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羌族民間文化研究》以羌族“民俗亨象與族群生活”為對象,既從民俗事象透視族群生活,又從族群生活解讀民俗事象;既涉及民俗符號在族群表達中的運用,又涉及族群意識在民俗符號中的積淀;既考察族群表達中顯露的民俗信息,又考察民俗呈現(xiàn)中傳遞的族群意識。研究方法上,將理論闡釋與田野考察結(jié)合、口述材料與書面文獻結(jié)合、過去歷史與今日現(xiàn)實結(jié)合、個案審視與整體觀照結(jié)合。研究途徑包括文獻查閱和田野走訪等,尤其注重文化人類學所倡導的跨學科理念、知識及方法的運用。《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羌族民間文化研究》研究既從民俗事象看族群表達又從族群表達看民俗事象,內(nèi)容包括先祖敬奉、女神傳說、白石象征、圣樹崇拜、古老經(jīng)典、儀式戲劇、民族歌舞、民藝符號、民居建筑、節(jié)日文化等十多個子題,涉及的學術(shù)話題有口頭傳統(tǒng)、神話母題、民間信仰、族群意識、集體記憶、地方知識、文化遺產(chǎn)、文化展演等。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四川是中國西部多民族聚居的重要省份。《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人類學視野中羌族民間文化研究》通過對民俗事象與族群生活的雙向觀照,力求從民間文化角度對羌族這一族群個案進行深入發(fā)掘和學術(shù)闡釋,以推進對多民族中國文化的認識和把握,并且為本土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保護提供有現(xiàn)實意義的學術(shù)參考。
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國,青藏高原東南緣、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如今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羌人有語言無文字,2008年突如其來的“5.12”大地震使眾多羌民遇難的同時也使羌族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打擊”①,損失慘重,令人痛心。作為“地方性知識”,羌族有豐富的口述傳統(tǒng)和獨特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我們關(guān)注和認真研究。在此以口頭為傳播渠道、以民間為存活場域的文化遺產(chǎn)中,積淀著羌人的歷史,結(jié)晶著羌人的信仰,凝聚著羌人的情感,寄寓著羌人的生命。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產(chǎn),讓我們心動,引我們神往,也令我們敬重。
20世紀80年代,童恩正從考古學角度曾提出“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的觀點,他通過分析中國從東北到西南至青藏的器物、墓葬、建筑遺跡等考古材料,發(fā)現(xiàn)在此區(qū)域存在諸多很難用“耦合”來解釋的明顯相似的文化因素,認為從新石器時代到銅器時代在我國東北沿蒙古高原至西南存在這樣一條構(gòu)成華夏邊緣的地帶,對之的研究能增進我們對古代邊地民族之間關(guān)系的理解②。在此文化傳播帶上,從中國西北到西南的一段正是費孝通所提出的“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圍,對此蜀中學者李紹明在文章中亦多有闡釋①!安匾妥呃取笔琴M孝通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提出并屢加強調(diào)的,到2011年又有“藏羌彝走廊”概念出現(xiàn)并漸為今人沿用②。總的說來,無論“半月形文化傳播帶”還是“藏彝走廊”乃至“藏羌彝走廊”,都不可忽視對族源古老的“羌”的研究,這在目前學界是有共識的。
關(guān)于羌族文化,長期以來人們在田野材料搜集、有關(guān)學科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民國時期陶然士、葛維漢、黎光明、胡鑒民、莊學本、馬長壽等國內(nèi)外學者的調(diào)查及著作,是學界熟悉的。新中國成立后的書籍,有20世紀十大文藝集成志書以及《羌族史》《羌族源流探索》《羌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羌語簡志》《羌族文學史》《羌族民間故事集》《羌族民間敘事詩》《羌族釋比文化探秘》《中國原始宗教資料叢編·羌族卷》,還有21世紀以及“5·12”地震后出版的《羌族詞典》《羌族習慣法》《羌族釋比經(jīng)典》《羌族口頭遺產(chǎn)集成》《羌族釋比文化研究》《羌族教育發(fā)展史》《中國羌族二聲部民歌研究》《川西北藏族羌族社會調(diào)查》《民主改革與四川羌族地區(qū)社會文化變遷研究》《瀕危羌文化》《川西北羌藏民俗文化圖集》《羌族文化傳承人紀實錄》等。
研究中國西部民族遷徙走廊上源遠流長的羌族文化,除了實證性描述也需要理論性闡釋,除了局部對象考察也需要整體學術(shù)透視,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實事求是地講,由于種種原因,多年來人們在這兩方面所下功夫并不均衡,薄弱方面期待更多關(guān)注和投入。當今也有《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這樣的著作為學界所熟悉,其在運用人類學理論及方法研究羌人的“歷史心性”等方面別具眼光,給人啟示。關(guān)于該書用力點,如作者在大陸版序中所言:“本書更大的研究企圖是透過羌族之歷史,說明華夏(自覺的)西部族群邊界變遷,以及如何貢獻于近代中華民族之形成!
