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狂熱主義、敵視與仇恨一種思維方式正主導著日益分化的民眾:只對他人的立場卻不對自己的立場進行質(zhì)疑。
這部專著里,卡羅琳·艾姆克投入了極大的熱情與精力。面對不顧具體問題的教條式思維,她對多元性、對不純正給予贊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個體及他人的自由。
為什么我們總會自命不凡,有意無意地傷害他人?
為什么一些亞文化群體總會受到歧視?
為什么猶太人等少數(shù)族群在歷史上總在遭受迫害?
融合哲學、政治學、神話、文學、宗教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涉及個體、國家、族群等各個層面,深入剖析當下社會仇恨是如何產(chǎn)生,又應(yīng)該如何化解。
一部化解仇恨的哲學指南
一份對重新喚醒的傷害意愿的回應(yīng)
獻給所有捍衛(wèi)人本主義精神和開放社會的人們
有時我問自己,是否應(yīng)羨慕那些會仇恨的人。我問自己,他們怎么能如此地恨,怎么能恨得確信無疑。仇恨者的內(nèi)心一定是確信無疑的。不然,他們不會那樣說話,那樣傷人,那樣殘殺。不然,他們不會那樣貶損、羞辱、攻擊他人。他們的內(nèi)心一定很確信,不存在任何疑問。對仇恨質(zhì)疑的人,不會仇恨。質(zhì)疑的人不會讓自己失控。仇恨需要絕對的堅定不疑。仇恨需受到適宜引導,在此,每一個也許的念頭都會礙事,每一個可能的思慮都會令仇恨瓦解,降低其能量。
被仇恨的是不確切的,若要確切就很難仇恨。確切性令人溫和,令人仔細觀察、仔細傾聽;確切性會令人鑒別,會將一個性格愛好錯綜復雜的對立者,當作一個人類個體看待。一旦某些特征被抹掉,一旦個體不被作為個體來認識看待,那么成為仇恨對象的模糊不清的類群便會出現(xiàn),他們會遭到侮辱、誹謗、咆哮,會被訓斥為:那些猶太人那些女人那些無宗教信仰者那些黑人那些女同性戀那些難民 那些穆斯林, 以及 那個美國那些政客那個西方那些警察那些媒體那些知識分子。仇恨要找適宜的對象,恨的對象由此產(chǎn)生。仇恨的方向或上或下,每種情況下都有一個垂直視軸,不是仇視上邊,便是仇視下邊,但總是仇恨另類,因為另類使自身群體感到威脅與壓力。這些另類因而也被想象成所謂危險的勢力,或所謂品質(zhì)卑下惡劣的群體;這樣,接下來的虐待,甚至滅絕行為,便不僅成了情有可原,更是順理成章的必要措施。另類即可以不受法律懲罰地非難、傷害、虐待,或者殺戮的各類。
不論在大街上、網(wǎng)絡(luò)上, 還是在傍晚、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些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針對他人而釋放出的仇恨的人;那些不得不背負遭蔑視受虐待的整個歷史的人;那些會收到祝愿他們或詛咒他們死亡,或詛咒他們遭到性暴力信件的人;那些個體權(quán)利只被部分接受,他們的身體及帽子、頭罩遭到蔑視,以致出于害怕受到攻擊,不得不戴面具保護自己的人;那些不敢出家門,因門前站有隨時準備施暴的眾人,他們的學;颡q太教堂需受到警察保護的人……所有這些成為仇恨對象的人,都不能也不愿意對仇恨習以為常。當然,被當作另類及外人的人們,總會有潛在的抵抗意識,此意識不一定能像仇恨那樣可感覺出來。在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它主要表現(xiàn)為捆綁在社會公約中的拒絕?蛇^去幾年,出現(xiàn)了某些越來越明顯的懷疑:寬容得是不是太多了;那些有不同信仰、不同外表和愛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是不是也該滿足了。還存在一些具暗示性的明顯指責:那些猶太人、同性戀者或女權(quán)主義者,他們獲得的許可已經(jīng)不少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抱怨,他們滿意多了。這些聽上去好像要說平等權(quán)利也具上限,好像婦女與同性戀者已得到了平等權(quán)益,就該大功告成,為什么還要求完全平等?這未免太過分了。否則就……全平等了。
此等對缺乏謙恭的指責很奇特,又常常與已提供寬容的自我贊賞混在一起。就好像婦女被允許工作是一個很特殊的成就她們?yōu)槭裁催要求同工同酬?好像同性戀不再被定罪和監(jiān)禁,本身已很值得贊揚,好像現(xiàn)在需感恩戴德才合適。同性戀可以私下相愛,這是允許的,他們憑什么還要求公開結(jié)婚?對穆斯林的寬容,往往存在雅努斯似的兩張面孔:穆斯林已經(jīng)被允許住在這里了,可宗教性的、穆斯林性的,最好還是不要。宗教自由一詞,如果涉及的是基督教,其內(nèi)涵很容易被接受。還有更甚的、越來越常聽到的說法:這么多年了,關(guān)于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沒完沒了的討論,也該終止了。好像對奧斯維辛集中營事件的思考就像酸奶,也有保質(zhì)期。就好像對納粹國家社會主義罪行的反思,是一項旅游任務(wù),到此一游,便該結(jié)束。在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仇恨變得越來越公開化、越來越無所顧忌,仇恨者可以面帶或不帶笑容,但大都無恥囂張。匿名的威脅信件一直不少,現(xiàn)在竟公然直呼姓名,并公開地址;ヂ(lián)網(wǎng)上,赤裸裸的暴力臆想和充滿仇恨的評論不再以假名掩蓋。如果幾年前有人問我,我能否想象這個社會里又能出現(xiàn)這樣的話語,我會認為,這完全不可能。那時我無法想象,公眾言論可以再次變得如此粗陋,攻擊他人又可以如此不受制約。看上去很像是,人們對交談方式的一貫期待遭到了推翻。好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標準遭到了顛覆:好像誰若將尊重他人當作一種理所當然的禮貌,反倒應(yīng)該為自己羞愧;好像那些不愿對他人表示尊重,甚至粗魯無禮者,以及拋售偏見者,倒應(yīng)該感到驕傲似的。
卡羅琳·艾姆克,出生于1967年,在倫敦、法蘭克福和哈佛學習哲學。自由時事評論記者,曾走訪并報道了世界多個沖突地區(qū),并榮獲特奧多?沃爾夫獎、薩克森自由州的奧托?布倫納獎和德國語言與文學創(chuàng)作學會的默克獎。2016年,她獲得了德國書業(yè)和平獎。
譯者簡介
郭力,1985年畢業(yè)于天津師范大學,現(xiàn)為德國弗萊堡大學漢語教師,自由作者、翻譯。
前言 / 001
一 可見與視而不見 / 011
愛 / 017
希望 / 022
擔憂 / 025
仇恨與歧視(1):集體性的敵視人類 / 034
仇恨與歧視(2):機構(gòu)性的種族主義/ 067
二 同質(zhì)的·自然的·純正的 / 087
同質(zhì)性 / 097
自然的 / 112
純正的 / 136
三 贊美不純正 /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