好。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之一。語言是有溫度的,它的背后是人文,是豐厚的文化積淀。漢語的四聲調,平上去入,抑揚頓挫,音樂感十足;方塊漢字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活化石,用它碼成的詩詞歌賦更是人類文化的奇珍瑰寶。不難理解,盡管學習漢語不是那么容易,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潛心其中,并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我們的教師常年要對不同語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漢語水平、不同教學內容的外交官學生進行教學,教學經(jīng)驗極其豐富,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人人都是桃李滿天下。而學生除了學習漢語外,了解中國是他們重要的學習目的之一。以我的學生為例,其中既有像前加拿大駐華大使柯杰(Joseph Caron)這樣每次以黨的十六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及《人民日報》的文章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優(yōu)秀生,也有以了解中國人所思所想為主、常規(guī)學習為輔的特別生。記得2001 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發(fā)生后,我的學生美國使館武官處中士Rob Miltersen 深夜給我打手機請假,說第二天要陪同美國國防武官去海南島陵水機場緊急處理此事;還炫耀說,國防武官之所以挑選他是因為他漢語好,且愛跟中國人打交道,這得益于他經(jīng)常在課堂上與我交流如何與中國人交往。
回顧我校50多年的歷史,可以用我們校歌中的一句歌詞櫛風沐雨,斗雪傲霜來概括教師們的工作,我們常年頂風冒雪穿梭于各個使館教書育人,有時還需忍受兩國關系緊張、國人義憤填膺時去使館上課受到同胞責罵的委屈。本書所講述的在教外交官學中文時發(fā)生的故事可以讓讀者從另一個側面了解我們的工作。俗話說得好: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我們的工作就在于通過文化交流讓外交官更了解中國,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做好外宣。
梅笑寒
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主任
2016 年11 月于北京
《外交官學漢語的故事》是由以虞啟龍教授為代表的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的諸位老師所講述的。
虞啟龍,男,1925 年出生,北京外交人員語言文化中心教授,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的第三十八代后裔,自幼拜前清翰林王齡鶴學習古文和各體書法。1964年,中法建交,虞啟龍教授開始為法國外交官講授中國語言和文化,并陸續(xù)在國內外舉辦書法展覽和講座,受到了各國學生的歡迎。虞啟龍教授的書法作品分別被法國吉美博物館、塞爾努斯基博物館、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和法國多位總統(tǒng)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