李祥林,男,1957年生于成都,四川大學教授、中國藝術(shù)人類學學會常務(wù)理事、中國儺戲?qū)W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四川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治學涉及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戲劇學與文藝美學,主要著作有《神話·民俗·性別·美學——中國文化的多面考察與深層識讀》(2015)《城鎮(zhèn)村寨和民俗符號——羌文化走訪筆記》(2014)《中國戲曲的多維審視和當代思考》(2010)《戲曲文化中的性別研究與原型分析》(2006)等。
前言
第一章 白石象征與族群代碼
第一節(jié) 族群識別的重要標志
第二節(jié) 族群信仰的象征表達
第三節(jié) 族群身份的婉轉(zhuǎn)敘事
第二章 圣樹崇拜與傳統(tǒng)習俗
第一節(jié) 祭神儀式及民間習俗
第二節(jié) 圣樹崇拜與神話傳說
第三節(jié) 生存環(huán)境和周邊觀照
第三章 地震喚犬與古老信仰
第一節(jié) 從釋比地震喚犬說起
第二節(jié) 中華犬信仰歷史考察
第三節(jié) 羌民的靈犬信仰管窺
第四章 民間禁忌與生態(tài)意識
第一節(jié) 年貨節(jié)的野味及其他
第二節(jié) 古老故事和民間禁忌
第三節(jié) “小傳統(tǒng)”作用不小
第五章 女神故事與集體記憶
第一節(jié) 救苦救難的偉大女神
第二節(jié) 來自天宮的爾瑪祖先
第三節(jié) 相關(guān)傳說及民情風俗
第六章 先祖敬奉與華夏認同
第一節(jié) 大禹崇拜和地方知識
第二節(jié) 口頭遺產(chǎn)及多樣表達
第三節(jié) 族群敘事與華夏認同
第七章 族群表述與文化尋根
第一節(jié) 羌城神廟及根基尋求
第二節(jié) 認同選擇與歷史追述
第三節(jié) 文明意識和文字想象
第八章 釋比名實及生存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稱釋比為端公之辨析
第二節(jié) 釋比之名的詞語考察
第三節(jié) 比較視野中的羌釋比
第九章 皮鼓傳說及超凡底蘊
第一節(jié) 從圣到俗的羊皮鼓舞
第二節(jié) 羊皮鼓制作用材探秘
第三節(jié) 羊皮鼓來歷故事透視
第十章 神奇經(jīng)典與文化遺產(chǎn)
第一節(jié) 羌人的“百科全”
第二節(jié) 奇異圖經(jīng)“刷勒日”
第三節(jié) 神秘“天書”誰能識
第十一章 釋比誦經(jīng)與儀式戲劇
第一節(jié) 主流視野之外的羌戲
第二節(jié) 釋比法事和儀式戲劇
第三節(jié) 本體識別及學術(shù)反思
第十二章 唱燈跳燈及文化交融
第一節(jié) 民間花燈在北川羌區(qū)
第二節(jié) 岷江上游的唱燈跳燈
第三節(jié) 燈俗民藝的多面考察
第十三章 民族歌舞及多面觀照
第一節(jié) 地震之后的頻繁亮相
第二節(jié) 藝術(shù)學視角下的歌舞
第三節(jié) 歌舞不只是“藝術(shù)”
第十四章 民藝符號及原型透視
第一節(jié) 從羌繡”卐“字說起
第二節(jié) 古老的人類文化符號
第三節(jié) 原型內(nèi)涵的文化解讀
第十五章 地方飲食及名稱譯介
第一節(jié) 洋芋也能做“糍粑”
第二節(jié) 族群情感和地方美食
第三節(jié) 此食英譯的是是非非
第十六章 世俗場域和神圣空間
第一節(jié) 彰顯族群特色的民居
第二節(jié) 作為世俗場域的碉房
第三節(jié) 表征神圣空間的建筑
第十七章 節(jié)日文化和當代展演
第一節(jié) 年節(jié)展演與地方訴求
第二節(jié) 節(jié)日打造和族群意識
第三節(jié) 古老習俗及當代傳衍
附錄一 不可忽視的“小傳統(tǒng)”
——從災(zāi)后羌民遷居問題說開去
附錄二 村寨儀式中身體展演的神圣藝術(shù)
——岷江上游黑水地區(qū)鎧甲舞之人類學考察
附錄三 藏羌彝走廊上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