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Intel 80x86系列微處理器為背景,從應用角度系統(tǒng)介紹了16位和32位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全書共11章。首先介紹微機的基本組成及軟件和硬件基礎;然后分別介紹微機系統(tǒng)的微處理器及其系統(tǒng)結構、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存儲器、微機接口中斷系統(tǒng)、控制器接口、并行/串行通信接口、D/A轉換和A/D轉換接口、總線接口,并針對微機系統(tǒng)常用的可編程接口給出應用實例分析;最后給出7個通用接口應用實驗示例,供相關課程教學實驗選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高等職業(yè)院校計算機類、通信工程類等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偏硬件技術)等級考試的培訓教材,還可供從事微機系統(tǒng)設計和應用的技術人員自學相關知識時參考。
李芷,女,副教授,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習,1982年獲學士學位;1982-1999 于江蘇理工大學(現(xiàn)江蘇大學)任教,1994年獲碩士學位;2000-2009年在南京師范大學任教。主持參加完成部/省級課題3項、橫向或自選課題6項,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主持研發(fā)了8個系統(tǒng)/應用軟件。主持開發(fā)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教學質量評價系統(tǒng)》、《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等高校教學管理軟件通過學校鑒定,并獲2000年學?萍歼M步二等獎。主編《微機接口技術及其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其中《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獲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目錄
第1章 微機概述 1
1.1 微機 1
1.1.1 微處理器、微機和微機系統(tǒng) 1
1.1.2 微機的性能指標 1
1.1.3 微機系統(tǒng)的組成 3
1.1.4 微機的分類及其應用 4
1.2 微機的軟/硬件基礎 5
1.2.1 微機中的數(shù)和運算 5
1.2.2 微機的總線結構 10
1.2.3 微機系統(tǒng)的組成技術 11
1.2.4 微機中常用的數(shù)字部件 12
習題1 15
第2章 80x86系列微處理器及其系統(tǒng)結構 17
2.1 8086/8088的結構及特點 17
2.1.1 8086/8088的結構 17
2.1.2 8086/8088的總線周期 20
2.1.3 8086/8088的引腳特性 20
2.2 8086/8088的系統(tǒng)組成 22
2.2.1 8086/8088的系統(tǒng)結構 22
2.2.2 8086/8088最小模式系統(tǒng)組成 23
2.2.3 8086/8088最大模式系統(tǒng)組成 23
2.3 現(xiàn)代微處理器系統(tǒng) 24
2.3.1 80x86系列高檔微處理器 24
2.3.2 32位微處理器的寄存器 26
2.3.3 32位微處理器的工作方式 27
2.3.4 現(xiàn)代微機的系統(tǒng)結構 28
習題2 30
第3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1
3.1 匯編語言的指令系統(tǒng) 31
3.1.1 指令和指令系統(tǒng) 31
3.1.2 8086/8088指令語句 32
3.1.3 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 34
3.2 匯編語言程序 42
3.2.1 匯編語言程序的語句格式及匯編表達式 43
3.2.2 偽指令 44
3.2.3 匯編過程 47
3.3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7
3.3.1 順序程序 48
3.3.2 分支程序 49
3.3.3 循環(huán)程序 53
3.3.4 子程序設計和系統(tǒng)功能調用 57
習題3 63
第4章 微機存儲器 65
4.1 半導體存儲器 65
4.1.1 半導體存儲器的性能指標 65
4.1.2 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及其特點 66
