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衡(第3輯)》繼襲南京大學歷史上學衡派“昌明國粹,溶化新知”的宗旨,從“全球本土化”的立場深化“新時代”的中國研究。與前兩卷一樣,主要有以下幾個欄目:東南學人、學衡講壇、新潮·舊潮、南雍藝海、中外比較。
東南學人
思想、時代與個人際遇:五四健將羅家倫的人生選擇(1919—1927)(許小青)
“李廣才難領(lǐng)一軍”:繆鳳林先生的生平與學術(shù)(顏克成)
向達先生傳略(王蒙)
胡煥庸傳(閭澤)
學衡講壇
被管制的藝術(shù):明代福建沿海地區(qū)的軍戶與衛(wèi)所[宋怡明(Michael A.Szonyi)]
僧格林沁與英國的二等兵——英帝國主義是如何愛國的?[烏·額·寶力格(Uradyn E.Bulag)]
新潮·舊潮
梁啟超訪問澳洲述評(蔡少卿)
《得一齋雜著》在晚清時期的傳播(程善善)
儒家的“反帝”思想——以《廿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為中心(王瀚浩)
給男性的配方:制造化妝品和20世紀10年代中國的生產(chǎn)政治[林郁沁(Eugenia Lean)]
近代中國政治學的知識方位與價值取向——以錢端升及其政治制度研究為中心(楊 洋)
南雍藝海
柳詒徵書法
端笏斂容、所持者正——柳詒徵先生的書法藝術(shù)(武黎嵩)
中外比較
中西科學關(guān)系的未競之聲?——清初傳教士白晉、劉應的《本草綱目》法譯本與西人對中國博物學的興趣(吳蕙儀)
王守仁《大學古本傍釋》的日本受容——以佐藤一齋與大鹽中齋為中心(永富青地)
樸殷植與高瀨武次郎的陽明學認識(金賢優(yōu))
董一元與泗川之役略考(孫衛(wèi)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