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和《矛盾論》是*哲學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配合全國對“兩論”的學習活動,李達寫作了《<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以及相關系列文章。這些著作和文章在當時對于幫助人們學習*哲學思想、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水平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新時代,將它們重新結集出版,對于幫助廣大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看家本領”、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做好各項工作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李達(1890—1966),名庭芳,字永錫,號鶴鳴,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和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早期領導人之一。曾籌備和組織中共“一大”并在“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宣傳主任,后創(chuàng)辦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平民女學。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湖南大學校長和武漢大學校長,并擔任中國哲學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及哲學社會科學部常委、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籌委會主任及院長等職。
出版說明
《實踐論》解說(1951.7)
《矛盾論》解說(1953.7)
一、兩種宇宙觀
二、矛盾的普遍性
三、矛盾的特殊性
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六、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結論
附錄:
《實踐論》——毛澤東思想的一個基礎(1951.2)
怎樣學習《實踐論》?(1951.6)
關于《實踐論解說》的幾點修正(1952.1)
《矛盾論》——革命行動和科學研究的指南(1953.4)
怎樣學習《矛盾論》?(1953.11)
《矛盾論解說》中一個重要的更正(1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