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隨感錄五十三》《寸鐵》《智識即罪惡》《我來說“持中”的真相》《并非閑話》《我的“籍”和“系”》《咬文嚼字(三)》《流言和謊話》等文章。
《魯迅著作分類全編》共十五卷,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原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陳漱渝、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王錫榮、魯博書屋肖振鳴主編。收錄了目前為止全部魯迅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書信、日記、古籍序跋、譯文序跋、科學論著、小說史略專著及經(jīng)過論證的魯迅佚文。此次修訂,尊重歷史,對原注中帶有評價說明性的內(nèi)容、帶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釋酌情做了修改和刪節(jié),把客觀作為原則,為讀者提供一套完備的魯迅作品集。
《我還不能“帶住”》圍繞20世紀以來思想文化的運動和思潮的演變,探討民族特性與個體體驗對魯迅思想形成的影響,詳細探討魯迅這一民族精神象征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中的意義與價值。
魯迅 著 陳漱渝 王錫榮 肖振鳴 編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臺醫(yī)科專門校(現(xiàn)東北大學)!棒斞浮笔撬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較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的著作主要以雜文、小說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南腔北調(diào)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
陳漱渝,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委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魯迅博物館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著有《魯迅史實求真錄》《假如魯迅活到今天——陳漱渝講魯迅》《本色魯迅》等20余種。
王錫榮,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yè),文學碩士。現(xiàn)任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主要著作有《魯迅學發(fā)微》《魯迅畫傳》《魯迅生平疑案》《周作人生平疑案》《魯迅的藝術世界》等。
肖振鳴,學者,生于五十年代,就職于北京魯迅博物館。讀書、寫書、編書、藏書、買書、賣書、出書。擅書法。策劃過很多大型展覽。
隨感錄五十三
寸鐵
智識即罪惡
估《學衡》
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從》以后的幾句聲明
“音樂”?
我來說“持中”的真相
聊答“……”
報《奇哉所謂……》
通訊(復呂蘊儒)
通訊(致向培良)
通訊(致孫伏園)
并非閑話
我的“籍”和“系”
咬文嚼字(三)
流言和謊話
答KS君
通信(復霉江)
“碰壁”之余
并非閑話(二)
十四年的“讀經(jīng)”
并非閑話(三)
“公理”的把戲
碎話
這回是“多數(shù)”的把戲
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
有趣的消息
不是信
我還不能“帶住”
無花的薔薇
再來一次
所謂“思想界先驅者”魯迅啟事
《走到出版界》的“戰(zhàn)略”
新的世故
海上通信
辭顧頡剛教授令“候審”
辭“大義”
革“首領”
匪筆三篇
新時代的放債法
“公理”之所在
“意表之外”
吊與賀
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醉眼”中的朦朧
頭
我的態(tài)度氣量和年紀
革命咖啡店
現(xiàn)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學國文學會講
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
“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
張資平氏的“小說學”
“好□□主義”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上海文藝之一瞥
——八月十二日在社會科學研究會講
“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論“第三種人”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致《文學月報》編輯的一封信
止哭文學
出賣靈魂的秘訣
言論自由的界限
又論“第三種人”
序的解放
給文學社信
“論語一年”
——借此又談蕭伯納
撲空
答“兼示”
反芻
答楊邨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
“京派”與“海派”
化名新法
玩笑只當它玩笑(上)
玩笑只當它玩笑(下)
“莎士比亞”
又是“莎士比亞”
“以眼還眼”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
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下)
勢所必至,理有固然
“文人相輕”
“京派”和“海派”
再論“文人相輕”
文壇三戶
三論“文人相輕”
四論“文人相輕”
五論“文人相輕”—明術
六論“文人相輕”—二賣
七論“文人相輕”—兩傷
文人比較學
大小奇跡
三月的租界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