4.1.3 存儲器芯片概述 67
4.2 存儲器與微機系統(tǒng)的連接 69
4.2.1 數(shù)據(jù)線、地址線和讀/寫線的連接 69
4.2.2 存儲器容量的擴充 70
4.2.3 片選信號的產生 71
4.2.4 微機內存組織 72
4.3 現(xiàn)代存儲器的體系結構 74
4.3.1 并行主存儲器 74
4.3.2 高速緩沖存儲器 75
4.3.3 虛擬存儲器 76
習題4 77
第5章 微機接口概述 78
5.1 微機接口 78
5.1.1 微機接口與接口技術 78
5.1.2 接口的分類 78
5.1.3 接口的功能 80
5.2 接口的基本結構 81
5.2.1 接口與外設之間的信息 81
5.2.2 接口的基本組成 82
5.3 接口數(shù)據(jù)傳送的控制方式 83
5.3.1 程序方式 83
5.3.2 中斷方式 85
5.3.3 直接存儲器存。―MA)方式 86
習題5 89
第6章 微機中斷系統(tǒng) 90
6.1 中斷和中斷系統(tǒng) 90
6.1.1 中斷系統(tǒng)的功能 90
6.1.2 中斷處理過程 91
6.1.3 中斷判優(yōu)(排隊)邏輯 92
6.2 8086/8088的中斷結構 94
6.2.1 向量中斷 94
6.2.2 8086/8088中斷分類 96
6.2.3 8086/8088的中斷管理過程 98
6.3 現(xiàn)代微機的中斷技術 99
6.3.1 保護方式的中斷 99
6.3.2 ICH中斷 100
6.3.3 APIC中斷 101
習題6 101
第7章 控制器接口 102
7.1 中斷控制器8259A 102
7.1.1 8259A簡介 102
7.1.2 8259A的中斷管理方式 104
7.1.3 8259A的編程設置 106
7.2 DMA控制器8237A 111
7.2.1 8237A簡介 111
7.2.2 8237A的工作方式 114
7.2.3 8237A的編程設置 115
7.2.4 8237A的應用舉例 119
7.3 定時/計數(shù)器8253 120
7.3.1 定時/計數(shù)器的工作原理 120
7.3.2 8253簡介 121
7.3.3 8253的工作方式 123
7.3.4 8253的應用舉例 126
習題7 128
第8章 并行/串行通信接口 129
8.1 可編程并行I/O接口8255A 129
8.1.1 8255A的內部結構 130
8.1.2 8255A的工作方式 131
8.1.3 8255A的編程設置 134
8.1.4 8255A的應用舉例 135
8.2 串行通信和串行I/O接口 137
8.2.1 串行通信方式 137
8.2.2 串行通信規(guī)程 138
8.2.3 可編程串行I/O接口的基本結構 140
8.3 可編程串行I/O接口8251A 141
8.3.1 8251A簡介 141
8.3.2 8251A的工作過程 143
8.3.3 8251A的編程設置 143
8.3.4 8251A的應用舉例 145
習題8 148
第9章 D/A轉換、A/D轉換接口 149
9.1 D/A轉換 149
9.1.1 D/A轉換原理 149
9.1.2 DAC的性能參數(shù) 151
9.1.3 DAC0832及其接口電路 152
9.2 A/D轉換 156
9.2.1 A/D轉換過程 156
9.2.2 A/D轉換方法 156
9.2.3 ADC的性能參數(shù) 158
9.2.4 ADC0809及其接口電路 159
9.3 A/D通道、D/A通道設計 161
9.3.1 多路模擬開關 161
9.3.2 采樣/保持器 162
9.3.3 A/D通道、D/A通道的結構形式 163
9.3.4 A/D通道、D/A通道的應用舉例 164
習題9 166
第10章 微機總線接口 167
10.1 總線概述 167
10.1.1 總線和總線結構 167
10.1.2 總線類型和總線標準 168
10.1.3 總線技術 169
10.2 系統(tǒng)總線 172
10.2.1 IBM PC/XT總線 172
10.2.2 ISA總線和EISA總線 174
10.2.3 高速局部總線 176
10.3 常用的串行總線 178
10.3.1 EIA-RS-232總線 178
10.3.2 USB 180
習題10 181
第11章 微機接口應用實驗 182
11.1 微機實驗系統(tǒng) 182
11.1.1 實驗系統(tǒng)(臺)的組成 182
11.1.2 TDN 86/51教學實驗系統(tǒng) 184
11.1.3 微機實驗的操作 186
11.2 實驗示例 188
11.2.1 8259A實驗 188
11.2.2 8237A實驗 190
11.2.3 8253實驗 191
11.2.4 8255A實驗 193
11.2.5 8251A實驗 194
11.2.6 DAC0832和ADC0809實驗 196
11.2.7 時間數(shù)碼顯示系統(tǒng)實驗 198
附錄A 8086/8088指令系統(tǒng)表 202
附錄B 常用BIOS中斷調用表 208
附錄C 常用DOS功能調用(INT 21H)表 210
參考文獻 213