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綿月下樹底的詩之戀人
序汪浩《迷宮的回音》
于慈江
(一)
總會有戀人,
纏綿樹底。
仿汪浩師弟這兩句詩或依葫蘆畫個瓢,筆者不妨順嘴續(xù)上兩句
也總會有詩人,
徘徊月下。
之所以一起筆便首先想及這四句詩,或許主要是因為筆者知道,盡管有彌足讓世人艷羨的北大、麻省理工和哈佛等學業(yè)背景的汪浩師弟積年之下,早已功德圓滿、事業(yè)大成所謂經(jīng)濟基礎(chǔ),恐怕他最希望別人認可或關(guān)注的,仍然或始終是詩人和譯詩人這兩種既彼此相通、又大有關(guān)聯(lián)的身份或稱謂所謂上層建筑或形而上之術(shù)。
眾所周知,知名建筑學家章克群女士曾經(jīng)對她自己的孩子、更為知名的藝人高曉松及其妹妹說過如下廣為流傳的話:
生活不僅有眼前的這點兒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雖然章女士這句直刺庸常、頗富詩意、頗富精神提振意味的感喟或斷語因為一個不小心關(guān)注者眾多、點擊量過巨,已被很多人逆反地、不可救藥地視為廉價的心靈雞湯,但筆者還是覺得不妨順手拿來,中性地為汪浩師弟半輩子對詩的熱愛做個小小的注腳汪浩師弟不僅多年前就逐潮趕浪、去國留洋、遠邁他方,也始終一腔熱情地在詩歌的園地里放足徜徉、不懈流連、風生水起;可謂實打?qū)嵉卦娕c遠方兼得、生活與情懷兩顧,可謂活出了一份真性情與真滋味。
這個狀態(tài)里的汪浩師弟于是不可能不是有感有覺、狀態(tài)蓬松飛揚、氣息暢旺勃郁的,一如他下面這兩句詩所隱約透露、呈現(xiàn)或提示的那樣
芽用綠色的鯨魚尾翻開了土的海洋
風把一簸箕麻雀灑進田野
汪浩師弟這兩句可謂得自天成的詩相反相成、各極其妍,不僅極形象可感、極生動活潑,是百分之百的詩,尤其生活氣息濃厚、極接地氣。
前者狀貌描形,將微小無限放大一片綠芽兒的嫩尾何其渺小稚弱,卻又的確像極了皇皇巨鯨之尾,可在土地之洋里自如地翻飛來去。
后者見微知著,將宏大寄托于微茫作為與人相伴而生、最為接近的鳥兒,嘰嘰喳喳、無處不在的麻雀展眼之下,何止百千,可在詩人的眼底或心間,卻不過是田野里的一風而過、一簸箕之眾而已。
其實,汪浩師弟不惟學貫中西、兼善洋古,尤其文理兩通、氣象博雅、學風樸素、謙謹洞達。譬如,他前不久曾這樣給我發(fā)短信、寫郵件,客氣地請我為他這本新出爐的《迷宮的回音》寫序:
于師兄您好,
非常感謝您同意給我的第二本個人專輯寫序。現(xiàn)附上作家出版社的預(yù)排版供您參考。
我是半路出家沒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業(yè)余詩歌愛好者,能得到師兄的指點與評判會很榮幸。上次在京與兄相聚時,您的一句堅持下去就讓我覺得很知心知底。我是個繁忙于塵世、往來于東西方兩個世界的人,回廣州后居然覺得語言環(huán)境變了,無法像以前在波士頓、紐約那樣流暢地寫詩了。希望今后盡快適應(yīng)這個轉(zhuǎn)變。
……
謝謝師兄。
汪浩敬上
與其說這封短簡中所呈現(xiàn)的汪浩師弟眼里的自己是謙沖低調(diào)的,毋寧說更是清醒淡定的。
他心里顯然明白,無法徹底回歸之地允為故鄉(xiāng),只在心里企及卻終究無可抵達之處方是遠方;他心里也因之明白,自己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生活里注定只能劍走偏鋒、甘居邊緣、漂泊四方、居無定止。
于是,汪浩師弟才會一方面把自己定位為一名遠離主流的業(yè)余詩歌愛好者,一方面又感奮于同道一句堅持下去的聲援或呼喚;于是,他也才會一方面淡然自若于在東西方兩個世界間穿梭和游走,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識到語言的藩籬、邊界甚或鋒芒不僅來自于外部或環(huán)境,也或更來自于內(nèi)部或心底。
(二)
汪浩師弟《迷宮的回音》這本詩集的一大特點或許是,寫詩與譯詩兩位一體,古(近)體詩與現(xiàn)代新詩兩不偏廢。
此前不久,筆者曾經(jīng)這樣評價學術(shù)或?qū)懽髦械亩嗝媸只驈?fù)合人才:一個詩歌研究者如果不自己也時不時寫寫詩,便難免老是身處局外、蜻蜓點水似的尷尬和懵懂,終究難以搔到詩歌的癢處、觸及詩歌的真義與神髓;如果不通過譯詩深入異域詩歌的骨骼和肌理譯詩說到底是最直接、最老實、最有效的一種詩歌細讀和文字究詰功夫,便總是難以明了詩歌的縱深、抵達詩歌的堂奧,也難以讓自己的研究具備足夠的深度……
汪浩師弟雖然不像筆者這樣,是一位純粹的文學學者、詩歌(特別是新詩)研究者,但他通過詩歌寫譯所展示的學術(shù)縱深和專業(yè)素養(yǎng)堪稱可觀。
在他這本《迷宮的回音》所收錄的小90首各色詩詞當中,譯作[以艾略特(T.S. Eliot,1888-1965)的譯詩為主]占20余首,現(xiàn)代新詩占30余首,古(近)體詩詞占約30首,可謂三套馬車并駕齊驅(qū),功夫下得可堪等量齊觀。
特別是,這其中還有約20首詩,是所謂中英文詩。或者說,這些詩是一詩兩語或兩體一是中文版,一是英文版。汪浩師弟自己則鄭而重之地稱其為語言的共振。
作為讀者,我們可能很自然地會發(fā)出類似這樣的疑問:在汪浩師弟這里,是先有中文詩,還是先有英文詩?或者換言之,是他自為的中譯英,還是英譯中?我的猜測是,汪浩師弟多半會微笑不語,或是顧左右而言他。
這多半是因為,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先有英文,還是先有漢語。多半是兩種情形各半,少部分情形是兩種語言同時參與創(chuàng)作。
作為一位評論者,筆者更愿意把汪浩師弟的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情形稱為創(chuàng)譯之詩。首先,這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作,無論作者腦海里是先用中文還是先用英文構(gòu)思和寫作。
其次,對于像汪浩師弟這樣一位優(yōu)異的雙語寫作者而言,兩種語言完全同步參與創(chuàng)作的情形固然不會完全沒有,一種文本居先、另一種文本緊隨其后跟進的現(xiàn)象可能要更多。作為一種結(jié)果,必然很大程度上呈現(xiàn)為一種半明半昧的先寫再譯狀態(tài)。是中譯英還是英譯中,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在汪浩師弟這批中英文詩里,筆者一上來便首先留意的是這首《五方宮》(Tesse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