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見解,用散文的形式,將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抒發(fā)了對宋詞的個人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
讀書對人生建樹的重要性,中學生均略知一二,有的理解得還比較深刻。難的是如何把認識化為行動,使書(當然是精品、佳品)成為自己的親密伙伴,深深地愛,從中吮吸養(yǎng)料,滋潤精神成長。
怎樣才能化解艱難,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首要在真正提高認識。行動受思想指揮,認識模糊、低下,行動必然朝三暮四,搖擺不定。須知:讀書是人獨有的神圣權(quán)利。北大教授賀麟早在半個世紀前就語重心長地對新大學生說:人是能讀書著書的動物。讀書是劃分人與禽獸的界限,也是劃分文明人與野蠻人的界限。讀現(xiàn)代的書即與同時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溝通交談,讀古人的書能承受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chǎn)。讀書可以享受或吸取學問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結(jié)晶,所以讀書實為人類特有的神圣權(quán)利。這段話認真咀嚼一番,可思考的內(nèi)容甚豐。人有文字,禽獸沒有,文字承載文明,傳久行遠,恩澤后代。后代要繼承文明,健康成長,進而發(fā)展創(chuàng)造,須臾離不開文字的杰作——書中的醍醐與瓊漿。
然而,在當今生存的環(huán)境中,金錢至上、物欲橫流、急功近利思潮泛濫,對中學生精神的成長構(gòu)成了種種威脅。讀書的意識淡薄了,讀書的歡樂消失了,嗜書如命的那份執(zhí)著已鳳毛麟角,讀書的神圣權(quán)利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冷遇。責任在誰?求學不下功夫讀書的局面形成,確實有多種因素,學業(yè)負擔重,題海圍攻圍堵,難辭其咎。即使如此,中學生仍要堅定讀書的信念,沖出不良氣氛的包圍,做一名愛書、讀書、心靈充實、大腦富有的人。
有一種誤解,認為做現(xiàn)代人,只要是電腦操作的行家里手,與鍵盤為友,需要什么資料,都可以搜索,可以下載,要花功夫讀那么多書干什么。這不僅對“現(xiàn)代人”的內(nèi)涵缺乏深入的探討,而且太小看了自己。走向現(xiàn)代化的中國,迫切需要現(xiàn)代人去發(fā)展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人要求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道德觀念,具有寬厚的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知識基礎(chǔ)和自主求索、運用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服務(wù)社會的觀念和能力;蛘哒f,要具有現(xiàn)代的文化心理素質(zhì),主體意識、進取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能充分發(fā)揮。一句話,須全面提高素質(zhì)。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它不是以某種能夠運用的技術(shù)為基礎(chǔ),而是以整個知識進步為基礎(chǔ),因此,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主要不是看某一方面的技能運用,而是要看人才的整個知識的結(jié)構(gòu)、知識的容量、知識的水平、知識積聚和更新的能力。也就是說,知識方面也需要綜合素養(yǎng)。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對人的全面發(fā)展、道德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要求越高。
全面提高素質(zh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讀書。其他姑且不論,單是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青年都敞開著,只要有入深山探寶的精神走進去,你會受到清澈的思想、精辟的見解、深邃的洞察力、文字的生命力的感染,如行走在山陰道上,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yīng)接不暇。
