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介紹了有限元法理論及ANSYS 軟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應用。全書主要內容包括: 有限元法與ANSYS簡介、有限元法理論、ANSYS幾何建模、ANSYS網格劃分、ANSYS加載及求解、ANSYS結果后處理、結構靜力分析、模態(tài)分析、諧響應分析、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非線性分析、接觸分析和熱分析等內容。
《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可作為工程力學專業(yè)和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的專業(yè)課教材, 可作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等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也可作為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等學校的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及應用、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專業(yè)的教材, 還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或培訓教材。
配套資源:電子課件、習題解答
本書特色:
1.有限元理論與ANSYS實踐相結合
2.工程實例豐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前言
計算機輔助分析是以多種學科的理論為基礎,以CAE技術及其相應的軟件為工具,通過有限元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門綜合性技術。仿真分析作為信息時代除理論推導和科學實驗之外的第三類新型科研方法,其技術及相關成果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fā)、測試、生產、培訓、使用、維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以有限元基本理論為核心,以ANSYS18 ?0的建模、分網、加載、求解和結果處理為順序講解;以靜力分析、模態(tài)分析、諧響應、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接觸分析、非線性分析、傳熱分析等幾個專題為切入點,通過工程實例,對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對于有限元的初學者和研發(fā)人員,具有較好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指導意義。
《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為機械工程專業(yè)本科生的專業(yè)課教材,在編寫上具有如下特色。
●作為機械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專業(yè)課教材,突出專業(yè)性,重點講解與機械工程專業(yè)課相關的有限元高級理論、技術、工具和應用。內容選擇盡量集中凝練,突出關鍵內容,以期以點帶面,除了通過課程學習使研究生掌握核心的、必需的高級專業(yè)知識外,還能對以后的知識和學習起到輻射作用。
●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知識的闡述與功能強大專業(yè)工具以及工程應用結合在一起,使用戶除了具有高級理論知識之外,更具有對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法、手段和能力。
●突出綜合性,從工程應用的實際出發(fā),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分析工程問題,并注意內容組織的系統性。
●突出先進性,體現專業(yè)領域的最新發(fā)展。
●編寫方式的漸進性,強調通俗易懂、由淺入深,并力求全面、系統和重點突出;除正文內容外,各章都附有思考與練習題。
《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可作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工程力學專業(yè)、數學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等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工程力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專業(yè)的教材,還可作為有限元分析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發(fā)人員的參考資料或培訓教材。
