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古文對話百八篇:史傳論贊文(高一分冊)
看到《古文百八篇》這個書名,內行的人一下子就會想到夏丏尊、葉紹鈞兩位先生合編的初中國文科教學自修教材《國文百八課》。不過這是兩本完全不同的書。前人編寫的文選,或失之于篇目浩繁,如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的《經史百家文鈔》之類,動輒七八百篇文章,供大學中文系學生研習古文專業(yè)之用尚可;或失之于內容淺易,如楊振中的《高中文言文助讀》、李雄豪的《高中文言百段閱讀訓練》之類,供初中學生學習文言入門之用尚可;比較適合高中生閱讀的是吳楚材、吳調侯的《古文觀止》和李扶九的《古文筆法百篇》,但是這兩本書編寫的年代距今久遠,原是為了迎合清代的士子們科舉應試之用,遠遠不能滿足當代高中生學習古文的需求。
《古文對話百八篇》,實際上只能被稱作“古文54課”,翻開目錄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選文全是兩兩相對的,每個單元都由2篇選文組成,分為A篇和B篇,它們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總有些“互通之處”。我把這種“互通之處”稱為選文之間“對話”的基礎。 “對話”作為一種理論,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很早就被引入到教育領域中了,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開展了關于對話式教學的研究,不過他們關注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關系。我所關注的是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選文與選文之間的對話關系,實際上是單元的組織標準問題。因此,這完全是兩種意義上的對話,不可同日而語。 本書**的特色之處就是它的單元組織標準。它一改過去教材在單元組織上名存實亡的尷尬局面,它但求“互通”,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只要兩篇選文能夠形成“對話”關系,都可以組成單元。當然在選文的時候,筆者在旁搜廣引的基礎上,力求經典,兼顧選文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據(jù)我粗略統(tǒng)計,截止到2009年12月,在編選過程中,已被編寫在內后被替換掉的篇目就達60多篇,讀者現(xiàn)在看到的篇目都是經過反復PK,幾乎不可更易的結果。 因此讀者在閱讀此書之時,*重要的不僅僅是讀懂每一篇選文,關鍵還在于能夠做到貫通A、B兩篇,否則不能說是真正讀懂了本書。本書中的部分“拓展探究”部分就涉及到前后兩篇的“對話”,望讀者多加注意,沒有涉及前后兩篇“對話”的單元,讀者也應自行比較一番,看看兩文在寫作手法和藝術特色上有何異同之處。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即首先要把每一篇選文都讀懂。本書中的“題解”和“注釋”的主要功能就是輔助讀者疏通文意,掃除*基本的閱讀障礙。本書中的部分“延伸探究”題摘引了很多古人對選文的評論,筆者本意并不是為了增加題干的難度,只不過取“他上之石,可以攻玉”之義,為讀者提供一些參考資料,起到提示和啟發(fā)讀者的作用,為了盡量避免編者對讀者的“干擾”,編者特意沒有為這部分準備參考答案。 此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筆者用力*勤的是“練習”和“拓展探究”部分,讀者很容易看出,“練習”部分的題型和高考有些相似之處,尤其是前6道小題基本上和高考題型保持一致,筆者這么做,完全是向高考“妥協(xié)”的結果。但是讀者千萬不能把這本書當作高考模擬練習使用!因為,本書“練習”的設計意圖主要并不是針對高考模擬訓練,而是服務于對選文內容及其藝術特色的理解。這種設計意圖主要體現(xiàn)在第5—8小題和“拓展探究”題上。第1—4小題主要考察的是文言常識,也算是學習古文的應有之義。平心而論,“練習”部分的題目和高考的難度差不多,只不過選文略長了一點,題目略多了一點。筆者曾經測算過,每做完一篇文章,大約會花40分鐘左右的時間。讀者試想,以每周完成本書的兩篇文章計算,也不過花掉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對于平時作業(yè)較少的語文學科而言,這不能說是花費了您太多的時間吧。不過“拓展探究”部分的題目難度確實較大些,而且往往涉及選文之外的其它篇目,帶有研究性和探究性的色彩,筆者把它們從“練習”中單獨劃分出來,就是擔心那些語文素養(yǎng)較差的讀者,望本書而生畏。故而筆者在此聲明,“拓展探究”的題目主要針對的是語文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大多數(shù)人只要完成“練習”部分就可以了。這也算是“分層教學”的一種嘗試吧。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