讀書要慎加選擇,絕不濫讀。而今,由于利益驅(qū)動,平庸的作品,乃至壞書,經(jīng)包裝與炒作,攪亂人的視線,以時尚、時髦誘惑年輕的讀者。壞書猶如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莊稼,使莊稼枯死,它戕害人的思想、情感往往無影無形,令人受害而不自知。人不可能活二百年,人生苦短,特別是青春年少的黃金歲月,更是應(yīng)萬分珍惜,不能讓壞書、無益的書消蝕自己的青春。有人說得好: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讀,就必須讀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時髦讀物那么適口,那么富于刺激性,但那里有心血,有智慧,有學問,有價值,你精神上獲得了財富。
《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的編注者不僅深知閱讀杰作對青年人的人生建設(shè)的重要與必要,而且躬身踐行,體會成長的快樂。為此,懷著對中學生的關(guān)心與愛護,從現(xiàn)當代經(jīng)典散文的編注入手,引領(lǐng)大家與作品中的一個個個性極其鮮明的作家、偉人對話、交流,溝通心靈,認識他們的思想,感受他們的文采,體悟他們洋溢時代精神的人格魅力。 讀書要虛心。無謙虛心理,狂妄自大,就難以入門,更不用說登堂入室。書中常會有“罅縫”,可深思,可探究,絕不是拿來審問。當今讀書有種傾向,不管什么讀物,先“批”字當頭,否定,貶斥,美其名曰自己高明,批判性思維強。殊不知這種閱讀連淺嘗輒止都談不上,又何能從閱讀中收到成長的實效?經(jīng)典之作不可能迎合你的思想,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就完全能得到其中的真諦。要想真心實意地得到他們的教誨,須進入他們的思想,辛苦探尋,用力打鑿,比較辨識,熔煉吸收。讀書是辛苦的,而人也就是靠辛苦的陶冶而成其為人的。朱子說的“讀書須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的執(zhí)著追求的讀書精神,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閃發(fā)光芒。
祝愿中學生朋友在學業(yè)繁重的情況下,擠時間閱讀編注的這套經(jīng)典之作叢書,集眾人之精氣神,打好做現(xiàn)代中國人的文化基石,為明日的發(fā)展蘊孕充分的底氣。
于漪,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編注者說
序
師生推薦的N個理由
塵世中的詩意
與君歌一曲,天上人間
那一曲時代之歌
第一單元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隆宋”
落英繽紛
源頭活水
巾幗之歌
怨曲·悲歌·喪鐘
單元鏈接
第二單元 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
卷起千堆雪
月迷津渡
壓倒須眉
國士三重奏
單元鏈接
第三單元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愛情五弦琴
釵頭鳳
永遠的中秋月
一去不還惟少年
單元鏈接
海德格爾說:“人,詩意地安居!比欢裉鞐釉谔斓刂g的我們,卻活得并不詩意。詩意藏在唐宋詩篇中,是我們這個民族曾經(jīng)擁有過的東西,但現(xiàn)在已成為回憶的東西。海德格爾還把現(xiàn)代人類的狀態(tài)描繪為“無家可歸”。精神的流浪其實并不能創(chuàng)造詩意,也不能讓人安居,只能讓人焦躁不安,陷入絕境。于是我們需要從回憶當中捕捉讓我們安居的東西,讓我們暫時遠離塵囂,摒棄浮躁,可以詩意地棲居在精神的港灣。
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古詩詞應(yīng)該是拯救自己的一種方式,而非僅僅為了應(yīng)試或者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古詩詞的詩意是一種武器,它保護我們的超越性存在,讓我們能暫時脫離現(xiàn)實世界的功利的實證性原則,進入到讓上帝發(fā)笑的思考與體悟的狀態(tài)。多年前有次我在山上干農(nóng)活,正是傍晚時分,偶爾抬頭,發(fā)現(xiàn)夕陽灑金,山谷肅立,讓我一下子捕捉到了王禹傅《村行》“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的詩意。這跟捕捉到田中一棵必須鋤掉的草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鋤地本身通常不具有審美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為了獲得生活資料而進行的勞動。而抬頭欣賞美景則不指向?qū)嶋H,只指向超越實際的性靈,指向人生體悟。