《有限元分析及ANSYS 18.0工程應用》得到西安工業(yè)大學教務處教材建設項目立項支持!队邢拊治黾癆NSYS 18.0工程應用》由西安工業(yè)大學田建輝教授主編,負責內容規(guī)劃和統稿。第1~6章、8~11章和13章由田建輝教授編寫;第7章由韓興本老師編寫;第12章由郁紅陶副教授編寫;馮孝周、田太明老師參與了部分章節(jié)的編寫。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孫金絹博士對本書的內容進行了校對和審查,馬輪輪、蔣科、王珂、程卓、張鴻睿等研究生參與了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疏漏在所難免,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我們會在適當時機進行修訂和補充,在此深表謝意。
前言
第1章 有限元法與ANSYS簡介 ………1
1.1 有限元法概述 ……………………1
1.1.1 有限元法發(fā)展歷史 ………………1
1.1.2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 ………………2
1.2 有限元分析步驟 ……………………4
1.3。粒危樱伲雍喗榧胺治霾襟E …………6
1.3.1。粒危樱伲庸δ芗澳K簡介 …………6
1.3.2。粒危樱伲臃治霾襟E …………………9
1.4 本章小結 …………………………10
思考與練習 ………………………………10
第2章 有限元法理論 ………………11
2.1 彈性力學基礎 ……………………11
2.1.1 彈性力學的基本概念 ……………11
2.1.2 彈性力學的基本方程 ……………13
2.1.3 彈性力學中的能量原理 …………15
2.2 平面問題的有限元法 ……………16
2.3 軸對稱問題的有限元法 …………25
2.4 三角形單元剛度計算實例 ………26
2.5 本章小結 …………………………27
思考與練習 ………………………………27
第3章 ANSYS幾何建模 ………………28
3.1 坐標系 ………………28
3.1.1 坐標系簡介 ……………………28
3.1.2 坐標系定義 ……………………28
3.1.3 坐標系的激活 …………………30
3.2 自底向上建模 ……………………31
3.2.1 關鍵點 …………………………31
3.2.2 線 ………………………………32
3.2.3 面 ………………………………34
3.2.4 體 ………………………………35
3.3 自頂向下建模 ……………………36
3.3.1 定義面 …………………………37
3.3.2 定義體 …………………………37
3.4 布爾操作 …………………………38
3.4.1 交運算 …………………………38
3.4.2 加運算 …………………………39
3.4.3 減運算 …………………40
3.4.4 分割運算 ……………41
3.4.5 分類運算 ………………41
3.4.6 搭接運算 ………………41
3.4.7 粘接 …………………42
3.5 導入CAD模型 ……42
3.6 連接板建模實例 ………43
3.7 聯軸器建模實例 ………46
3.8 本章小結 ………51
思考與練習 ………………51
第4章。粒危樱伲泳W格劃分 ……52
4.1 網格劃分概述 …………52
4.2 單元類型 ……………52
4.2.1 桿單元 ………………53
4.2.2 梁單元 ……………54
4.2.3 二維實體單元 …………55
4.2.4 殼單元 …………………56
4.2.5 三維實體單元 …………57
4.3 網格劃分 ………………59
4.3.1 單元劃分基本過程 ……59
4.3.2 選擇網格劃分方法 ……60
4.3.3 分配單元屬性 ………63
4.3.4 網格劃分工具 …………64
4.3.5 網格尺寸控制 ………65
4.3.6。停牛樱壬删W格 ……65
4.3.7 檢查網格 …………67
4.3.8 修改網格 ……………69
4.4三維支架網格劃分實例 …73
4.5 本章小結 ……………75
思考與練習 ………………75
第5章ANSYS加載及求解 …76
5.1 載荷介紹 ……………76
5.2 載荷類型 …………………………76
5.2.1 自由度約束 ……………76
5.2.2 集中力載荷 …………77
5.2.3 面載荷 ………………78
5.2.4 體載荷 ………………79
5.2.5 慣性載荷 ……………79
5.2.6 耦合場載荷 …………80
5.3 多載荷步求解 …………80
5.3.1 多重求解法 …………80
5.3.2 使用載荷步文件法 …………80
5.4 ANSYS求解方法 ……………81
5.4.1 直接求解法 …………81
5.4.2 稀疏矩陣直接解法求解器 ………82
5.4.3 雅克比共軛梯度法求解器 ………82
5.4.4 不完全分解共軛梯度法求解器 …82
5.4.5 預條件共軛梯度法求解器 ………83
5.4.6 自動迭代法求解器 …………83
5.4.7 不完全喬里斯基共軛梯度法求解器 ……84
5.4.8 二次最小殘差求解器 ………84
5.5 利用特定的求解控制器來指定求解類型 …84
5.5.1。粒猓颍椋洌纾澹洌樱铮欤酰簦椋铮畈藛芜x項 ……84
5.5.2 使用SolutionControls對話框…84
5.6 重新啟動分析 …………86
5.7 求解分析 ………………86
5.8 本章小結 ………………87
思考與練習 ………………88
第6章。粒危樱伲咏Y果后處理 ………89
6.1 后處理概述 ……………89
6.2 通用后處理器(POST1) ………89
6.2.1 數據類型 ……………89
6.2.2 查看結果匯總 ……………90
6.2.3 讀入結果 ……………90
6.2.4 圖形顯示結果 ……………92
6.2.5 列表顯示結果 ……………94
6.2.6 查詢結果 ……………101
6.2.7 輸出選項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