這就是說,假如把古詩詞比喻成一棵樹,那么閱讀詩詞的任務(wù)并不是分辨這棵樹屬于什么科什么目;也不是估算這棵樹是適合做梁還是做椽子;也不是看這棵樹哪里長得茂盛,哪里樹葉少,各自是什么原因;而僅僅是眼睛看著樹,心里想著樹,感受它剪春裁秋的氣勢,為它傾倒,為它喝彩。如果面對古詩詞,一上來就想著詩詞用了什么樣的手法,語言如何,跳過了審美過程,表面看起來鑒賞能力很強,實際上卻是一種悲哀。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審美愉悅,而非寫出漂亮的評論,更非利用現(xiàn)成的結(jié)論組織答案。
而要獲取對一棵樹的審美,就必須分清這棵樹是立在高山,還是立在荒漠;是在春風中搖曳,還是在嚴霜中肅立。中國傳統(tǒng)文論講究“知人論世”,要理解一首詞就必須了解作者、了解時代背景。這本書中的許多文章幫我們做了這一工作,其中有一部分介紹了詩詞所在時代的背景、文學的源流和宋詞整體上的一些現(xiàn)象,有一部分詳細介紹了作者的生平遭遇和詞作背景。我已經(jīng)把前一部分文章編成第一單元,希望有助于學生把握宋詞的整體情況;后一部分編成第二單元,希望有助于學生理解范仲淹、蘇軾、秦觀、李清照、辛棄疾、文天祥這些名家的名作,有助于學生從詞人的人生中得到一些體悟。這些名家的名作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它們具有超越性存在的意義,不具備超越性的作品,注定是速朽的。
還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的是,中國詩歌的題材、主旨、意象往往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比如悲秋,今天的我們先要理解古人對于秋天的特殊情懷,然后才能真正明白一首表達“悲落葉于勁秋”(陸機《文賦》)的詩或詞。再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在讀“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兩句時,最好心中早有積累。比如《楚辭·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詩句,《古詩十九首》中“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的詩句,范仲淹《蘇幕遮》“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的句子,還有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歌詞。這樣我們就可以體會沉淀在“草”這一意象上的情思,明白“草”由于文學的積淀,這個意象已經(jīng)不僅僅是植物學意義上的一種現(xiàn)實存在,而且是承載著思鄉(xiāng)懷人等感情的文學意義上的一種超越性存在。本書的第三個單元,將幫助我們?nèi)ダ斫狻皭矍椤薄ⅰ捌呦Α、“少年”等主題、題材以及“中秋月”、“梅花”等意象中的文化積淀。這些文章僅僅是一些范例,更多的意象需要我們?nèi)シe累、體會。
讀書重在讀者自己的體悟和思索。把自己積累的知識連成一片,互相啟發(fā),這種被錢鐘書先生提倡的“打通”的方法非常重要。李元洛先生學識淵博,古今中外事例隨手拈來,又兼風趣幽默,使文章可讀性很強。我所做的注解則側(cè)重于重點之處的點撥及思想內(nèi)容的擴展,偶爾也有一些必要的知識性的補充。但是這些都是一種輔助性的東西,因為欣賞者的主體只能是你自己。古詩詞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直達人心,觸動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嘆。不能引起共鳴的詩歌是沒有生命力的。這種共鳴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別人無法替代,你的體悟也無法傳達給別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在生活中的某個場景,突然間古人的一句詩涌上心頭,感覺此情此景個中滋味竟然已被古人寫盡,這時你會真正明白古詩詞的妙處,這一刻,可以說,你便獲得了超越性存在的意義。
現(xiàn)在我們進行超越性存在的思考,上帝不會再發(fā)笑了,因為尼采宣布上帝已經(jīng)死了。但是取代上帝發(fā)笑的卻是整個現(xiàn)代社會功利的實證性原則。這是一個只著重貨幣和商品的時代,所以我們精神上無家可歸。我們需要拿起詩意的武器,來對抗無家可歸的虛無感——這種被保羅·蒂利希稱為“存在性憂慮”的東西。愿書中的文章以及旨在拋磚引玉的注解,能幫助我們獲取這個武器,使我們能在塵世中釀造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